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何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大学校长】执行校长的工作范围

  上文以哈佛大学为例,并不是说哈佛所做的,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但它作为世界最高学府,至少可以为我们那些定位在“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大学,提供一种乃至多种看问题的视角抑或看问题的广度与深度。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高等教育国家,很少从国外引进大学校长和高级管理人员,但从目前欧洲与亚洲的情况看,从美国引进校长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似乎开始成为一种潮流。
  美国《新闻周刊》2008年8月9日发表了题为“全球寻猎大学校长”、副标题为“大学开始跨越校园界线、四处寻找新老板”的文章。文章说,当2009年秋季来临时,英国牛津大学的师生将会迎来一位新面孔:安德鲁・汉密尔顿,这位现年55岁的耶鲁大学教务长,将会出任牛津大学副校长――这个职位相当于美国的大学校长,主持牛津的日常工作。
  应该说,这不是西方知名大学的第一次“跨国”选择。我国著名学者杨福家教授在2001年出任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校长。2003年,英国剑桥大学任命美国耶鲁大学的教务长埃里森・理查德为该校的副校长。2008年6月,哈佛拉得克利夫高级研究院常务院长路易斯・理查森出任了苏格兰最古老的大学圣・安德鲁大学――英国威廉王子的母校――的校长一职,她将于2009年1月履新。实际上,在法国、埃及和新加坡以及其他国家,最近都有从国外聘请大学校长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事例存在。
  当然,若站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谈论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大学校长,我们不免要去问:为什么要在全球范围内去搜寻?能否行得通?有何益处?能够给中国的大学带来什么,或者说,我们期望这种搜寻方式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在我看来,谈论这些问题,不是说一定要在全球范围内去“搜寻”中国的大学校长,更不是说一定要从美国引进,而是说,“在全球范围搜寻”,显示的是一种视角和高度。至少这种选拔方式让我们看到,当有一天中国的大学能够改变行政命令方式任命校长时,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去努力。正如英国国王学院校长理克・特兰诺尔所说,所谓教育的全球化,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大学会寻找具有某种国际经验的人来担任大学校长”,因为,外来人总是能够给既定的状态带来新的视野和新的思维。其实,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到了众多的候选人,我们也还要、也必须从中加以甄别,看哪个候选人更具有国际经验,更了解中国和世界的高等教育状况,更有能力担任中国的大学校长。(郭英剑)
  (本组文章摘自2008年11月25日《科学时报》)

推荐访问:范围内 中国 大学校长 中国何时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大学校长 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高校 三所大学校长全球选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