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09年台湾历史上的四月] 1949年至今的台湾历史

  四月一日      1988年4月1日,台湾恢复“中国小姐”选拔。   1960年4月,由《大华晚报》主办的台湾第一届“中国小姐”选美赛,面临无人报名的窘境,主办单位不得不四处找人参加。当时,有位北一女中的学生报名,校方还反对劝阻,在各方压力下女孩最后退出了选美。第一届“中国小姐”选拔,经过预赛复赛及决赛选拔后,台湾高雄的林静宜当选第一届“中国小姐”,第二名至第五名分别为:叶睦秋、汪丽玲、沈斐文及李秀英。年底,原籍山东的李秀英在伦敦荣获世界小姐第二名。一时间,“中国小姐”的选拔成为台湾社会最热门的话题。各地掀起了选美热,被选上的女孩被赋予“国民外交”、“发扬中华文化”的严肃任务。而被选上的“中国小姐”,有的嫁入官宦之家,成为不少少女与家长羡慕的对象,有的则因工作或婚姻状况不理想,遭人非议。之后,社会上反对选美的声浪越来越大,1965年当局以“局势紧张”、“无适当主办单位”为由停办选美活动。这一停,就停了23年,社会各界以为“中国小姐”可能后无来者。直到1988年,台湾因争取到环球小姐主办权,才重新开办“中国小姐”选美。
  
  四月二日
  
  1980年4月2日,台“行政院经建会”通过《台湾电子工业发展计划》。
  电子信息产业是上世纪60年代台湾兴起的一大新兴工业。其发展过程可分为装配、制造与设计开发3个不同阶段。进入70年代,台湾电子产品从简单装配逐渐发展到比较复杂的组装阶段,如从事电视机、录像机、高档音响、电子钟表、电子计算器及各种电子零组件等产品的组装。80年代起,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进入设计与制造时期,即技术密集产品发展时期。1979年与1982年,台湾先后两次召开科学技术大会。将电子信息产业列为策略性工业优先发展。1980年,台湾开始兴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兴起一批信息电子科技企业,成为台湾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1983年4月2日,画家张大千病逝。
  张大千,原名正权,字大千,号大千居士。四川内江人,幼年受擅长绘画的母亲和以画虎著称、自号“虎痴”的二哥张善�的熏陶指引,并从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画。除临摹历代名迹外,又遍游名山大川,以造化为师,经过刻苦钻研,获得了卓越的成就。1948年,张大千迁居香港,后又旅居印度、法国、巴西等国。1978年,张大千举家移居台北。当年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张大干先生归国画展”,台“教育部”更颁赠“艺坛宗师”匾额。1983年4月2日8时15分,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干溘然长逝,享年84岁。噩耗传向世界各地,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4月14日,在亲人悲泣、好友垂泪的哀痛气氛中,举行了张大干遗体入殓和火化仪式,遗骨后安葬于其在台故居摩耶精舍后院梅丘立石之下。按照张大千生前遗嘱,将其所居“摩耶精舍”捐给有关文化机构,后改为“张大干纪念馆”:将其一生所收藏的古字画捐赠给台北故宫博物院,其中包括名画69件、书法6件、奇石4件及笔墨砚等文物。
  
  四月四日
  
  1972年4月4日,台湾《中央日报》连载《一个小市民的心声》。
  上世纪70年代,台湾当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接连受到重大打击,而几乎在同一时期发生的钓鱼台主权争议,更成为台湾大学生表达政治关怀的最佳途径。
  1971年10月,台湾大学举办“言论自由在台大”座谈会,由于国民党当局多年的政治高压,知识分子大多噤若寒蝉,“言论自由”已是十分敏感的议题,因此主办人加上了“在台大”的框子,将议题限在校园墙内。会上,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悲愤地喊出,免于自由的恐惧和恐惧的自由,认为有事实根据的批评是责任感的表现,而言论的开放可使众多的智慧矿藏发掘出来。第一次座谈会的影响还未散尽,11月中旬再次举办的第二次座谈会“民主生活在台大”,陈鼓应再度应邀参会。1972年4月4日,《中央日报》副刊连续6天发表《一个小市民的心声》,文章署名“孤影”则与“鼓应”名字同音,以此来影射陈鼓应,并对其论点大肆讨伐。文章反对学生运动、反对言论自由,鼓吹应给予当局更大的权力,以保障小老百姓能“吃一碗太平饭”。此次连载也直接导致了,从1972年12月到1975年6月之间,当局对台湾大学哲学系内自由派学者进行整肃的一连串行动,后称“台大哲学系事件”。
  
