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市长”郭金龙

  2008年1月26日,郭金龙的政治生涯又掀开了全新一页。他在这一天正式出任北京市市长。此前,这位南京大学物理系的高才生,曾先后在四川、西藏、安徽等地担任党政要职,有着完整的执政履历和在基层工作的丰富经验。作为新一届北京市政府的领导人,郭金龙在与记者的见面会上,用“并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说:“到首都工作,自己感到责任重大。我热爱北京,同时也深知,要适应北京市的领导工作,无论在经验、才识还是个人修养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今后,我要虚心地向北京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确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恪尽职守。”
  
  六十一岁的郭金龙人称“奥运市长”。不过,他更多的足迹则是留在了中国的西部――在四川工作二十三年,在西藏工作十一年。雪域高原给郭金龙留下了深刻的“西藏情结”。2004年年底,在出任安徽省委书记之前,他与西藏的同事们热烈拥抱挥泪惜别。2005年春节,他写了一副对联挂在自家的门上:“雪域高原励精图治谋发展,江淮大地奋力崛起创辉煌。”横批是“闻鸡起舞”。初任安徽省委书记时他自我介绍说:“出生在鱼米之乡的江苏,成长在天府之国的四川,战斗在雪域高原的西藏,如今来到物华天宝的安徽,这是一生所幸。”
  从西藏到安徽:全新的考验,全新的课题
  
  1993年年底,郭金龙开始担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此开始了他长达十一年的高原生涯。西藏的媒体曾这样描述他:宽额、浓眉、高鼻梁。郭金龙的相貌,极其符合传统中国人的审美观。再加上他身材高大,外形俊朗,显得更加魁梧、挺拔。而其在西藏工作期间,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在长时间论证后终于开工建设,其中郭金龙有着很大的贡献。
  铁道部原部长傅志寰曾回忆,2000年10月中央召开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心议题是研究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10月10日开始分组讨论,当时已经是西藏区委书记的郭金龙在会上力争将修建青藏铁路纳入“十五”计划。
  郭金龙在青藏铁路开工典礼上的讲话寥寥数百字,言简意赅,最后的结尾是:“祝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扎西德勒。”一位西藏的领导同志曾告诉记者,尽管郭金龙那时还并不完全适应高原的气候,但是他仍在高原上一干就是十一年,“这自然让大家对他的印象更为深刻了”。
  不过,郭金龙对西藏的最大贡献还是在经济的发展上。资料显示,2004年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两百亿元,连续四年保持百分之十二以上的增长速度。因为成绩骄人,据说杨传堂接替郭金龙出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后,曾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提议“向我们的‘老班长’郭金龙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2004年12月,郭金龙的政治生涯揭开了新的一页。他出任安徽省委书记。
  从雪域高原到中部大省工作,郭金龙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后来面对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采访时,郭金龙坦诚:自己在到安徽之前,对安徽只有两点认识,“这里曾经是改革为先、成为典范的地方。现在却是相对落后的一个地方。一些连续报道,给安徽的形象上带来一定的损害”。
  确实,那时安徽似乎成了一个略显沉重的话题:先是走上“断头台”的原副省长王怀忠,上演了卖官狂贪的“政治黑幕”;后又发生了导致“大头娃娃”的假奶粉事件;而《中国农民问题调查》一书也展现了某些基层政府执政能力的不足。
  
