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分营:关东风冰雪情_辽宁冰雪

  “黑土地的冰雪风光。辽宁人的热情好客,本溪水洞的神秘风貌。赫图阿拉的满族文化,辽中医学子的意气风发,让我们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这就是全国台联2010年台胞青年冬令营辽宁分营87名营员的共同心声。
  
  开营了
  
  1月23日上午,以“激情北国冰雪,浪漫关东风情”为主题的全国台联2010年台胞青年冬令营辽宁分营在沈阳隆重开营。
  在开营式上,全国台联副会长、辽宁省台联会长王松说,全国台联台胞青年冬令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5届,每一届都有新的面孔,相信这次的活动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和收获,更进一步地体会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文化渊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两地青年学生在领略辽宁风土人情的同时,深入沟通信息。相互增进了解,建立深厚的友谊,将来在两岸交流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共同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台胞青年的领队代表陈福裕谈及此行对辽宁的印象,并对在场的青年学子讲自己的感受,他说,你们这一代是最幸福的,你们不但见证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而且还有机会参与其中,希望你们能把握“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其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台湾大学生营员代表王祯薇发表感言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全国台联的活动,上一次的活动中,我就为能亲身体验大陆广袤的土地及人情文化之美而感动,这一次更是人亲土亲,这是人生中难得的缘分和经验。非常谢谢全国台联为台湾同胞和大陆间搭起一座友谊的桥梁,可以使我们更多了解大陆的发展和悠悠中华文化。
  
  一朝发祥地 两代帝王都
  
  8天的辽宁之行,营员们饱览着祖国的壮丽山河,感受着东北特有的民俗风情。1月26日,营员们前往抚顺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参观了赫图阿拉老城。赫图阿拉城是后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的中心,被视为清王朝发祥之地,满族兴起的摇篮。老城不仅因清太祖努尔哈赤出生于此享誉神州。更因这里曾是后金开国第一都城而蜚声海内外。营员们在城内游览了清王朝第一座关帝庙、孔庙(文庙)等7大庙宇和500多年前的汗王井。大家欣赏着城内辉煌的建筑,欣赏着独具特色的满族歌舞,品尝着浓郁满族风味的八碟八碗。仿佛置身当年的文化昌盛和10万金戈铁马穿行于此,以及十里商贾闹市热闹非凡的景象之中。
  在沈阳的清故宫,营员们了解了清王朝发祥和建立的历史,看着前清的楼台殿阁、黄瓦红墙、绿树掩映、壮丽辉煌的景观,欣赏到了我国古代建筑和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精华。游览过程中。大家的思绪随着解说员一起抚今追昔,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鼓角争鸣的战场氛围之中,令营员们感慨万千。
  
  不能忘记的历史
  
  在此次冬令营的行程中,台联工作人员也给营员们创造了了解东北近代历史的机会。在张氏帅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中,当听了关于日本法西斯所犯下残忍罪行以及东北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等有关情况的讲解过程中,对照一幅幅图片、一件件物证,这些同样饱受日本侵略者伤害的台湾同胞后代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并唤起了对伟大的中华民族抗争史的敬仰之情。营员们在“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前,仰望着那本翻开的“台历”,凝视着台历左面刻着的“1931年9月18日”,浏览着台历右面记录着的事变发生的过程,历史仿佛凝固在这个日子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沉痛的日子!这个艺术造型独特、思想内涵深邃的“九・一八”事变残历碑,默默地向台胞青年昭示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营员们纷纷拿出摄像机、照相机在“九・一八”事变残历碑前合影留念。
  在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中,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大家好像真的回到了50多年前的历史时空。这些多是第一次走进这里的台湾同胞,站在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平壤以北道路调查材料和朝鲜交通调查图、魏巍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一张张的照片和实物前,营员们被深深的触动着,震撼着,随着闪光灯的频频闪动,他们的脸上不禁变得严肃庄重起来。
  
  玉佛的神秘风光
  
  在素有“钢都”之称的鞍山市,营员们走进了古朴典雅、气势恢弘的鞍山玉佛苑,参观世界上最大的玉佛。以玉石王为载体的世界最大玉佛坐落于主体建筑玉佛阁内,集七色为一体,色彩斑斓,光泽瑰丽,博大雄伟。随着解说员的讲解,营员们看到了在玉佛雕刻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佛面天成”、“龙凤呈祥”、“普陀圣境”、“宏大悟真”等诸多奇迹:在巨大的玉佛面前,大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文化和佛文化在这里的融汇和交融。
  在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营员们分乘10余条游船,驶进了恒温零上10度、形成于数百万年前的大型石灰岩充水溶洞。洞内深邃宽阔,水流不竭,清澈见底:岩壁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钟乳高悬,晶莹斑斓,神趣盎然:洞内洞中有洞,曲折迷离。营员们泛舟洞中,遐想联翩,流连忘返,无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鸭绿江边的异国风光
  