  1980年4月4日,台北“中正纪念堂”正式落成。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在台湾去世后,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于当年6月接受各界建议与治丧会议的决议,决定兴建纪念堂以示纪念。择定台北市杭州南路以西、中山南路以东、爱国东路以北、信义路以南之间地段为建堂基地,并对外征件。经征件评选,后决定采用圆山大饭店的设计者杨卓成的设计,于1976年10月31日破土,1977年11月动工,1980年3月31日完工,并于4月4日举行落成典礼,4月5日起对外开放参观。配合开馆工作,台“行政院”于1980年3月1日成立“中正纪念堂管理筹备处”,7月1日正式成立“中正纪念堂管理处”隶属台北市政府。1986年,“中正纪念堂”改隶台“教育部”管理。民进党执政期间,台“教育部”在2007年3月2日将“中正纪念堂”改制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同年12月8日,“中正纪念堂”前的牌楼上的“大中至正”亦更改为“自由广场”。2008年中国国民党重新执政后,于2008年8月21日正式通过废止《台湾民主纪念馆组织规程》。2009年7月20日,“台湾民主纪念馆”复名“中正纪念堂”并将旧匾额挂回,但“中正纪念堂”前牌楼的“自由广场”牌匾并未拆除。如今位于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21号的“中正纪念堂”,已成为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文艺表演中心。
  
  1988年4月4日,中国统一联盟召开成立大会。
  1988年4月,中国统一联盟在解严后“台独”蠢蠢欲动的台湾正式成立。中国统一联盟成立伊始就明确阐明自己的宗旨:“促进民族内部的团结与和平,建设民主统一的国家。”她提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主张民主运动与民族统一运动同时并举,巩固和发展海峡的和平构造,推动两岸同胞探亲、旅游、互访,增进两岸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交流,以及直接商贸投资、邮电航运,促进海峡两岸召开共商统一的会议。正是由于旗帜鲜明地主张“两岸统一”,已成1721年的中国统一联盟,已成为台湾立场最为坚定的“反独促统”的政治团体之一。
  
  四月五日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复任“总统”。此后连任第二届至第五届“总统”。1972年3月起。蒋介石因前列腺手术后转为慢性前列腺炎,健康从此恶化。之后不久,即遭遇一场车祸,引起旧病复发,至此身体每况愈下。其间,台当局连续遭到尼克松访华、美国调整对台政策、被联合国驱逐、中日邦交正常化等重大外交冲击。这年7月,蒋介石因染感冒 转为肺炎,住院达16个月之久。1974年12月,再度因感冒而复发肺炎。1975年1月,蒋介石因心肌缺氧经急救转危为安,但因肺炎未愈,不时发烧。3月29日,蒋介石自觉所剩时间无多,于是招来国民党党史研究专家、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秦孝仪来到床前,笔录他的口述遗嘱。在遗嘱中,蒋介石仍念念不忘“复国大业”,要求其继承者“矢勤矢勇,毋怠勿忽”,“非达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4月5日,蒋介石病情恶化。泌尿系统失灵,心脏功能欠佳,晚上8时15分,病情进一步恶化,于当晚11时50分去世,时年89岁。这一天,正好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蒋介石去世后2小时,台当局发布公报,称蒋介石为“崩殂”,并明令从4月6日起历时1个月为“国丧”期。4月16日,蒋介石遗体举行大殓奉厝、灵柩暂厝“慈湖行馆”,其遗体经防腐处理,身着长袍马褂,胸前佩戴勋章,安放在黑色大理石棺廓里,停放在正厅。厢房保持蒋生前卧室原样,供人参观。1975年蒋介石的去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台湾正式进入蒋经国时代。
  
