奥普拉:世界名嘴的悲喜人生_世界名嘴

     奥普拉・温弗瑞,黑人女子,美国脱口秀主持人,世界级名嘴。已过知天命之年,长相平平,体重近二百磅,终日苦于减肥,一生与漂亮无缘。   她主持的脱口秀节目在一百多个国家播出,并且连续十六年稳坐美国日间电视谈话节目的榜首。除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还是娱乐界明星、商场女强人、慈善活动家、亿万富婆。
  美国《名利场》杂志评价她:“在大众文化中,她的影响力比任何大学教授或者政治家都大。”一次在节目中,奥普拉与一位素食主义者讨论牛肉安全问题,她无意中随口说了一句:“我已经不再吃牛肉汉堡了。”谁知就这一句话竟让美国的牛肉市场销量顿时下挫百分之十五。影响力可见一斑。
  从身无分文、穷困甚至堕落的黑人孩子到坐拥亿万财富的世界名流,她的人生经历,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对全世界的观众来说,她就是美国精神与创业成功的典范。
  
  灰姑娘・悲情童年
  
  1954年1月26日,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的考斯休斯考镇,才十八岁的未婚母亲弗尼塔生下了私生女奥普拉・温弗瑞。
  与她的出生一样, “奥普拉”这个名字的取得也是一个意外。当时,家人根据《圣经》给她取名奥珀(Orpah),但助产士在写出生证时将第二和第三个字母进行了对换,由此她反倒拥有了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名字――奥普拉(Oprah)。
  奥普拉出生后,母亲便到密尔沃基当洗衣妇去了,把她留给了严厉的外祖母。农场生活十分艰苦,很小的时候,奥普拉就帮着外祖母照料牛、猪和鸡。小农场里因为没有室内洗手间,所以奥普拉每天还得负责倒粪桶。
  外祖母对她十分严厉和无情,做错一点事情都要惩罚,挨鞭成了奥普拉生活的一部分。外祖母在宗教上十分虔诚,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花在了教堂里,奥普拉一两岁的时候,便常常被外祖母带到农场附近的教堂里。除了宗教,外祖母最喜欢的事情就是阅读,所以蹒跚学步时的奥普拉就学会了读书,并会背诵《圣经》中的许多章节,使她在当地小有名气。因为在家里管教极严,所以小小的她把在当地的浸礼会教堂当成了发表自己心声的一个好机会。这个早熟的孩子第一次演讲时才两岁,她在乡村教堂致欢迎词中讲述“耶稣诞生于复活节”的故事,教民们大为惊讶,不少人称她是天才。此后,常常在教堂里见到这样的情景:教民们一边用扇子扇着风,一边倾听着这个有模有样的小娃娃的朗诵,边听边称赞。这些称赞给了奥普拉更大的激励。
  
