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父母的遗愿回老家】 父母的遗愿

  3月7日至14日,我们兄妹三家8个人终于实现了父母亲的遗愿,返乡寻根、祭祖、探亲。   小时候在北京,有老乡来家里串门或父母领我们去老乡家做客,母亲总是用闽南话教我们说,“哇不是台湾郎,哇是北京郎”。父亲是台湾彰化永靖人,母亲是彰化鹿港人。从小我们就知道自己是“台湾郎”、老家在台湾。后来,那个年代说自己是台湾人似乎总有无形的压力,平时对外人就尽量不提,但是父母亲有机会还是与我们讲台湾、讲家乡,老家台湾在我们脑海里有着美好的记忆,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地方。改革开放以后,台胞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照顾。回老家看一看,在父母亲出生成长的土地上走一走,与家乡的亲戚团聚,祭拜詹家的祖祠,完成父母亲返乡的遗愿成了我们兄妹几人最大的企盼和梦想。尽管我曾借赴台交流回过老家,但是仍有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两年,尤其是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与台湾的亲戚再通电话时,他们总问什么时候再(回)来,最好能与妹妹、弟弟及家人一同来。年近八十高龄的堂姐更是动情地说。“能来还是早点来吧,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再往后有个万一,这辈子恐怕就见不到了,见一回少一回。”我们兄妹一商量,春节一过,三家就一起回去,特别是弟弟要带上儿子,作为大陆老詹家唯一的根,得回家乡认祖归宗啊。
  
  曲折成行
  
  1987年台湾当局有条件开放大陆同胞赴台探亲。奔丧时,父亲还健在,曾想带子女们回老家探亲。由于各种原因,尽管堂兄妹们盛情邀请,也做了许多努力,遗憾的是父母临终前,都没能回到故乡。台湾当局不准许。后来虽然可以因公赴台交流,但以探亲的方式依旧未能获批。如今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为我们实现回台湾老家的企盼带来了希望。
  如何能通过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途径,实现回老家的梦想,需要很好地计划。首先要“独立成团”,以便在旅行社安排行程时能有一定的自主性,价格还可以拿到一般赴台旅游的市场价,减少经济压力。按旅行社要求是15人以上(现5人即可),可以独立成团。我们夫妻加上大女儿一家三口、妹妹(詹玲)夫妇和弟弟(詹高白)夫妇加儿子一家三口,8个人,其中由于弟弟一家在日本,到台湾后参团,不能算在天津成团人数,好在有10个亲戚和朋友成全我们回老家的愿望,愿意与我们一同赴台旅游。其次,就是与旅行社商谈行程,一般旅行社台湾游的行程没有彰化,因此要求安排彰化一行,且还要能让我们脱团回老家,同时也要请旅行社安排好其他人的旅游行程,总不能我们回老家了,过多地影响大家的正常旅游。
  更复杂的事情还在后面。在日本的弟弟一家如何能与我和妹妹一起赴台,他们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长期居住日本。开始想从天津与我们同行,一打听,不但办证(赴台证)麻烦,且要从天津团进团出,前后起码一个月,时间和经济上都承受不起。后来改为弟弟一家从日本出发,在台北与我们会合参团。
  然而弟弟在办全家赴台事宜时。恰巧公司派他赴上海、杭州出差。他原本打算,妻子和儿子从日本出发,自己在上海、杭州公差后,搭飞机直飞台湾,这样既省时间又省钱,一举两得。就请旅行社办理了妻子和儿子的东京台北一东京和自己的东京―上海一台北一东京的机票。尽管时间上,他7日中午到台北,我们则要晚上八九点才能抵达,但是我们三家对这样的安排还是比较满意。可万没想到的是,一打听,结果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长期居住国外的中国公民赴台旅游、探亲,在国内(大陆)乘机飞台湾,必须凭“赴台证”,持护照不得出境。最后弟弟一家决定,立即重新买票,也要圆一起回老家的梦。
  