  四月六日
  
  1949年4月6日,台湾师范学院、台湾大学学生爆发“四・六事件”。
  1948年,以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为主体,联合台湾大学发起要求提高公费待遇,以“救苦、救难、救饥荒”为主的学生运动在两所大学展开。1949年3月20日晚,台大法学院一年级学生何景岳和师范学院博物系学生李元勋,共乘一辆脚踏车,经过台北大安桥附近时,被中山路派出所一名谢姓警员认为违反交通规则取缔,因而发生冲突。随后并被押送台北市第四警察分局(今大安分局)拘押,轰动一时的“四・六事件”自此揭开序幕。之后台大与师院数百名学生闻讯包围警局声援同学,并提出三点要求:局长出面赔礼道歉、处分打人的警察并保证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次日,台大与师院的学生选派代表前往台北市警察总局请愿,陪同请愿的学生与民众超过1000人并包围警局,致使警方在群众压力下被迫道歉。4月6日,当局军警包围台湾大学宿舍与师范大学宿舍进行逮捕行动,学生利用餐桌、椅挡住楼梯口,并且向军警摔东西,最后军警冲破包围。当日共有100多名学生遭逮捕入狱,其中有7名学生被捕后枪决。事后当局命令师范学院停课,所有学生一律重新登记,师范学院与台湾大学都被狠狠地整顿一番,校方实行军事化管理。1997年6月7日,由台大校友组成的“‘四‘六事件’资料搜集小组”对“四・六事件”提出总结报告,肯定当时学生“参与民间社会,纵论国是的热情与视野”。2000年12月25日,《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条例》进行修正,增列了“四,六事件”受难者为适用对象,并由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基金会,受理受裁判者的认定及补偿事宜。当局并指定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向“四・六事件”受难者家属致歉,希望能够藉此弥平伤口,记取教训,为校园自主、学术自由树立更良好的基石。
  
  四月八日
  
  1985年4月8日,台北“地方法院”审结江南命案。
  1984年8月14日,号称“天下第一帮”的竹联帮首领陈启礼,被台湾情报部门请到阳明山训练中心,委派他带领助手吴敦、董桂森等人赴美国,刺杀“叛徒”刘宜良。刘宜良本是台湾当局在政工干校培养了几十年的优秀将才。当他熟知台湾当局内幕后,不甘心为其效力,遂退出政坛定居美国,并以作家“江南”的笔名撰写《蒋经国传》,揭露了台湾当局统治的黑暗内幕,斥责蒋经国。该书出版后,惹恼了台湾当局,台湾情报部门奉命追究。1984年9月15日,陈启礼、吴敦、董桂森一行奔赴美国旧金山大理市,10月16日,3颗子弹射中了江南的头部和腹部,致其当场身亡。震惊世界的江南命案曝光后,台当局虽然承认江南案为当局情报部门官员主使,但仍强调本案乃该部门官员独断专行所致,非高层授意,并逮捕了情报部门负责人汪希苓、胡仪敏、陈虎门等人。然而当时蒋经国次子蒋孝武涉入情报体系甚深,民间认为蒋孝武可能是主谋,但并无确切证据。1985年4月8日,台北“地方法院”审结江南命案。陈启礼、吴敦以“共同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同日台湾“国防部军法局军事法庭”以“共同杀人罪”判处前“情报局长”汪希苓无期徒刑。
  
  1991年4月8日,台“国一大二次临时会议”在“打斗”中召开。
  1991年4月8日,台湾“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临时会议”在一片混乱之中召开。在开幕式上即发生抗争事件。会议开始后,8位民进党籍“国大代表”在李登辉致词时举布条抗议,遭警卫逐出场外,会场一度出现骚乱。民进党籍“国大代表”声言,日后每天开会都将采取行动,迫使大会天天动用警察维持秩序。9日,会上又因主席团产生方式问题发生意见分歧,出现了打斗场面。数位民进党籍“国大代表”与国民党籍“国大代表”互相殴打,从台上打到台下,混乱场面持续有7分钟。“主席团改选议案”在一片喧闹中表决通过。据港台报道分析,国民党当局进行“宪政改革”牵涉资深“国大代表”的退职问题,因此引起强烈的反响。会议要求年老的“国大代表”在年底前后退休,选举新一届“国大代表”,增加台湾岛内选区的代表席位的比例。
  