  虽然此时她的演讲更多的是因为外祖母的严厉和大家的表扬,但这样的经历,为她日后从事主持人工作打下了很好的“童子功”的基础。孤单无助的奥普拉唯一的伙伴就是她帮着照看的小猪。在房子外面,她会给这些小猪读文章,和它们谈话,给它们讲故事,倒把口才练得更好了。
  奥普拉的聪明也在这时候充分显露了出来,当祖母把她送进幼儿园时,她竟然写张便条给老师,列举一堆事实证明自己可以直接读高一年级的班,倍感惊讶的老师经过考虑马上给她升了级。读完一年级,奥普拉又跳到了三年级。奥普拉一直认为这种个性是严厉的外祖母给她的重要榜样,她说:“我今天的一切都归功于我的外祖母:我的力量、理性感,所有的一切,都是六岁时确立的。我现在和我六岁时的想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因为外祖母的严厉和皮鞭,常常使奥普拉做梦都希望换一个生活环境。但等到六岁母亲把她接到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一起居住时,她才意识到与外祖母生活的那六年是多么幸运,才明白外祖母是在塑造她的性格,在教她坚强、虔诚。
  母亲当时居住的房间已经住满,不能再容人居住了,六岁的奥普拉每天晚上只能睡在门廊里。弗尼塔是个穷女人,既申请福利救济,又做清扫房子的女仆,收入是极少的。奥普拉和母亲的关系一直处得不好,在她眼里,母亲弗尼塔是一个爱发火的女人,一个对自己没有一丝爱意的女人。当奥普拉住在密西西比州的农场时,她生下了第二个私生子;奥普拉九岁时,她又生下了第三个。即便在这些孩子中间,奥普拉也是她最不喜欢的。在这座房子里,奥普拉从来感觉不到温情,当然也没有人来约束她,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甚至是一个弃儿。
  后来,母亲弗尼塔终于有了一套两居室住房,但她的三个孩子还是得睡在一间屋子里。这样的居住条件自然比奥普拉在外祖母的家里差了很多,这使她常常怀念起在外祖母身边的生活。母亲弗尼塔一直想结婚,但一个个的男人来了又走了,她整日处于失意的情绪之中,脾气越来越不好了。
  成年后的奥普拉在更广阔的世界中经历了一些事情,她发现许多贫穷的年轻黑人妇女的生活与弗尼塔极为相似。她总在想,如果不是后来到父亲家生活,而是一直与她母亲待在一起,那她自己极有可能变成另一个弗尼塔。因为在母亲身边的这段日子,她一度感到自己的未来与隔离区的黑人女孩和妇女一样黯淡。
  幸运的是奥普拉八岁时,经济拮据的母亲将她送到父亲和继母所在的纳什维尔。这是一个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环境。她父亲是个勤快又正直的人,有固定收入,经营着一家理发馆和一家食品杂货店。后来父亲又成了市参议会的议员。他们在正式的中产阶级黑人社区有一个家,与弗尼塔居住的贫穷破败的密尔沃基地区完全不同。因为弗农和他的妻子泽尔玛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想亲自抚养奥普拉。弗农・温弗瑞是个虔诚的教徒,担任教堂的执事,在“联合信仰”教堂里非常活跃,而且像外祖母一样,要求奥普拉参加全部宗教仪式和面向年轻人的活动。在弗农的家中,宗教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切以孩子的学习为中心。他要求奥普拉每天都读一定数量的书,写作,学习数学,并且要有极大的词汇量。在父亲的影响下,她甚至决定长大后当一名传教士,甚至为哥斯达黎加的穷人集资。但这些充满希望的未来在奥普拉九岁时烟消云散了。
  1963年夏天,奥普拉的母亲想结婚,希望过上一种真实的家庭生活,于是要求奥普拉回到她的身边。父亲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重新回到那样的一个环境里,但因为奥普拉的监护权在母亲那里,最终只得让步,奥普拉还是回到了以前那个拥挤的、没人管的、混乱的生活环境中。噩梦很快就降到了她的头上,她竟然成了性虐待的对象。第一次是在叔父家,她被一个表哥强奸了,才九岁的她根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尤其是那个表哥让她别告诉别人,条件是给她一支冰淇淋并带她去动物园玩一趟。接下来的五年里,她又受到过许多男人的虐待,其中有亲戚和她母亲的男朋友。
  