  当营员们来到虎山长城脚下,只见这里山川秀丽、江河清碧。临江峭立的虎耳山,于沿江丘陵中异峰突起、险峻挺拔、怪石嶙峋。
  在导游的带领下,营员们先是绕过长城,沿着乡间小路,前往中朝边境的最窄处“一步跨”。隔着一条浅浅的小河,对岸就是另一个国度――朝鲜。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围着“一步跨”的碑石照相,有的还穿过一丛丛的青草走到可以到达的最尽头,做出攀爬的姿势。
  看过了“一步跨”,营员们在午后的阳光中沿长城拾级而上,到达峰顶。举目看去,江城丹东的高楼大厦及鸭绿江大桥映入限中:放限远眺,烟波浩渺的黄海依稀可见:回首北望。阡陌纵横,屋舍俨然,丹大公路绕过虎山脚下沿江而过,已修复的长城犹如一条玉带镶嵌在鸭绿江畔。
  
  滑雪场上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在千里冰封的北国大地上,营员们感受着东北文化的积淀和辽宁人火一样的热情。品尝着独具特色的饭菜,欣赏着银装素裹的风光,更有与冰雪文化零距离的接触着。
  对于生活在亚热带气候中的台胞青年学子而言,面对白雪皑皑的世界和在冰天雪地中生活的人们,有太多太多的事情是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刚下飞机时第一次看到美丽的雪:第一次吃到了真正的东北菜……在覆满白雪的棋盘山的第一次滑雪更是让营员们如痴如醉。在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坡地上,绵绵的白雪在冬日暖阳下闪耀着纯洁的光芒。营员们到达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滑雪爱好者在雪场上飞驰。英姿飒爽结合着惊险的动作,流畅飞速的俯冲与急刹车时滑雪板激起点点冰花,一下子就吸引了营员们的目光。于是大家纷纷全身心投入学习,从学 着踏上滑雪板开始,滑滑摔摔,摔摔再滑滑,在冰雪的怀抱里体验北国风情。男孩子勇敢地冲上山顶,再跌爬翻滚而下:女孩子们则小心翼翼,却也屡屡摔倒。有的同学干脆就坐在雪地上,和莹莹白雪亲密接触。
  
  “小插曲”体现温暖
  
  冬令营队伍在丹东出现了两个“小插曲”,着实让人捏了一把汗,好在“有惊无险”。
  第一个“小插曲”是,两位台胞青年突感身体不适,影响到他俩第二天的参观活动。丹东市台办、台联的同志和随营的工作人员听说这个情况后,立即把他俩就近送到的丹东市第一医院就诊。医护人员听说是参加“全国台联2010台胞青年冬令营”辽宁分营的学生。都非常重视,提供“绿色通道”,挂号、化验、拍片、拿药、打点滴……分管副院长也参与会诊,为他俩送去亲人般的呵护。医护人员告诉他俩不要着急,只要注意饮食、注意休息,很快就能恢复。由于及时治疗,加上医护人员细心照顾,他俩很快回到了冬令营队伍,在随后的参观中又响起了他俩和同伴们欢快的笑声。
  第二个“小插曲”是,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当日恰逢星期一,按惯例闭馆休整。“大老远到丹东来,为的就是要让台湾青年看一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馆’的风貌,让他们感受一下那段历史,如果看不成可怎么办呢?”正当随营的负责人着急的时候,丹东市委副书记李树民知道了这件事,立即指示相关单位要特事特办,保证120多名台湾青年正常参观。正在北京出差的丹东市台办主任李秀环积极与丹东市文化局、“抗馆”馆长沟通协调,几名“抗馆”员工听说“全国台联2010台胞青年冬令营”辽宁分营120多人要来参观,也主动请缨表示愿为台湾青年提供专场服务,遂使事情得到妥善解决。几个沟通下来,已经是23点多了。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营员们与那里的师生就两岸青年教育现况与双向交流、两岸青年就业环境与创业愿景、面对金融危机与气候变化两岸的发展经验与合作前景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晚上,两岸学子举行了联欢会,一起畅谈,共同歌舞。虽然大家有时听不懂对方在歌中唱些什么,但彼此都能感受到其中饱含的深情,或欢快或悠扬,或高亢或委婉,你一曲我一段,自然融洽,表达着两岸青年的热情和坦诚,在不经意间发现原来大家真的没有什么不同,彼此的距离并不遥远。直至华灯照亮沈城的夜空,繁星在天际娓娓昵喃,在“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声中,大家才依依不舍相拥而别,相约再见。
  8天的行程不但让台胞青年学子们在思想碰撞中寻找共识,收获友谊,更使他们体会到来自历史的厚重,刷新了他们对祖国大陆的印象,更拉近了他们与祖国大陆的情感距离。8天的时间虽短,但分别时,大家却依依不舍,噙着泪水的双眼互相凝视,相约“台湾再见”。

推荐访问:东风 辽宁 冰雪 辽宁分营:关东风冰雪情 辽宁分营关东风冰雪情 辽宁分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