  四月十日
  
  1987年4月10日,台卫生部门决定“立法”防治艾滋病。
  台湾自1984年12月首次在外籍过境旅客中验出艾滋病个案,并在1986年2月底首次发现岛内感染案例,截至2010年1月31日,台湾累计有19083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发个案则为6261宗。1987年4月10日,台卫生部门决定“立法”防治艾滋病。1988年,台湾卫生部门规定捐血者所捐血液要经过检验确定无病毒后才可使用,1990年公布《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防治条例》。1993年4月16日,阳明医学院成立台湾首座艾滋病中心筹备处。为增加可能罹患HIV的人士筛检的意愿。当局在一些指定医院开办“匿名筛检”。岛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患在台湾可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由当局负担相关医疗费用。但自2006年1月1日起,艾滋病不再列入台湾全民健康保险重大伤病范围,另由当局编列公务预算。未来可能会因当局公务预算减少,而影响岛内艾滋感染者继续享有免费医疗的服务。
  
  1994年4月10日,“四一○教育改造”万人游行。
  台湾教育长久以来一直被文凭主义、升学主义所影响,校园内学生偏差行为频传。1987年台湾解除长达30多年的“戒严”,在政治体制的转型下,社会风气随着开放,民主气氛愈浓,社会各界纷纷提出改革诉求。上世纪90年代台湾采取了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论是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变革,堪称台湾教育史上变动最剧烈的阶段。由于教改牵涉层面相当广,因此不断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讨论,且因争议颇多,实施至今,各界给予不一的评价。1994年4月10日,台湾多个民间团体发起“教改”大游 行活动,提出的4项诉求分别为:落实小班小校、广设高中大学、推动教育现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大游行落幕后,并成立“四一。教改联盟”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回响。而此次大游行也被视为台湾“教改”的起点,而4项诉求也成为日后台湾教育改革的主轴。
  
  四月十一日
  
  1981年4月11日,台湾民间歌手陈达车祸去世。
  有一首台湾民谣“月琴”,其中有几句歌词这样唱道:“抱一支老月琴,三两声不成调,老歌手琴音犹在,独不见恒春的传奇……”曲中的老歌手,说的就是陈达。1905年出生在恒春的陈达,由于家庭环境所限,和老一辈的乡人一样没有受过教育。陈达的祖母是台湾少数民族,他的身上也流淌着1/4的喜欢引吭高歌的台湾少数民族血液。幼年时,陈达从大哥那里学会很多民歌,也从街头庙口学会了恒春调:“四季春”、“思想起”、“牛尾伴”。16岁时,陈达学会了月琴,从此开始了他的吟唱生涯。陈达一边艰苦劳作,一边弹着他的月琴在恒春游唱。29岁那年,陈达生了场重病,从此之后他的左眼再也看不见东西了,于是恒春人为他取了个外号叫“红目达仔”。39岁那年,陈达莫名奇妙地患上了半身不遂的病症,沦为恒春镇公社登记有案的一级贫民。但是当他拨弄着一把老旧的月琴,以及用沧桑的歌声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恒春民谣时,着实让音乐研究中心民歌采集队的许常惠和史惟亮这两位音乐学者为之惊艳不已,于是他们试着将陈达和他的歌介绍给台湾大众。1967年。已62岁的陈达在许常德、史惟亮等人的推介下来到台北。在台北餐厅的演唱,陈达可以有丰厚的收入,可也由于每天被带来带去赶场,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牙齿脱落,满脸的皱纹,唱歌越来越吃力。颤抖的手,月琴也弹得辛苦。更重要的是70岁时,陈达开始出现精神妄想的病症。此后,陈达离开了台北的万丈红尘,回到了故乡恒春。1981年4月1日,陈达在恒春招待所附近被一辆旅游览车撞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去世,享年76岁。残破的月琴及苍凉沙哑的歌声,留下陈达一生的传奇故事和他所唱的恒春民谣,以及后人无限的怀想……
  