  与许多强奸受害者和受虐儿童一样,她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种可怕的事情而深深自责,并且保持沉默。她说她觉得自己是个坏女孩,直到三四十岁时,她才不再认为性虐待是自己的过错。三十年后,她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大声疾呼,向虐待儿童的罪行宣战,并发起《国家儿童保护法案》。1993年,克林顿总统签署“奥普拉提案”,将其写入国家法律条文,建立针对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的国家数据库。
  在母亲身边这种杂乱的环境里,又因缺乏父母的管教和指点,十三岁的奥普拉成了一个坏少年。她专做坏事,偷她母亲的钱,有一次竟从家中逃跑,她看见爱莱莎・弗兰克林从豪华轿车里下来,骗这位歌手相信她是个弃儿,需要“一百美元回到俄亥俄”,她那很早就显出非凡才能的伶俐口齿,让她得到了这笔钱。她拿着钱跑到大酒店中挥霍了三天。把这些钱花光后,她又找到她的校长,愤怒的校长把她送到了母亲那里。母亲早对她不抱希望,直接将她送进了少儿收容中心,所幸的是,那儿床位已满,奥普拉又被送回到那什维尔她父亲和继母泽尔玛那儿。
  十四岁时奥普拉到那什维尔的时候,她已怀孕了。多少年后,奥普拉还能想起当时父亲考虑如何处理她的这个情况时的那种凝重的神情,父亲最后决定让她生下孩子。但孩子出生两个星期后便夭折了。没有了母亲家中的生活压迫和少女妈妈的负担,在父亲身边的奥普拉开始显示出成功的迹象。
  
