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交流会发言稿 青年学生如何入世写作

  作者简介: 施礼尧,男,浙江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讲师,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      [摘 要]青年学生是一个活跃的写作群体,学生作家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已经发展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群体。郭敬明、韩寒、李傻傻、张悦然、蒋方舟等名字大家耳熟能详,印着他们青春面孔的书总是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青年学生作为一个非常活跃的写作群体,他们有着旺盛的创作欲望,年轻的身体、活跃的思维、独特的生活感受,以及他们相对完整的知识储备。这些因素激发学生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宣泄内心,他们写日记,写书信,写随笔,上网聊天发帖或开博客,痴迷地做着将思想转换成文字的工作。但不是所有的学生写作,都是积极正面的,都能承载一定的思想和道理。相反的,大多数学生课堂教学外的写作都停留在抒意阶段,题材和文笔偏于自恋,只关心自己的事,只注重自身的感受,而社会、他人的事情全在他们的考虑之外。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探讨青年学生的入世写作就成为一个有极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 青年;学生;入世;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051-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26[本刊网址] http://www.省略
  
  一、青年学生写作现状 �
  
  广大青年学生从中学一直到大学被繁重的功课和学业占去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学习的压力、社会关系的复杂、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年学生的文学阅读与文学写作被边缘化了,其时间被挤压到只能刚好完成课堂任务的程度。在学校,语文课堂的写作练习少得可怜,有限的几次练习,常常因为老师的出题离现实遥远或者老套,学生无话可说或者态度不端正而应付了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在挖掘潜力激发兴趣上面花时间、下工夫。其结果是没有写作兴趣的人永远没有兴趣,有兴趣的人,也因为方式方法不对,而浪费了灵感和韶华。由此带来的严重的问题是,许多学生甚至连封求职信都写不好,缺乏组织语言的基本能力,缺乏观察思考社会的能力,更别谈通过文学创作向社会展示自己了。�
  
  真正的写作发生在极其有限的课外时间、周末和节假日,而这种写作由于上面的原因就成为了广大青年学生舒缓学习压力、排解苦闷、逃避现实、发泄精力的渠道。写作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被割断了,写作对青年学生所具有的积极正面的作用与意义没有得到彰显。这种现状的结果就是青年学生写作的随意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写作态度的随意,兴致来了就写,兴致去了就罢,不坚持,不较真。还有的人,只管写,写完以后弃之一边,不去雕琢,更不去想它有没有发表的可能;第二,题材上的随意,大多数青年学生都没有正确的文学观,以为什么都可以写,美的丑的,真的假的,对的错的,积极的消极的,全然不加思考,不加区分和提炼,一概变成文字呈现。第三种表现是,写作方法的随意性,有人写日记,有人写随笔,有人上网聊天和发帖,很少有人去探究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文字表述风格,最大可能地挖掘自己潜力,和抓住灵感的写作方式。第四,在互联网上,文字甚至成了学生们宣泄、炫耀、攻击他人的工具。因为写一些不负责任、没有实际意义的文字,他们耽误了功课,抛洒了时间,甚至误入歧途。�
  
  因此青年学生写作需要理性的引导。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写作理念,引导他们从自发的写作到自觉的创作,从脱离现实的自恋写作到反映社会的入世创作。此外,要指导他们进行有目的的入世写作,告诉他们一些基本的方式方法。下面将从入世写作观念和写作技巧两方面作一些阐述。�
  
  二、从课堂写作到入世写作�
  
  什么是入世写作呢?“入世”是一个儒学概念,它与道家、佛家的消极“避世”、“出世”相对,指的是人积极关注内心的需要,关注现实的改变,并在社会中找到发展自我的位置。入世写作的概念,借用入世哲学中积极将自己的内心和社会发生联系的理念,指写作要与社会发生关系,反映现实并对现实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说来,入世写作,就是写社会需要的作品,写反映现实的作品。它有两个标准:一是社会认同,二是市场认同。社会认同指社会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认同。文学创作讲究艺术性、思想性,必须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的同时启发人思考。青年学生由抒意写作到入世写作,首要标志就是,其作品必须具备艺术和思想的价值,内容和题材应该是健康向上的,能产生正面引导的。市场认同指的是文字商品化,就是作品要有人看、有人买。入世写作跟抒意写作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在动笔之前,作者必须想清楚,文章是写给谁看的,容易跟哪类人产生共鸣。写完之后,你要找一个平台,争取将文字变成商品,而不是将它锁进抽屉或者存进电脑。只有这样,作品才会真正与社会发生联系。�
  
  有人也许会想,写文章一旦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就会因为媚俗而制造垃圾文字。对于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这是一个商品化的社会,正如物质产品要性能好、经久耐用才有市场一样,精神产品也要质量合格,才会被人青睐。社会越发展,读者修养和鉴赏能力越高,越垃圾的东西越会被人唾弃。也许有同学说,我不追求市场,只追求作品本身的价值。曹雪芹能写那些不被当时社会承认但终有一天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我为什么不行呢?这个梦不是不可以做,但是,曹雪芹只有一位,他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那时没有畅通的出版渠道,而现在,如果一部作品10年内不能产生社会效应,它就不是好的作品,更不要指望它一百年以后还能一鸣惊人。�
  