  四月十三日
  
  1995年4月13日,“中国摄影之父”郎静山病逝,享年104岁。
  郎静山,祖籍浙江兰�,生于江苏淮阴,自幼喜爱中国书画。12岁从上海南洋中学图画老师李靖兰处习得摄影原理、冲洗与晒印技术。13岁即开始玩相机,此后90余年来相机未曾离手。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我做集锦照片,是希望以最写实、最传真的摄影工具。融合国画固有画理,以一种‘善’意的理念,实用的价值,创造出具有‘美的作品’。”1911年,郎静山进入上海《申报》从事广告业务工作,当时尚无摄影专业记者,故仅以拍照作为闲暇之余的消遣。1926年到上海《时报》担任摄影记者,算是中国新闻界最早的专业摄影记者之一。1931年在上海开设“静山摄影室”,专门从事人像与广告摄影。同年又与黄仲长、徐组荫合组“三友影会”,其宗旨在于将中国摄影作品送到国际沙龙,以提升中国摄影界在国际艺坛的地位。同时希望透过摄影作品宣传中国的美好河山,改善国际形象。1931年以作品《柳丝下的摇船女》(又称《柳荫轻舟》)入选日本国际摄影沙龙:1934年又以个人第一件“集锦摄影”作品《春树奇峰》入选英国摄影沙龙,其后郎静山逐渐在国际沙龙崭露头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郎静山举家迁往大后方重庆。其后往来于上海、昆明、重庆之间,一方面从事新闻采访,一方面研究集锦摄影与创作。1949年夏天,郎静山应美国新闻处邀请到台湾参加影展,后定居台湾。当时只带了400张底片来台,大部分相机与底片皆遗留在大陆。1951年郎静山发表《烟波摇艇》,以大陆黄山、香港摇艇、台湾芦苇为材料,综合三地风景构筑心目中的中国山河,这也成为日后郎静山的创作模式。1950年在台北成立“中国文艺协会”,由郎静山担任主任委员。1953年3月25日“中国摄影协会”在台复会,由郎静山担任理事长,前后达42年之久。1959年“中国文艺协会”设立文艺奖,郎静山自第一届起持续数十年担任评审委员。
  
  1960年4月13日,台北清真寺落成。
  1949年,为因应大批迁徙至台湾的大陆穆斯林之需求,台北与高雄分别建立两座清真寺。位于台北的首座清真寺,是由常子春、郑厚仁捐资改造日据时期日人留下来的目式房屋,地点位于今台北丽水街。该清真寺占地近1000平方米,外貌仍维持原状,只是内装稍作修改,以适合穆斯林礼拜。虽场地不甚宽敞,却仍为当时台北穆斯林信仰礼拜中心,也因如此,1949年,陆续迁徙台湾的许多大陆穆斯林也都选择该地附近为落脚处,至今该街仍有不少穆斯林教徒。上世纪50年代末,台当局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国家“邦交”。为因应接待阿拉伯国家官员来访,当时“中国回教协会”理事长白崇禧与外交部门负责人叶公超提议,兴建具有伊斯兰教特色的大型清真寺。1958年,回教协会选定穆斯林军眷较多的台北市新生南路开始建造清真寺,于1960年4月13日完工。台北清真寺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设计,并参照伊斯兰教法规定。建筑物含圆顶礼拜大殿、洗净水房、接待办公室、圆柱拱环长廊、唤拜尖塔与庭院围篱等。建物主体结构为钢筋水泥,拱门门楣与其多处外墙皆有马赛克图案装饰。除此之外,两旁圆形石柱则以斩石加工,主要门窗采用大型落地式设计。另外,建筑物左右两侧超过20米高的唤拜塔楼也成为该清真寺的一大特色。台北清真寺自1960年落成以来,一直都是台北穆斯林的宗教活动中心。1999年6月29日,台北市政府正式将该寺定为市定古迹。
  