  
  黑公主・渐入佳境
  
  父亲弗农对奥普拉的学习成绩要求很苛刻,要求她全部得A。他对女儿说,C对于一个有天赋的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他还坚持让奥普拉每天多学习五个新词汇,否则不让她吃饭。
  聪明的奥普拉在父亲的严格要求下,成为全优生。十五岁时她被选送去参加加利福尼亚教会组织的演讲,看见好莱坞影星游行队伍时她说:“总有一天,我要让自己成为比他们更耀眼的明星。”奥普拉在校园里越来越活跃,她后来又主持高中学生委员会,参加戏剧俱乐部,她的口才和辩才也在学校里有了用武之地,十六岁时她赢得艾尔克斯俱乐部演讲竞赛,并由此得到了到田纳西州立大学深造的奖学金。她还作为那什维尔青年协会代表和东部高中美国杰出少年的代表,赴白宫受到尼克松总统接见。
  在接受纳什维尔一家小电台WVOL的采访后,一件事使她选择了后来从事的事业。这家电台的老板是白人,但由黑人管理,听众也主要是黑人,他们想找一个人代表他们参加“防火小姐”大赛。奥普拉被推荐参赛了。实际上防火小姐比赛是个选美比赛,除了奥普拉之外,选手都是白人。奥普拉站在一群白人姑娘中间,觉得自己肯定没有获胜的机会,因此显得非常放松。在回答两道比赛问题时,奥普拉带着她特有的轻松感。第一个问题是,如果在比赛中获胜,她会用这笔钱干什么,她对评判员说,她会“乱花一气”。当被问到将来想干什么时,她的回答在当时来看有些另类:在广播电台当记者。而其他选手的回答都显得中规中矩,因此奥普拉获得了胜利,成为第一个黑人“防火小姐”。这次成功之后,她又在一次露天表演中成为第一个“纳什维尔黑人小姐”。但这些仅仅是她后来几十年中所获得的各种荣誉的开始。
  奥普拉后来说是她爸爸的影响造就了她:“正是因为有了他……我才会有今天。”
  1971年高中毕业后,她开始到田纳西州立大学读书。她在大学主修演讲与语言艺术,但对自己未来的设想还是模糊一片。然而,她高中时的“防火小姐”身份给她带来了一个机遇。WVOL电台给了她一份工作:朗读新闻。她本来想拒绝这份工作,担心会影响学习,但父亲对这个机会非常满意。在父亲的鼓励下,她最终接受了这份工作。奥普拉一般在周末朗读新闻,后来有时也在工作日担任广播员。这份工作开始只是义务性的,没有工资,但因为她的不俗表现,公司后来每周发给她一百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大笔钱。
  接下来,十九岁时仍在读着大学的她,似乎好运不断,一家更大的电台WLAC给了她更高的报酬请她去工作。于是,她又来到这家电台的电视频道WLAC-TV,在该频道担任记者和联合主持人。她是这个频道从事这一职位的第一位女性和黑人。
  第一次主持电视新闻时,奥普拉紧张极了,她对自己说:“我要当做自己就是芭芭拉・沃特斯。”这起作用了,她的节目主持得越来越从容了。虽然已经小有名气,但父亲的严格家教并没有一点放松,父亲往往在她的节目后给她最严格的评论,而且要求她晚上无论多晚都必须回家睡觉。奥普拉后来说:“我是全国唯一一个得半夜三更回家的新闻主持人。”
  奥普拉在大学三年级时便已赚得年薪一万五千美元,成为一个成功的报道者。在1976年毕业前夕,奥普拉又遇到一次极好的机遇,成为WTZ电视台巴尔的摩驻地的记者和主持人。
  才二十二岁、不谙世事的奥普拉,从纳什维尔那座小城来到巴尔的摩这座美国第十大城市,这其中的过渡对一位年轻女性来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她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干得并不是很好。她充沛的感情和天真的性格不适合当新闻主持人,新闻主持人在新闻报道时必须冷静和处于中立,她却做不到,她常常会莫名地兴奋起来,对各种事情中涉及人性的一面产生强烈的感情。
  她的报道风格与外表让制片人很是不满。为了改变仪容,电视台把她派到纽约进行所谓的“全面处理”。据说上司带着她去美容院给她整容,但整容师端详了半天,认为她的坯子太差,根本无从下手,最后只得放弃了。没过多久,她从新闻主持人的岗位上被换了下来,失去了工作。
  但另一家电视台经理喜欢她的风格,请她去工作,让她与一位男性主持人理查德・谢尔共同主持早间节目《大家谈》。这个节目大受欢迎,但奥普拉并没有轻松和成就感,因为她不喜欢与别人共同主持。但为了生活,而且终究算是她喜欢的访谈节目,所以她的这份工作一连干了好几年。
  说来也怪,奥普拉工作的城市巴尔的摩的黑人人口和电视观众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她的节目在该市的观众数量却比其他城市的数量要少,这让她有些泄气,再加上对这份已经干了六年的工作有些厌倦,她开始到其他地方寻找工作。
  1984年,三十岁的奥普拉来到了芝加哥,并在这里的美国第三大电视市场一下子待了二十多年。当她第一次到芝加哥当主持人时,她主持的节目《芝加哥早晨》收视率极低。她十分担心前景,便找到了电视台经理丹尼斯・斯旺森。斯旺森告诉她,要保持自己的风格!而这种对自己风格的坚持,很快让奥普拉尝到了甜头,节目的收视率在几个月之后开始突飞猛进,最后竟然在访谈类节目的排名中名列前茅,并成了美国最受欢迎的访谈节目。此时,起始年薪二十二万多美元的她,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
  到芝加哥两年后,她主持的《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开始面向全国播出,一下子引起了全国的关注,至此,一颗明星诞生了。当这个节目在1986年面向全国播出时,三十二岁的奥普拉正与父亲弗农及继母泽尔玛一起庆祝感恩节。他们三人一起回到了密西西比州,拜访了奥普拉童年时的亲戚朋友。她的外祖母居住的房子已经不在了,但原址旁的大街现在被称为“奥普拉・温弗瑞路”。在科西阿斯科,奥普拉的名声也不比其他地方小。纳什维尔后来也向奥普拉和她父亲表达了敬意,把弗农・温弗瑞的美容院所在的大街命名为“弗农・温弗瑞大街”。
  1987年,奥普拉因在电视节目上取得的成就被授予艾美奖。
  
