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梦圆“中国田纳西”: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

     随着一座座大型水电工程在千里乌江深山峡谷中横空出世,有力地推动了乌江流域和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眼下,永不停步的乌江水电人正以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豪迈地书写着贵州乃至全国水电人艰难探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田纳西”之梦。
  
  田纳西,美国。
  乌江,中国。
  奔腾在地球两端的两条巨龙,因其相似的历史使命有了某种联系。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乃至世界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美国田纳西河流域被公认为流域成功开发的典范,而在崇山峻岭中千古流淌的乌江,以同样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及其优越的开发条件,承载着中国流域可持续发展破题的希望。
  2005年2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乌江流域所属索风营电站视察时,认为“流域、梯级、滚动、开发这种形式很好。索风营电站建设的绿色环保搞得好,从工程开始就把建设与环保很好地结合起来,今后的电厂都要这样做”,并对乌江水电坚持绿色生态、和谐有序开发给予充分肯定。2007年4月,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8位院士及水利部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认为,“乌江水电是科技工程、环保工程、富民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主力工程。乌江水电开发的成功经验表明,我们已经找到一条又快又好,与自然和谐,与生态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水电的路子”。
  近10年的艰苦鏖战,近10年的狂飙疾进。随着一座座大型水电工程在千里乌江深山峡谷中横空出世,有力地推动了乌江流域和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眼下,永不停步的乌江水电人正以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豪迈地书写着贵州乃至全国水电人艰难探寻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田纳西”之梦。
  潮起乌江,历史又将翻开新的一页……
  
  抢抓机遇:梯级开发托起西南水电能源基地
  “一江春水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
  乌江是贵州省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支流,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系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作为全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乌江水电开发公司(以下简称乌江公司)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按照“流域、梯级、滚动、开发”的发展方针,接受贵州省政府和能源部双重领导,负责对贵州省境内乌江河段水电资源进行梯级开发。
  2009年5月20日,乌江公司(华电贵州公司)、黔源公司董事长张志孝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原规划预计用25年左右时间完成。囿于体制因素,公司除成立时拥有的乌江渡和东风两个母体电站外,在成立后的8年时间内没有开工建设一个新电站。世纪之交,最终以贵州49%,国家电力公司51%控股,定纷止争。不久,乌江公司完成改制重组。此后,中国华电控股乌江公司面对国家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战略三大历史机遇,乌江公司乘势而上及时调整规划,将规划调整为15年左右时间完成干流开发任务。
  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宽。
  2000年11月8日,乌江上游龙头电站洪家渡开工建设,拉开了西电东送和西部大开发的序幕,也率先奏响了乌江水电大开发的交响曲。在绵延千余公里的乌江上,乌江人群雄聚首,跃马横枪,洪家渡、引子渡、东风(扩建)、乌江渡(扩建)、索风营、构皮滩、思林、沙坨及乌江支流大花水、格里桥等10个大中型水电工程在短短几年内全部上马,形成了一个流域公司同时开发建设多个大型电站的良好态势。
  在建设中,公司决策层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造出一套水电流域开发建管结合的新模式。他们坚持实行业主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理管理制,通过设计、施工、管理和筹资四个优化,并充分发挥业主“服务、协调、督促、管理”的主导作用,提出并坚持“设计是龙头、施工是主体、监理是指挥和业主是服务”的“四位一体”的管理理念。这一新模式为工程提高质量,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被专家们誉为“以业主为主导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先进典型”。
  在西电东送启动项目洪家渡水电站建设中,对设计和施工方案不断优化,装机容量由原来的54万千瓦增至60万千瓦。工期由原来的7年9个月到最终只用了4年时间,堪称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的奇迹。索风营水电站实行“建管结合、无缝对接”的运行方式,电厂运行管理人员提前介入参与设备安装、调试,工期比当期同样规模电站缩短1至2年。
  公司董事长张志孝介绍说,乌江流域已建成投产的电站有洪家渡、东风、索风营、乌江渡,总装机容量334.5万千瓦;在建的有构皮滩、思林、沙沱和乌江支流大花水、格里桥电站,总装机容量545万千瓦。预计到2011年左右,乌江干流及支流电站可全部建成投产,将形成一个总装机容量860万千瓦的大型清洁水电能源基地,资产总量可达400亿元,年均发电量300亿千瓦时,将占贵州全省发电总量的25%左右。如按每千瓦时供电标准煤耗350克计算,每年可节省1225万吨标准煤。
  