  四月十六
  
  1979年4月16日,台北国际社区电台(ICRT)开台。
  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ICRT)是台湾唯一的英语广播电台。其前身为“驻台美军广播电台”。1978年2月16日,美国宣布与台当局终止“外交关系”,“驻台美军广播电台”亦准备撤退,引起驻台外侨的关切,时任美国商会会长的罗勃・派克宣布成立一专业团体以接替该广播电台业务,其职权为募款及协洽设备的转移,以使电台能继续运作。在蒋经国及台行政部门负责人孙运璇的指示下,最后,台北国际社区广播电台于1979年4月16日午夜正式开播,承接了原“驻台美军广播电台”的业务。
  
  1985年4月16日,台湾第一位试管婴儿在荣民医院诞生。
  自从1978年全球第一位试管婴儿诞生,台湾也于1985年4月16日在台北荣民医院以剖腹生产的方式诞生第一位试管婴儿。时至今日,台湾每年约有2000名试管婴儿诞生。2010年2月,台当局拟计划为低收入夫妇发放每胎试管婴儿1500美元的生育补贴,以提高不断降低的人口出生率。
  
  四月十七日
  
  1994年4月17日,专以销售女性主义书刊为主的台北女书店开业。
  台北女书店成立于1994年4月17日,是华文地区第一家 女性主义专业书店。书店由一群妇女运动工作者、关心性别平等议题的社会人士共同催生而成,希望提供一个看见女性书写、聆听女性声音、交流女性经验的自在空间。秉持这一理念,女书店专业收集中文地区最完整的女性、性别议题图书与影音产品,并且引进台湾少数民族手工饰品的展示贩卖。除了书店门市,女书店于1996年3月8日起,开始自行出版书籍,目前已有“女抒”、“女书”、“同言同语”、“青少女”、“性别教育”以及“男性研究”6大书系。
  
  四月二十二日
  
  1961年4月22日,中华商场落成揭幕。
  1949年,许多来自大陆各地的居民因为一时无法在台北市内找到适当的栖身之处,台北市政府为求有效安置,沿着行经中华路的铁路东侧,利用原有三线路中紧邻铁路侧车道的空间,搭建三列临时性质的简易竹造棚屋,低价出租供居民暂住并摆摊维持生计。1960年,市政府为了整顿市容,决定于该处原地改建新式商场,同年7月1日起开始进行违建的拆除与商场的兴建工作。经过8个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以连栋方式形成一长串排列,以“八德”为名,分别为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8座3层楼水泥建筑正式落成,命名为中华商场。由当时台湾省主席黄杰命名并题字。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是中华商场的全盛时期。由于西边即为日据时代以来的休闲娱乐街区西门町,因此吸引了不少人潮。而在商场落成后数年间,附近也有一些初具规模的百货公司接连开业(台湾首间大型百货公司“第一百货”即位于中华路),加上城中市场、衡阳路与博爱路等传统商圈,配合周围方便的交通,共同形成当时大台北最繁华的中心商业区。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台北市的商业重心逐渐东移,加上原有消费形态的快速改变,年久失修,已经显得陈旧的中华商场吸引力与日俱减,影响力也大不如前:而整个西区商圈几乎也都逐渐面临老旧。沿商场西侧而行的铁路,虽然已经于1989年地下化,但商场西侧长久累积下来的脏乱,却已经难以改善,且对都市景观造成负面影响。此外,台北捷运的兴建计划中,南港线至板桥线行经中华路,并设置西门站,须取得工程所需用地。因此随着中华路改造计划的提出,市政府决定拆除商场。1992年10月20日。市政府正式下令拆除商场,6个月后,8座商场建筑全部被拆除殆尽。
  