  实现梦想
  
  7日晚,已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机场的弟弟一家与我们会合,正式加入了我们的旅行团。原本说好直接前往彰化住的行程,旅行社考虑司机开夜车危险,再赶路程大家太辛苦,决定当晚住桃园转天一早早点出发。
  8日一早,我们出发前往彰化,一路上看着那山那水,我思绪万千,默默地念着,爸爸妈妈,我们就要回到老家了,就要踏上你们成长的土地了,就能见到日夜思念的家乡亲人了。那一片土地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但是从小就铭刻在心底。9点半一过,到了彰化八卦山,堂妹、堂妹夫、堂弟、甥侄六七个人早就等在那里。车刚停稳,急忙下车,大家互相拥抱、握手,相互介绍,无比的亲切。团里其他人继续行程(游八卦山、鹿港小镇、中台禅寺),我们乘着亲戚的车直奔彰化永靖乡新茌村永社路84号,在一片半新瓦房间有一块似是荒芜的花草地,地中央有两三间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坍塌的房舍。亲戚们说。那里就是爷爷留下的、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据说这块地,继承的人太多办起来非常复杂、不好处理,原来居住生活在这的大堂哥一家只得把它先荒在那里,在自己的耕地上盖新房搬走了。我们兄妹几人,久久矗立在那里,看着坍塌的房屋和周边的绿草、焦叶,还有一盆盆花卉,虽然是第一次见,又好似早就相识,觉得那么地亲切。我们好像看到爷爷一大早从这里走出去,到地里耕作,奶奶屋里屋外忙着家务,年幼的孩子(爸爸)坐在房角里在读书:爸爸长大了,从这里去参加“文化协会”、农民运动……来回走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心里默默地念着,“爷爷、奶奶、爸爸我们回来了,我们终于回老家来了!”我们三家在这片土地上照相,好像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留下这永久的记忆。绿地前有一间房舍曾经作为祖祠,供奉我们老詹家祖宗的牌位,如今因为管理问题,大家把供奉的东西分了,各家各自设牌位供奉。我们兄妹与十多位亲戚一起只好在这祖祠前合影留念。
  随后。我们来到了大堂兄家。他是大伯父的儿子,一直在老家种田种花,守着祖业,10多年前搬出了祖居地,3个儿子盖了3处3层小楼。堂兄几年前去世了,堂嫂还健在,如今她是我们老詹家在台湾最年长的老人了,辈分也应该是最高的,与3个儿子住在一起。尽管堂嫂不太会讲普通话,也基本听不懂,交流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从眼神中看得出对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她拿出多年前我回去时照的像,不断地比画着,指给这看,指给那看,是那样激动。我们又来到了同村五叔的大堂兄家,家里大厅供奉着老詹家的祖宗牌位,他带领我们祭拜。大家点好香,恭恭敬敬地站在祖宗牌位前。堂兄念着:“老詹家各位祖上,天津的詹家后辈来祭拜你们了,来认祖归宗了,愿各位祖上保佑我詹家后代事业兴旺,家和人康……”随后,大家向着祖宗的牌位深深地三鞠躬,虔诚地上香祭拜……
  短短的3个多小时,寻根祭祖和探亲结束’了。尽管时间短,但是圆了我们兄妹几十年的梦。特别是弟弟总是夸耀的天津老詹家的正根、儿子詹庶畿,认祖归宗了。我们挥手向新庄村的亲戚们告别。我看到大堂嫂带着侄孙们又赶过来送行,不断地挥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我们又一次感动着。
  再圆新梦
  