  凡此种种,说明青年学生创作理念需要转变,需要有人去帮助他们挖掘创作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从而找到一条正确的表达内心和积极与社会对话的渠道。综合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在学生中提倡入世写作,使课堂教学写作、课外写作跟社会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创作出对自己和社会都负责任和有意义的文字,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三、如何入世写作�
  (一)入世写作能力的培养 �
  
  写作是一个极为复杂而艰苦的过程,是在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基础上的创造活动,谈不上什么捷径和技巧,但是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我们所指的方式方法,是在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修养后,探究写作的规律。因此,首先要谈谈写作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写作能力,先要弄明白应该具备哪些能力。这个要分成两方面来说:在写作的准备阶段,要求同学们必须具备阅读和辨识等能力。要写作,必须先像海绵一样吸纳,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了解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吸收人类历史上的思想精华和艺术典范,并将它们记忆储存。当一个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脑海里就产生一种综合效应,终有一天你的思想和灵感就会喷薄而发,完成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谓辨识的能力,就是辨别好坏,真假,美丑的能力。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自己的时间或空间浏览、阅读社会上其他人的作品提供了可能,但是大量的材料鱼目混珠,良莠不齐。这就需要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增强辨别能力,在阅读中吸取积极的精神营养,只有这样,才能为形成正确的文学观奠定基础。其次是构思表达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同学具备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构思能力就是凝练主题,确定角色,安排情节与线索,布置场景。表达能力就是用什么样语言才能切入主题、抓住情节、感动读者。可以说,这是从事写作的人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因为如果没有这两种能力,你读再多的书,也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弄清楚写作必须具备哪些能力后,才能谈得上能力的培养,而所有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训练和实践,如何确定题材,如何架构文章,如何表达等。�
  
  (二)入世写作的方式方法�
  
  入世写作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一种是写实,一种是写虚,还有一种是介于写实写虚之间的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等。这里的实和虚不是文学表现手法上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是从写作内容上来讲的。实指的是真实,除应用文体外,写实主要指的是真实事件的报道和记录,这里主要指新闻采写。写虚指的是小说、诗歌、剧本等从无到有的创作。而第三种手法,则是用文学的语言和创作手法写真实的事件。鉴于篇幅的关系,我们在这里不能将三种形式一一介绍。我们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介于写实与写虚之间的纪实文学来给青年学生进行介绍。在讲纪实文学的架构之前,先要介绍一下这类文体的特点。纪实文学跟小说不同。小说属“虚构文学”,而纪实文学则是“非虚构文学”。近年来纯文学受冷落,而带有文学性的纪实报道则很受到欢迎,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非虚构”。�
  
  纪实文学作品分为两大类:描述人物经历的,便是传记文学;另一大类,则是反映事件的。它们都具有两大特征,即“纪实性”与“文学性”:纪实性指题材是真人真事,真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地反映现实。文学性是指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富有感染力和可读性。它与一般新闻报道最大的区别在于,允许合理性的虚构和推理。譬如你想描写一对男女恋爱的场面,你只知道他们很相爱,而且知道他们彼此吸引对方的是什么,你就可以据此设计他们交往中的细节。而新闻则来不得半点的虚构和假设。�
  
  (三)写纪实文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题材来源:纪实文学题材的来源,一般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别人向你约稿,这有点像我们课堂上的命题作文,出版社和媒体会根据他们的需要,给你提供题材。还有一种是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个途径是最常用的,通常你看书读报上网,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中都能找到题材,这要求你时刻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敏感的心能帮助你捕捉一些新奇特的现象,勤劳的手能留住你的灵感。�
  
  第二,题材必须是重大、重要,受大家关注或者最能触动人内心的。写群体就比写个人来得重大,写爱心就比写一般的爱情能触动人心,写残疾人的立志故事就比写一般人的故事更具有社会意义。�
  
  第三,必须是真善美的人物或事件。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本身就有动人的力量,这要求我们正面题材深度挖掘,反面题材正面引导,落脚点要积极,否则,你文笔再生动,因为题材不健康,也会被人鄙弃。�
  
  第四,正确处理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关系。在纪实文学中,有一些细节不可避免地要虚构。即使我没见过的人物,她也没有留下什么心情日记,那么如何设计她的心理活动刻画孩子的性格呢,这就要虚构。虚构不等于没有边际的捏造,必须符合以下三个逻辑:1.生活的逻辑,就是生活中这个人会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感受。2.符合主题的逻辑,在塑造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她一定是单纯的,美好的,向上的,给人震撼力量。3.符合人物的个性逻辑,每一个人物都有着共性也有着个性,这个个性,就是她由于独特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和家庭学校教育而形成的独特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当我们把上述问题都考虑明白之后,广大青年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提高,在文学写作与现实生活之间会构筑起通畅的桥梁,文学对建设和谐社会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会得到彰显。

推荐访问:入世 青年学生 写作 青年学生如何入世写作 青年科技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