  1990年4月22日,漫画家叶宏甲病逝。
  台湾第一个漫画英雄“诸葛四郎”,以机智多谋的侠客形象,紧张悬疑的剧情,各样千奇百怪的武器与功夫,看得人眼花缭乱,将许多人的童年迷得七晕八素,一曲《童年》(到底是谁抢走了那把宝剑?)唱出了多少人心底的疑问。叶宏甲,这位赋予“诸葛四郎”生命与灵魂的画家,1923年出生于新竹。18岁时,他和童伴陈家鹏、王花、洪晁明等人成立了台湾第一个漫画团体“新高漫画集团”,并只身远赴日本川流美术学院深造,参加了日本的函授课程。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他经历两年战乱的洗礼后才回到了台湾。回台之后,“新高漫画集团”的成员为了与祖国大陆交流而决定出版《新新》月刊,虽因经费问题只发行了8期,但《新新》每期都有两页的评论漫画,将战后的乱象忠实地呈现出来,成为台湾漫画史上重量级的史料而弥足珍贵。1958年,《漫画大王》发表了叶宏甲的新作《诸葛四郎》,开启了台湾“诸葛四郎”的风潮。叶宏甲对于这部一画就画了五六年,总共出了9部、55集的作品,最初并没有抱持很大的信心,对于它意外地引起这么大的回响,最后竟成了他的代表作,也是始料未及的。此后叶宏甲的稿约不断,除了《诸葛四郎》的连载外,还在《少年世界》、《新少年》等周刊发表他的多部作品。至1963年初,叶宏甲自组的宏甲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诸葛四郎》续集多部,除了自己的作品外,自1964年起多位徒弟的作品与他的旧作一并发行。1975年,叶宏甲因车祸重伤导致中风。80年代,他投稿报社试图再入江湖,奈何物换星移,只能暗叹时不我予,而读者的来访与支持,偶尔为他带来了一点笑容。1990年4月22日,叶宏甲因脑溢血病逝。
  
  四月二十四日
  
  1963年4月24日,由李翰祥执导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首映,引发轰动。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1963年由香港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的电影,改编自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由李翰祥自编自导,邵氏当家小生凌波更反串演出男主角梁山伯,乐蒂则饰演祝英台。电影全部歌曲皆采用黄梅调演唱,曲曲流传,皆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1963年4月24日,《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首映,随即风靡全台,创下了162天放映930场、72万观众的纪录,黄梅调歌曲回荡在台湾的大街小巷,而影片中的“梁祝哥”也成为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因此获得1963年第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女主角、最佳演员特别奖6项大奖。
  
  1970年4月24日,蒋经国在纽约遇刺平安脱险。
  1970年4月,蒋经国第五次赴美。24日中午,蒋经国从纽约的皮耶饭店前往布拉萨大酒店,参加远东美国协会为他举行的午宴。2时10分,蒋经国在严密的护送下到来。当他下车走近酒店的正门时,突然从正门两侧闪出两个刺客,其中一个迅速冲过警卫,在蒋经国身后掏出手枪就要射击,此时的蒋经国随着扇形转动门进入门内,正处在有效射程内。就在刺客将勾动扳机的一刹那,美方一名警卫抓住了刺客手腕。一声枪响后,另两名台方警卫挺身相挡,推了蒋经国一把,子弹从蒋经国身边上方飞过,射入墙壁。开枪的刺客挣扎着要冲进去打第二枪,被警卫关在转动门里就擒。另一名刺客也被制服。经美国警方审讯,刺客叫黄文雄和郑自才,系“台独联盟”的狂热分子。当天蒋经国遇刺无恙,照样按原计划进入布拉萨大酒店赴宴。宴会未终,美国捷足记者追踪而至,请他发表“遇刺感想”。蒋经国说:“这些怀有异见的人,他们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向我陈述,我一定接见。至于这两个被逮捕的无知青年,我希望美国把他们释放。”事后,美方释放了刺客,理由是未伤及刺客所要刺之人。
  
