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临床特征 178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05-02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临床上可引起急性肝炎,也可引起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本文收集我院肝病科2006~2011年住院的戊型肝炎患者178例,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戊型肝炎患者178例,年龄21~79岁,其中男143例,女35例,平均年龄(48.5±1.7)岁。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21~35岁)患者34例,中年组(36~59岁)患者101例,老年组(≥60岁)患者43例。按照是否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分为单纯组(146例)和重叠组(32例)。诊断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血清病毒学检测均采用ELISA法检测,同步做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发病季节
  本组178例戊型肝炎发病第一季度(1~3月)为46.1%(82/178),高于其他季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2.2 病例构成
  青年组34例,中年组101例,老年组43例,中年及老年患者占80.9%,男性患者143例,占80.3%,单纯戊肝感染146例,重叠感染32例。其中重叠乙肝感染28例,重叠丙肝感染2例,重叠甲肝感染2例,重叠患者占18%。
  2.3 临床特点
  乏力、纳差152例(85.4%),恶心、呕吐52例(29.2%),发热31例(17.4%),尿黄、身目黄染159例(89.3%),皮肤瘙痒和/或白陶土样大便87例(48.9%)。
  2.4 血生化指标分析
  不同年龄组、单纯和重叠组患者血生化指标的比较见表1。
  2.5 转归
  青、中年组治愈、好转128例(94.8%),死亡2例(1.5%),自动出院5例(3.7%),老年组治愈、好转36例(83.7%),死亡4例(9.3%),自动出院3例(7%),老年组病死率较非老年组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单纯组治愈、好转140例(95.9%),死亡2例(1.4%),自动出院4例(2.7%),重叠组治愈、好转24(75%),死亡4例(12.5%),自动出院4例(12.5%),两组病死率相比有显著差异,死亡病例死因为肝肾综合征或肝性脑病。
  3讨论
  我国为戊型肝炎地方性流行地区,临床病例多见[2],戊型肝炎全年均可发病,但以第一季度为高发,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男性饮食习惯有关。发病年龄中36岁以上者为144例,占感染总数的80.9%,进一步证明中老年是我国戊型肝炎的重点人群。主要临床表现为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及胆汁淤积,淤胆症状的原因除病毒本身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外,还不同程度地影响肝内毛细胆管的排泄功能,从而导致肝内淤胆[3]。
  通过本组资料分析发现,随年龄增加戊型肝炎有病情加重的现象,死亡率也较高,可能与老年人肝脏退行性改变,肝细胞损害较重,肝脏胆红素代谢功能差,肝脏功能恢复慢有关。重叠组的肝功能损害较单纯组重,可能是重叠戊型肝炎的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在原有慢性肝脏损害,肝功能不良情况下,再一次遭受到戊肝病毒直接破坏,引起肝细胞的广泛损害,造成重症倾向,重叠感染可能是戊型肝炎向重型发展的危险因素之一。
  目前戊型肝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还处在动物实验阶段[4],对慢性肝病重叠戊型肝炎及老年戊型肝炎患者须及早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8,8(6):324.
  [2] 庄辉.戊型肝炎.临床肝脏病学(姚光弼主编).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406~411.
  [3] 宋琦.40例老年戊型肝炎临床特点与转归分析[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12):20~21.
  [4] Saleem K,John S, Dorrie C,et al.Protective efficacy of Hepatitis E virus DNA vaccine administered by gene gun in the cynomolgus macaque model of infection[J]. J Infect Dis,2004,189:258.
  

推荐访问:肝炎 临床 散发 178例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 散发性戊型肝炎36例分析 71例散发性戊肝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