  名主持・飞黄腾达
  
  1986年9月,金氏兄弟公司购买了奥普拉的节目,将之改名为《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并确保节目能够在全国一百三十七家电视台播出。节目在全国播出是奥普拉踏上演艺之路的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使她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性人物。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连续十四个季节占据脱口秀节目的霸主地位。节目获三十四个艾美奖,其中七个是给主持人的。
  而在1985年的时候,昆西・琼斯在芝加哥酒店客房看电视时发现了奥普拉,他正在筹拍由爱丽丝・沃克斯的作品《紫色》改编的电影,寻找索菲亚角色的人选。奥普拉除了大学表演课外,毫无实际表演经验,但他却选她担任这一角色。电影于1985年12月上映,引起观看热潮。
  奥普拉出色的表演同时获得奥斯卡和金球奖提名,并于1986年6月获得全国妇女协会颁发的妇女成就奖。而她在影片《紫色》荣获奥斯卡提名风潮之后,她的节目收视率直线上升,电影又推动了《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更大成功,1986年9月8日,《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被列入一百三十八个城市的辛迪加联网系统,1987~1988年度就此创利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这一胜利立即使她跃为演播界最高薪演员。
  奥普拉的节目成了行内的神话,每当电视制片行家谈及收视率,总会提到“奥普拉效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主持人唐・拉瑟提到相对于他自己晚间新闻节目的奥普拉的巨大影响:“奥普拉的效用是巨大的……身为主持最谦卑的方法是,只要提供奥普拉出场作开场白……我必定会获成功。”
  在奥普拉的事业蒸蒸日上时,她又遇到了另一位改变她命运的人――杰夫・杰克伯斯,当时的杰夫只是芝加哥一位不出名的律师。杰夫对奥普拉说,一直给别人打工并不能使她真正成功,她应该组建自己的公司。于是,他们两人合伙创建了“哈普娱乐集团”(Harpo是奥普拉名字Oprah的倒置)。公司的总裁是杰夫・杰克伯斯,拥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董事长是奥普拉,拥有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公司定期制作《奥普拉脱口秀》并出售给各家电视台。在杰夫的精心打理下,哈普集团迅速取得了成功。至2001年,仅《奥普拉脱口秀》一项的营业收入就达三亿美元。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奥普拉读书会”, 这是1996年推出的电视读书节目。节目一经推出就大获成功,以至于奥普拉选书的那一周,被称为是书市的“奥斯卡周”。而经她推选过的四十七本书,本本都畅销。此外,集团还涉足电影制作、妇女杂志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佳绩。
  奥普拉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她的认真是出了名的,事无巨细,她总会亲自出马。2000年,哈普集团开始发行一本名为“O”的杂志,在杂志付印前,奥普拉就一直待在办公室里仔细阅读每一个字和每一张图片,就连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这本杂志在她的带领下,只用了一年时间,月发行量就达到二百五十万册,创造了期刊界的一个神话。这一成绩,在期刊历史上,即使是最成功的杂志也要五年才能达到。哈普集团已成为一个实力不俗的媒体帝国,而奥普拉也因此被称为是与露西丽・鲍尔和麦当娜并驾齐驱的历史上最成功的女商人。
  如今,奥普拉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一种品牌和力量,她代表的是女人的一切。她吸引各个阶层、各种肤色、各个国别和各种年龄的男女人士:老人喜欢和崇拜她,而中小学生也迷恋于奥普拉疗理时间;她是那些三十多岁的困扰于肥胖和婚姻问题的妇女们的开导老师;丈夫和父亲们也打开频道,向她寻求家庭和单位中人际关系处理的答案;遭受过强奸凌辱的少女视奥普拉为自己的知音,依靠她来挺过这一关,她是她们的偶像和榜样;二十多岁的妇女欣赏她那种沉着冷静地处置困境的风度;她也是寻求成功的黑人少年的榜样。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甚至开设了一门课程专门研究她,称之为“美国文化现象”。
  (责任编辑/金 翎
  电子邮箱:jym528@126.com)

推荐访问:名嘴 悲喜 人生 奥普拉:世界名嘴的悲喜人生 奥普拉的悲喜人生 名嘴奥普拉的悲喜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