  幼年时,父母长年“出差”在外,平时我们兄妹几人住校。记得母亲还在天津时,当时是供给制大家都吃食堂。一到周末回家,母亲喜欢带我们去重庆路上的一家馄饨馆改善生活,走在路上和吃馄饨时,不由得总会讲起台湾鹿港的小吃如何多,如何好吃,还讲鹿港小镇如何漂亮、热闹。从小鹿港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88年,父亲同老家联系上了,亲戚找到了,大多也见过面。而由于母亲1981年去世,母亲家这边的亲戚始终没有消息,对我们几个子女来讲始终是个遗憾。这次决定回台湾探亲旅游,自然勾起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亲成长地方的向往,我们这趟如果能到母亲家去探望那可太完满了!哪怕能在母亲出生成长的地方照张像!恰巧,妹妹女儿的朋友是鹿港人,对鹿港比较熟悉。我们想到请她帮忙找母亲家!开始是寻找母亲的哥哥音信,但年代太久已找不到。后来想起了当年给父亲办返乡探亲手续时,堂妹申请的日据时期户籍本上,有母亲由哪里谁家嫁到父亲家的记录。当把这个信息提供以后,一切迎刃而解。那位朋友请来了台中市图书馆同为鹿港人的施小姐,她很热心,又是查资料又是亲赴鹿港登门拜访,就在我们要成行时,不但找到了母亲的家,而且找到母亲的亲戚,我们回老家的又一个梦实现了。
  在彰化永靖,堂妹一家设宴欢迎我们后,即带我们赶往鹿港母亲家。母亲家在镇中心,那里的街道与当年天津市组织老台胞到福建寻根访祖,同在泉州、漳州见到的景致十分相似,难怪当年老台胞到了那里特别激动,说好像回到台湾的老家。快到母亲家就见到有个“十宜楼”指路牌。原来母亲家如今已是鹿港的文物保护建筑。堂妹拨通了电话,表弟站在横跨金晟巷的“十宜楼”跑马楼道上一手拿着手机接听一手向我们招手,“到了。到了,我们终于来到母亲的家!”在表弟和表弟媳的热情迎接下我们上了“十宜楼”的二楼。这座建筑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卯榫木结构和砖瓦盖成的,走在上楼的楼梯和二楼房间,地板都“咯咯”作响,还不时的有些摇动。表弟说这房子由于年久失修,虽然是当地的文物保护建筑,但不敢让游客上来。二楼的正房厅内设有供桌,两边墙壁上一侧悬挂着姥爷和姥姥的相片,另一侧悬挂着老舅和老舅母(表弟父母)的相片。我们凝视着他们的相片,那脸形、眼神、鼻子都和母亲一样。我们在几间房间走来走去,似乎找回了当年母亲未出嫁时的情境:或穿着长袍漫步在大厅里。或身着连衣裙对着镜子梳洗打扮……我不由得感到,在大陆艰苦的革命年代,她能跟上时代,把我们几个兄妹培养出来,真不容易,心底里泛起了对母亲的无限思念。表弟和表弟媳向我们介绍了家里的情况。母亲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妈妈是他们的小姨,他父亲是我们的小舅。他小时候听说小姨嫁人后去了大陆,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了。老一辈早就不在了,但儿孙们都有联系,还专为我们准备了一份联络表。
  如今他们兄妹都离开了鹿港,以前的房子大都卖掉了,只有这二楼还留着,长期没有人居住,表弟一家现住在新竹,他们夫妇是专程赶过来见我们的。从“跑马楼”向另一侧房舍的墙体望去,可以看到当年的防土匪强盗设的枪口和墙上留下的弹痕,可见当年的气势。据说母亲家原在鹿港是个大户名门,曾富甲一方,到了日据时代就慢慢没落了。我们在寻找母亲老家时,施小姐给我们查到的地方史料也记载,陈氏来台湾鹿港的开基祖是在道光年间由福建同安渡海而来,在当地有“小厨师升任大经理”的发迹传说,先人苦心经营、勤俭持家,开创了闻名的“庆昌”号,专营厦郊贸易。到了姥爷这一代是第三代,为人“温纯谨直”,“好学不倦”,曾是当地的名人,当年还与同为鹿港人、目据时期商业领袖辜显荣共同在鹿港兴办架设电灯公益事业。因后来经营不善,家里人又贪图享乐,再加上抽大烟,家业慢慢衰落了。“十宜楼”门口景观介绍写道:所谓“十宜楼”即宜琴、棋、诗、画、花、月、烟、酒、茶、博,是前鹿港骚人墨客夜吟集煮茗论对的聚会所。表哥也专门领我们在二楼看了一间专供抽大烟的房子"并介绍姥姥后来就整天抽大烟,家里什么也不管。我也终于明白了那个年代母亲一说起家庭出身总是强调她是“没落地主”,既是社会压力,也是无奈。
  最后一天在台北我们与二伯家堂姐和大舅、二姨家的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也见了面,在高雄以至南投也见到了堂侄和外甥等亲戚。在祖国大陆生活快一辈子了,都是孤单单的,这次台湾行才知道我们有这么多的亲戚,真是我们的返乡探亲加旅游的大丰收。我们能有这么大的收获,由衷地感谢我的堂妹,她得知我们要返乡探亲消息后就跑前跑后给我们安排,甚至亲自提前到鹿港母亲家去踩点:我们也非常感谢台中图书馆的施玲玲小姐,没有她的热情帮助,我们寻找母亲家的梦想就不可能实现。遗憾的是参加旅行团旅游加探亲,时间太仓促。临别时我看着亲戚们的眼神,我明白,我们只是刚刚见面。怎么就走了呢?我们有多少话要说呀、有多少情要诉啊!
  短短的8日7夜台湾游转眼就结束了,参加旅行团旅游,通常游景点只能是走马观花,再加上我们还要安排这么多会亲和访友,这趟从旅游的角度,当然会留下更多遗憾。但是,环岛游美丽的风景,日月潭、西子湾、垦丁公园、溪头森林游乐园、太鲁阁大峡谷……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
  从台湾回来不久,清明节就到了’我们给父母亲扫墓,站在父母亲亡灵前。眼中不由得泪水往下流,我们默默地念着,爸爸妈妈我们兄妹三人带着你们的遗愿回老家了,走上你们成长的土地。我们祭了祖,与众多的亲戚相聚,二老日夜思念家乡的心愿我们替你们完成了爸爸妈妈瞑目吧。

推荐访问:带着 遗愿 回老家 带着父母的遗愿回老家 杉杉带封腾回老家见父母 封腾去杉杉老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