  无疑,诸多震惊全国的负面新闻报道对安徽的形象是一次巨大的破坏。而这更对省内的人气造成了极大的挫伤。因此,安徽要齐心合力谋发展,首先需要把皖人的人气提起来。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如何带领安徽人民从中部突围,如何摆脱安徽因多起事件导致的偏见?这些都是郭金龙履新安徽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因如此,郭金龙的上任被寄予了厚望。
  “安徽以改革为先成为典范,也要以发展为上再创辉煌。”这是郭金龙履新后,对安徽经济发展方向的定位。
  郭金龙履新后,即赴马鞍山、芜湖、巢湖调研,从而拉开了全省调研序幕的第一站。接着,他马不停蹄地跑遍了江淮大地上的十七个市。
  2005年2月初,郭金龙率安徽省党政代表团赴江苏南京考察。3月,郭金龙到安徽的“东大门”滁州市调研,强调滁州地处皖东、毗邻江苏,要发扬“大包干”精神,建好东大门,成为融入长三角的桥梁。
  5月18日,在安徽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招商活动――“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的会场上,郭金龙更发出豪言:“依托八百里皖江,大力推进东向发展战略,变地理的无缝对接为发展的无缝对接,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和资本转移,提供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在互动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实现安徽自身的价值。”
  6月1日,一场高规格的“全省加快与苏浙毗邻地区发展座谈会”在宁国召开。郭金龙再次强调,毗邻苏浙的市县,要努力实现与苏浙经济的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成为全省东向发展和奋力崛起的“排头兵”。安徽《决策》杂志的负责人张道刚后来回忆说:“在这次会议上,郭书记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行政区划的界限不应成为经济发展的屏障。”
  “人气是一个落后地区最为稀缺的资源。”张道刚说,而郭金龙提出的“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这十二字,恰是安徽目前最为需要的东西,其意义在于“凝聚人心、提升人气”。
  如果对人民群众缺乏
  
  感情,就不是个好领导
  
  刚到安徽时,有人好奇地参观起郭金龙办公室的书柜。郭金龙解释说,实际上这些书“不都是我想要的”,他自己的行李还在招待所,没来得及打开。来到安徽后的前七个月,郭金龙和爱人一直住在“招待所”里。他说:“一来就赶上忙,到现在一天也没有休整过,真的是一天也没有清闲过。”
  
  时任安徽省委常委、秘书长的张学平回忆说,本来中央考虑到金龙同志长期在西藏高原工作,希望他来安徽后能够边工作边休整,注意身体。但是他上任后就立即投入了工作,连周末也大多是在搞调研。“他工作起来真有些忘我。有时候调研途中我们建议他中午休息一下,他总是拒绝。在车上连我们有时候都犯困,但他总是睁大眼睛看外面,为什么有的群众还住草房子啊,为什么有的地被撂荒啊,这些他全注意到了。”
  郭金龙在谈及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时经常说:领导干部对人对事要充满感情。这是应该的。当然这个感情不是低层次的感情,处理问题还是需要理智,但是这种理智也是有感情的理智。冷漠不是共产党。我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感情充沛的。如果缺乏感情,尤其是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就不是个好的领导。
  ――2005年,郭金龙任安徽省委书记后的第一个大年初一就走上街头看望了环卫工人。他站在雪中,向坚持工作的环卫工人庄重地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表示感谢。
  ――2007年2月17日是大年除夕。郭金龙来到合肥肥东县奚西村给村民拜年。村民周晓芳向郭金龙提出写春联的请求,郭金龙亲自折叠大红纸,提笔书写:人勤春早百业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横批,幸福长临。
  ――“谁拖欠农民工工资,不让农民工过好年,我们就让他也过不好年。”2007年春节前夕,郭金龙在和中央驻皖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时,谈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时动情地说,对于那些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经过三次调解仍不能解决,就要实施司法程序,要想方设法让农民工拿到工资回家过年。
  ――2007年3月,郭金龙应邀做客《小崔会客》栏目,谈及“教育公平”的话题。在回答崔永元“走上领导岗位后,你观察的教育公平不公平”问题时,郭金龙说:“我过去在县里担任教育局副局长时,就感到有两个不公平,一是农村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跟城市比,有天壤之别,不公平;二是城市本身教育也不公平。我自己就有体会,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从县里调到省城工作,我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想转到省会一所重点小学读书,当时学校向我提出一些附加条件,我不能承诺他们,没办法,女儿只好转到一所非重点学校去读书了。”
  
  深入调研,走遍
  北京的城区和乡村
  
  2007年11月30日,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决定郭金龙为北京市副市长,并代理北京市市长职务。
  当天,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六里屯秀水园社区考察,郭金龙陪同前往。此次陪同考察之后,如同接任西藏、安徽领导之初一样,郭金龙很快开始深入到北京市的各区县进行调研。
  2007年12月9日,郭金龙首先来到密云、怀柔,了解当地新农村建设和郊区生态环境建设。第一站是密云水库,在水库边,郭金龙说:“北京最紧缺的是水。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把北京的这片水源地保护好。”
  
