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跳起摘“金桃”] 绝地求生搞笑

  妈姑,是彝语的音译,意为古时屯兵的关隘之地。正因此,地处赫章县西南部的妈姑镇,自古以来就商贾云集,老百姓极富经商头脑。   2002年,赫章县确立“历史文化兴县、农产富县、矿业强县”发展战略以来,妈姑,这个曾经因炼锌而喧嚣、又曾经因污染而沉寂的小镇,在痛定思痛之后,绝地跳起,一路奋跑,再次擎起了赫章县“矿业强县”的大旗。
  
  灰色妈姑:独脚凤凰炼锌炉上跳舞
  
  妈姑富藏铅、锌矿,境内铅、锌开采冶炼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铅锌冶炼达到兴旺时期,天桥矿山曾出现“万马载砂冶炼”的盛况。至今,千百年前之遗弃炉渣在妈姑随处可见。
  在发展乡镇企业的过程中,大搞土法炼锌的妈姑足可称得上是一只发展乡镇企业当中跃出的一只艳丽的“金凤凰”。上世纪80年代,在群众温饱无着的情况下,土法炼锌、土法炼铁、土法炼焦一度得以大力倡导。赫章县粗锌产量一度居全国前五位,1994年达6万吨,占全国的1/6左右,生铁产量一度居全省第一。到1995年底,全镇有粗锌冶炼炉1400多台,精锌冶炼厂5个,生产粗锌2万吨,赫章因此成为全省乡镇企业的明星县。妈姑,也成为全国乡镇企业的明星乡镇。
  大搞土法炼锌,的确给人们带回了丰厚的财富回报。但“辉煌”的背后,是大量废弃的堆积如山的炉渣和废料,“金凤凰”―时的艳丽,是用牺牲人们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为代价所换取的。“在火中跳舞。土法炼锌这只‘独脚火凤凰’跳出的舞并不轻松。”妈姑镇党委书记罗刚不失沉重地告诉记者。
  许多人都记忆犹新:以前的妈姑镇,到处遍布着浓烟滚滚的土法炼锌炉、炼焦炉。成片的草木被毒死,锌毒和酸雨把妈姑周围的山坡变成了光秃秃的黄土高坡。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铅中毒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30%以上。与此相伴随的,是癌症与矽肺病发病非常普遍。
  1986年至1996年,妈姑镇没有一个合格兵员,应征青年的血液里,铅、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
  由于在山上乱开乱采,乱砍乱伐,致使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河道堵塞,山洪暴发。1997年7月该地发生一场特大山洪,卷走了12条人命。
  更为严重的是,炼锌产生大量废渣,在雨水的浸刷下有毒物质流入河流,污染了地下水和土壤,妈姑河至今可见矿渣堆积的黑色河床。根据环保专家测算:把妈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一开始搞土法炼锌起所取得的几千万元人民币全部用于治理污染区,都远远不够,要治理好,所需投入1个亿以上的资金!
  