  生态与环保并重:“责任水电”绘就“流域公园”
  季春时节,记者在洪家渡、索风营、东风、乌江渡等梯级电站采访时看到,满山苍翠,绿意盎然,一个个高峡平湖犹如巨大的“流域公园”,令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印象中水电工程炸石开山、泥石乱滚、满目疮痍的景致恍如隔世。
  公司董事长张志孝说,推进水电开发必须实现两大转变,即从单纯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重视生态环保,既是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类生存负责,也是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这就是乌江公司坚持发展绿色大水电的逻辑起点。
  秉承这样的责任意识,包括乌江公司在内的华电在黔企业在开发中均坚持寓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于工程建设之中,生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设计、同实施、同验收,提出“建设绿色电站,生产清洁能源”、“建好一座电站,留下一个风景”的目标,并以之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时下,走进山谷中的索风营水电站,沿途一片片绿色草坪,一行行迎春、火棘,向人招手致意;一丛丛爬地菊、黑麦草相依相偎;一片片香根草、爬山虎,执着地向着高处奋力攀缘……索风营水电站党委副书记胡明玉自豪地说,作为公园式、科普式、环保式电站,索风营当之无愧。
  索风营电站厂长刘玉刚告诉记者,电站在施工中还将原设计的许多地面建筑物搬到了地下,将地面厂房改为地下厂房,进场道路多由隧道穿过,尽量避免破坏山体和植被,已经开挖了的边坡,立即植草种树覆盖。
  洪家渡电站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杨雪涛说,电站在生态恢复上先后投入达4000多万元,原来炸石取料的山头已陆续披上了绿装。华电在黔企业黔源电力公司在北盘江上的光照水电站,就投资约1.6亿元用于生态恢复和保护。
  公司董事长张志孝告诉记者说,公司为此还委托科研院所完成了乌江水生生态专题研究后,在流域上建设两座大型鱼类增殖放流站,每个放流站投资均达4000多万元,一座在索风营,一座在在建中的思林水电站,培育原有珍稀鱼类,分别对上游和下游电站水库放流。
  索风营电站4年前开工时,沿岸长期生活着的猕猴、藏酋猴两种野生猕猴一度失去踪影。为此,从2006年工程竣工投产开始,电站就专门对猴群进行定点投食。包括今年3月专门从浙江购买的6000株猕猴桃树苗在内,电站已栽种树木数万株,部分果树已经挂果。周边的树林和山坡上,又看到了猴群的身影。
  2008年,乌江公司还牵头完成了《贵州乌江水电开发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部组织的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为我国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悉,华电在黔企业黔源电力所属北盘江光照电站还投资3000多万,对发电采取了分层取水的办法,以减少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乌江再突破:新挑战续谱新篇章
  万古一河,千里乌江,世纪梦想,十年巨变。
  2005年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乌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时对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说:“到2010年(乌江)几个点基本开发结束了,但是你们乌江事业没结束,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围绕贵州能源优势,怎么把这篇文章做大做好,这就是你们的下篇了。”
  经过若干次不同形式的讨论和研究,乌江公司决策层认为,总书记提出的乌江事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乌江水电开发要与火电开发、新能源开发并举,电力开发与综合开发并举。以水电开发为龙头,带动资源开发,通过水、煤、矿产资源的开发,通过煤电联营,电力与铝业、磷业联合,电力与煤炭、水泥、化工等电力上下游产业开发,带动农业、航运、旅游、生态建设等,进而促进流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并辐射全省乃至全国。
  乌江人知道,这又是一篇波澜壮阔的大文章,与上一篇相比,又是一个新的探索,新的挑战,新的突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据介绍,包括乌江公司在内,在加快水电开发的同时,华电在黔企业早已在煤电化循环经济项目、火电项目、水泥产业、铝业等综合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大龙、大方火电项目,毕节煤、电、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湄潭30万吨中热水泥厂等工程均已建成并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4月,乌江公司参股45%与贵州六枝工矿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力争用5年时间使该公司煤炭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预计到2012年,华电在黔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00万千瓦。届时,一个大型电力能源基地将崛起在中国西南山区。

推荐访问:田纳西 乌江 梯级 乌江流域梯级开发梦圆“中国田纳西” 流域的综合开发 流域水电开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