  四天后,郭金龙前往通州和朝阳区调研。在朝阳区,郭金龙关注的仍然是城乡基础建设。他专程走访了朝阳区高碑店村的古家具街。在通州,他对该地区近年发掘运河文化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
  12月20日,郭金龙来到京郊昌平区和最远的延庆县,参观了最尖端的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和新型农业项目。
  此后,郭金龙又奔赴东城、海淀、丰台、房山、密云、大兴、顺义等区县进行实地调研。
  与以往一样,虽说履新北京市长,但郭金龙一直保持着平易近人的风格,令一些初次与郭金龙打交道的北京市市民感到惊喜。
  在出席各种活动和会议时,郭金龙总是穿西装、打领带。但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时,他往往以一身中式打扮出现。怀柔区民俗接待户单淑枝对郭金龙身着中式服装感到非常亲切,虽然曾接待过不同级别领导,但她还是不好意思地说:“(看到)穿西装、打领带的有点害怕。”
  按照计划,郭金龙只在单淑枝家中停留十分钟,但和单淑枝聊起她创业的过程,一下就聊了半个多小时。“他问你话时,口气很温和,跟一般人一样。压根儿没有官架子,特别平易近人”。
  除了亲民的特点外,郭金龙的学者风范和理科背景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博士是太阳能热发电项目的主持人。郭金龙一行当时是乘坐十六座的面包车前来的,“他应该是第三个下车的,当时我还不怎么认识他,以为这是一位教授”。王志峰说。而在向王志峰了解太阳能运用的问题上,郭金龙表现出了他的理科根基。“他问我聚光比是不是能做得很高。”而在王志峰印象中,一些行政官员来视察时,更多的是询问利用太阳能的原理。
  王志峰在汇报时提到,计划将设备送到日照更充沛的西藏使用。“他提醒我,西藏的宇宙射线强烈,要对反光镜做保护,否则设备很容易老化。我们以前还真没有特别考虑过这个问题。”王志峰回忆说。
  
  “奥运市长”:直面
  机遇与挑战
  
  当选市长后,在与媒体见面时郭金龙表示:“我们一定要成功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残奥会,以最好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做好奥运筹办和服务保障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奉献一份力量。”
  
  在距北京奥运会不到两百天时出任北京市市长,接任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一职,郭金龙也因“奥运市长”的身份而格外瞩目。无疑,这位“奥运市长”所面临的是一次大的考验。
  2007年12月10日,郭金龙第一次主持市长办公会议。他在会上强调,政府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奥运筹办工作。次日下午,郭金龙出席了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陈述筹办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
  12月14日下午,北京大学体育馆在举行“好运北京”测试赛时,发生部分电路停电事故,导致正在进行的乒乓球赛事中断十二分钟。对此,郭金龙要求对北京大学体育馆的此次停电事故进行全面调查,深入剖析其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随后,在赴朝阳调研时,郭金龙再次强调,2008年是奥运之年,要举全市之力,全力做好奥运筹备的各项工作。全市各区县、各方面都要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和残奥会全力以赴,扎实工作,乘奥运东风,全面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展示新北京的城市形象。这段话,被媒体解读为新市长确定的执政思路。
  在今年的北京市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当天,郭金龙在作完政府工作报告后,对台下的代表委员深深地行了三鞠躬。
  “三鞠躬是因为掌声很热烈,”郭金龙解释说,“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够标准,表达也不很流畅,但所有的代表此时都聚精会神,我很感动,也很受教育。” 他说,自己非常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感谢北京市人民的信任。
  此时有记者问郭金龙最喜欢北京的什么?思考片刻后,郭金龙大声地回答:“我最喜欢北京的人民!”
  郭金龙说: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又是奥运之年,我们还要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人民把政府工作的重任交给我们,我们倍感使命光荣,倍感责任重大。我决心在中共北京市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市十次党代会和本次人代会精神,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不断开创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谭玉先
  电子邮箱:tyx202@sina.com)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