  “两土”倒下“绿色工业”崛起
  
  当“两土”取缔的号角吹响后,一直以来习惯了“点火燃炉”的生存方式的妈姑人开始感到阵阵的寒意。
  2002年,新任赫章县委书记范元平在严酷的现实中作出了冷静的思考,根据赫章的实际,提出了“历史文化兴县、农产富县、矿业强县”发展战略。
  2007年,是赫章经济转型的关键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刀阔斧整治矿业秩序,深入彻底取缔“两土”。
  取缔“两土”,相当于是端掉了妈姑老百姓几辈人赖以生存的铁饭碗,在生存支柱单一的妈姑,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从1995年到2007年,经过了十余年漫长的“战争”,妈姑镇内的粗锌冶炼才基本被禁绝。其中,妈姑11家小铁厂关闭得最彻底:2007年8月29日,全部炉子被切割、肢解,停止供电、供水。曾辉煌一时的1100支“两土”,如今已销声匿迹。
  而在“矿业强县”上,赫章已经布上了一局棋,这局棋的棋盘,就是妈姑镇。因为妈姑是赫章县的矿产资源大镇,而如何走好这盘棋,关键就在于妈姑怎么去念这本棋“经”,采取什么形式来念好这本棋“经”!
  妈姑,成为赫章县乡镇企业“二次革命”的“排头兵”。
  就在2006年,人们戏谑镇党委书记罗刚把办公室设在了云南,老百姓到镇里找他,总会被告知,“到昆明去了!”记者多次电话约访他,都是接到他回复的信息:我还在云南。
  带领妈姑镇刚被他拆除了锌炉,也许正在心里把他恨得牙痒痒的几位矿老板,罗刚率“妈姑军团”开赴云南数家冶炼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开始了妈姑发展新型乡镇工业的“绿色之旅”。
  在云南,老板们第一次知道了循环经济这个理念,第一次看到了炼锌可以把周围环境练得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云南冶炼企业先进的理念和生产技术,的确让妈姑的“土”老板们开了眼界。他们开始对过去的做法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不能再做只会靠“两土”发财的土财主,和国家产业政策抵触,麻烦太多;要做,就做当今最先进的循环工业经济。事实证明,“妈姑军团”的成员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妈姑“土法炼锌”倒台后开辟绿色工业道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围绕妈姑资源优势,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妈姑镇大开镇门,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优化环境吸引商”,“依托资源留住商”,“抓好项目跟踪商”,坚持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吸引外来投资的关键。近年来,妈姑共投资一千多万元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投资48万元的妈姑客运站办公楼竣工,停车场已交付使用。总投资500万元、日供水量4000吨的重点乡镇水网管道改造工程即将开工。
  同时,积极引进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有实力、技术先进、信誉度高的企业到妈姑投资,把资源优势转变为资本优势,把资本优势转变为经济效益。目前,妈姑工业园区从2006年到2008年,共引进西部矿业、七星、联,创、顺创、富泽通、丰炜、汇通公司等企业落户,项目预算总投资4.03亿元。园内大小企业有45家,包括煤、铁、锌、洗选厂等企业,其中上规模的有15家。现已完成投资近8000万元,这为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振兴妈姑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7年,妈姑镇实现工业产值6.2亿元,同比增,长4.5%。
  位于326国道边,项目总投资1.13亿元的七星公司坐落于妈姑镇水塘村,自墙蓝底的厂房在莽莽大山中尤其引人注目。七星公司以生产次氧化锌粉为主,企业以追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为目标,最终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原料采用新开采的富矿与当地堆积如山的废弃贫矿渣搭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每天入炉混合原料生产锌粉;排出的废渣进行二次提炼后可产生铁,还有所剩黻渣可出售给砖厂作原料;为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企业采用高价位的低硫煤作为生产配料;生产用水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
  罗刚告诉记者,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必须促进工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逐步改变妈姑镇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局面,从根本上解决全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所处的“散、小、低”的状况,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绿色工业的发展道路是关键,如今,妈姑镇已被赫章县列为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的重要基地。
  
  废墟上重建生态
  再造秀美山川
  
  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妈姑着力医治“两土”创伤。
  脑子转得快,无需火车带。昨日炼锌,今天养牛。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的同时,妈姑镇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业,多管齐下共建美好山川。
  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提高杂交玉米和脱毒马铃薯种植水平,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妈姑镇党委、政府结合整村推进规划,多渠道整合资金4.8万元,实施脱毒马铃薯种植、绿肥聚垄免耕,推广优质杂交玉米上万亩,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以上。
  2009年,按照“做优基地、做大产量、做活市场、做长链条”的思路,尽快把马铃薯产业打造成全镇的一大农业支柱产业,不断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科技含量。结合整村推进,已在箐头、马鞍山、穿洞、水塘等村实施脱毒马铃薯种植6000亩。
  妈姑镇草场资源较丰富,宜草宜牧面积3万亩,发展生态畜牧业潜力非常大。为此,该镇采取有效措施,抓好生态畜牧业重点项目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马鞍山养马繁骡示范基地和九股村黑山羊养殖基地,确保九股、平原两村滚动扶贫生猪饲养项目取得成效,形成一批有一定规模的饲养基地和饲养大户,真正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同时,还加大对天然林的管护力度,严禁乱砍乱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如今,妈姑镇退耕还林面积已达4100亩,荒山造林面积达4504亩,牧草种植面积达2000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镇森林覆盖率从退耕前的23%提高到现在的26.3%,因土法冶炼造成的恶劣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省环境保护厅对口帮扶赫章,投资40万元炼锌区生态恢复项目也在妈姑镇新厂村大树脚组落户并实施。
  妈姑的山开始变绿了,水开始变清了。过去满目疮痍的“两土”冶炼区,已经恢复成为一片片的耕地,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装。
  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秀美妈姑指日可待!

推荐访问:绝地 跳起 金桃 绝地跳起摘“金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