  四月二十五日
  
  1960年4月25日,中横公路完工。
  中横公路系统,是第一条贯穿台湾险峻的中央山脉,将东岸与西岸接起的横贯公路,简称为“中横”,全名也称东西横贯公路或中部横贯公路,目前与南横、北横并列为台湾三大横贯公路。中横公路的开辟为台湾道路史上,揭开了辉煌的一页。1956年7月7日,由台湾省公路局成立的“横贯公路工程总处”负责开路、规划、建造、铺路等工程事宜。开工典礼分别在东西端一起举行,由当时的台当局行政部门负责人俞鸿钧主持,当时负责兼代主委的蒋经国也应邀参与。此工程动员了1万多位退伍的“荣民”。中横公路在3:1:7之后,由于台风、地震等气候影响,曾发生过不少意外。经统计因工程意外及天灾而殉难的有212人,受伤者 702人。1960年4月25日,中横公路完工,比预定提早半年,整个工程费时3年9个月18天,花费约4.3亿新台币。同年的5月9日,中横公路正式开放通车。
  
  四月二十六日
  
  1957年4月26日,裕隆汽车自制吉普长途试车。
  裕隆汽车的创立,无疑开启了台湾发展汽车工业的历史,也同时带动了台湾汽车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1953年,原籍上海的企业家严庆龄为响应蒋介石“发动机救国”的号召,创办“裕隆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为机器制造销售。1957年2月,与日本日产汽车(Nissan)签订技术合作合约开始启动汽车制造业。1960年9月,更名为“裕隆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在台北县新店镇(今新店市)设厂制造小轿车及商用卡车。1981年5月,裕隆在苗栗三义筹设的“裕隆汽车城”开始投入生产。1986年,研发5年后的台湾第一辆完全自力设计生产的小轿车“飞羚101”正式出产上市,当时曾轰动台湾汽车业。但由于飞羚101的品质不稳,加上其他车厂的崛起,反而导致裕隆日后亏损连连。2009年1月6日,裕隆发表新自有品牌,定名为“纳智捷”,将于今年年中于台湾上市。
  
  四月二十八日
  
  1962年4月28日,台湾电视公司在台北市成立。
  台湾电视公司(TTV)与“中国电视公司”(CTV)、中华电视公司(CTS)并称为台湾的“老三台”。加上民间全民电视公司与公共电视台,合称为台湾五大无线电视台,简称“无线五台”。1951年,台当局决定以民营企业制度推动台湾的电视事业,并以美国的商业电视制度为蓝本。1959年1月,“中日电视事业研究小组”成立。1960年,“中日电视事业研究小组”推请魏景蒙、刘启光与林忠赴日本,开始筹划成立台湾电视公司。1961年2月28日,“台湾电视事业筹备处”成立。“台视”股东中,富士电视台、NEC、东芝、日立4家日本企业所占股权比例各为4,9%,在“台视”开播期间协助“台视”硬件器材与节目制作的设置作业,是重要的创始股东之一。1962年4月28日,台湾电视公司正式成立,林柏寿为首任董事长,周天翔为首任总经理:此后“台视”以每年4月28日为台庆日。1962年10月3日,“台视”开始试播节目7天:10月10日晚间7时整,在宋美龄的按钮之下,“台视”正式开播。1965年10月10日,“台视”完成中、南部联招网。1969年,“台视”完成花莲转播站。1971年后,“台视”完成台东转播站。至此,“台视”完成台湾全岛电视广播网路。在“台视”开播初期,由于台湾家电制造业者生产电初机的量不足,电视的普及率不高。“台视”依据当局政策,在“台视”大楼的地下一楼设立了电视机生产线,生产“台初牌”黑白电视机(当时尚未出现彩色电视机)。在台湾家电制造业者生产电视机的量逐渐充足之后,“台视”的电视机生产线才被裁撤。1999年台当局实施“精省”后,台湾省政府所属的“台视”股权转移至当局。2000年政党轮替后,当局持有“台视”等无线电视台股权的议题开始成为焦点。2006年1月18日,《无线电视事业公股处理条例》正式公告实施,“台视”依此开始进行民营化工作。2007年,当局以及日立等日本企业持有的“台视”股权陆续释出。同年9月6日,“台视”在兴柜市场上市,正式完成民营化。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