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_心律失常是什么引起的

  科学、发现与创新是近年来心律失常领域的主旋律,每年都有大型临床试验的公布,以 及各类新技术的发布,这对于心电生理的持续发展、对心律疾患病人的治疗管理是非常重要 的。本文聚焦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年会(HRS)上发表的最新进展,突出本领域的最新技术 亮点和最新循证证据。
  1 HRS 2011最新公布临床试验(Late_breaking trials)
  1.1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_D)植入者的除颤(shock) 后生存分析:ALTITUDE研究: 方法:分析了入选LATITUDE远程监控系统的ICD和CRT_D植入患者的生存结果。3814名有shoc k者导致首次shock的心律事件由7名电生理专家判断。在每一种心律分类中,有shock的患者 与无shock的植入者匹配(无shock者3630名)。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4±13)岁,78%男性 。 平均随访(25±17)个月直至出现首次shock。最多见的至shock的心律是持续性单形室速(SM VT )占有shock患者的36%;VF/多形室速(PMVT)导致shock的占16%患者;SMVT和PMVT导致sho ck的占患者7%;由于房颤/房扑导致shock的占18%;窦速/室上速导致的占17%;干扰/伪差/ 过感知导致的占5%;非持续性室速导致的占1%。与无shock的植入者相比,因SMVT(HR 1.6 5,P2分钟同时有症状记载(无症状性复发则为没有记录在案的症状)。结果 :患者[80%阵发性房颤,68%男性,年龄(57±11)岁,左房(41±6mm)]共有2355次ILR记 录的心 律失常事件:69%为真性房颤/房扑,16%为窦律加早搏,11%伪差,4%窦性心律失常。总的房 颤负荷下降了86%,由术前的(2.0±0.5)小时/天/患者减为术后的(0.3±0.2)小时/天/患 者(P<0.01)。在总的房颤负荷中,56%为无症状性。无症状性房颤的比率在术后显著增 高。无症状 性房颤持续时间要短于症状性房颤。结论:无症状性房颤与有症状性房颤的比率有术前的1 .1上升为术后的3.7。房颤的症状显著低估了术后的房颤负荷,12%的患者仅为无症状性复 发。
  1.3 BRUGADA综合征危险分层和治疗选择的新的策略――PRELUDE研究:VT/VF的可诱发性被广泛用于ICD预防性植入的病人选择中。方法和结果:意大利42个电生理 中心308名具有Brugarda 1型心电图(基础或是药物诱发之后)且无心脏骤停的患者入选。8 0%男性,年龄中位值44岁。平均随访34个月,14个事件产生(13个患者得到恰当放电治疗, 1个经心肺复苏。程序电刺激(PES)在40%患者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在随访中,可诱发性 不是心律失常事件的预测因子。晕厥史和自发性1型心电图是与增加事件的危险有关。心室 不应期   2.3 一种新的频谱区域测量用于识别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4]: 介绍:缺血性心肌病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室速(VT)的患者常需要基于基质的消融策略,包 括手动识别晚发和碎裂的电位以检出慢传导的疤痕区。我们运用信号处理手段生成窦律下 左室的“频率标测图”,可能有助于VT基质的识别。方法:缺血性心肌病伴可耐受VT的患者 入选。构建左室的双极电压图(346±118点),拖带标测识别峡部。随后,双极电信号(E GM)予以快速傅里叶转换(FFT)。一种新的EGM碎裂程度的测算方法,高频(>80Hz)与 总频谱功率(0~300Hz)的比率(FFT比率,FFTr),经计算并展示在标测图上。同时计 算总左室心内膜面积,疤痕(电压<1.5mV)面积,FFTr面积,以及VT峡部到最近的异常FF Tr区的距离。结果:在9名男性患者中共诱发出22阵VT,11阵为可耐受性。拖带标测识别出9 个峡部。异常FFTr区占(4.36±1.58)%左室表面积和(13.63±6.22)%疤痕面积。VT峡部 到最 近FFTr区的距离为(1.8±2.9)mm(0~8.6mm)。5个VT峡部包含在异常FFTr区内。结论:FF Tr标测可自动识别低电压疤痕区的小面积碎裂/晚EGM,与VT关键峡部高度相关。在标准激动 标测和电压标测之外加用FFTr标测,可有助于指导VT的消融。
  2.4 持久性消融损伤――一种实时可视导管加能量滴定的消融方法[5]:介绍:肺静脉(PV)电隔离是由射频消融导管环绕PV口逐点形成消融损伤而达成,但晚期的 电连接恢复影响了其治疗房颤的成功率。直观地看到消融损伤的形成可能有助于连贯的,持 久的消融损伤的形成。方法:在10只实验用犬中,一种新型可视化导管(IRISTM)用于研究 。用X线影像和NavXTM系统进行导管定位。共18个PV(10个LIPV,8个RIPV)用此新型导管 进行电隔离。射频能量根据视觉信息的反馈逐步滴定。4只犬即刻尸检,6只犬术后30天尸检 。结果:所有PV经实验用导管均完成急性期电隔离。尸检发现,靶PV周围形成的消融损伤 呈连续性,有0.3%(2/677)的“pop”形成,但无组织破裂,并发的损伤仅限于急性期标本 的肺实质内(最大1.5mm),术后30天的标本则未见。无肺静脉狭窄、栓塞或其他消融相关 的不良事件。急性期和术后30天,PV组织学检查均呈透壁损伤。结论:用直接可视导管进行 PV电隔离是安全有效的。基于视觉信息反馈的射频能量滴定法可使组织过热的发生最小化, 减少并发损伤,提高消融损伤的连贯性。(图1)
  3 可植入器械的创新技术
  3.1 人体非外科经皮剑突下途径植入心外膜起搏电极的可行性[6]: 目的:避免冠状窦的解剖局限性。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左室电极,包括一个被动固定、立体构 型 的心外膜电极,和一个13F、双弯、可调控的递送系统。非手术、经皮、剑突下穿刺途径植 入心外膜。急性期电极各参数测试满意,且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无电极起搏器的动物研究[7]: 目的:避免传统起搏器囊袋、电极的并发症。无电极起搏器为1英寸长、圆柱胶囊状、远端 激素涂层起搏电极、近端环形电极;经静脉系统植入动物RV心尖部。随访20周,平均起搏阈 值为(0.7±0.3)v @ 0.2ms。无脱位。
  3.3 网络化的多极性左室电极以避免膈神经刺激[8]:目的:避免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时膈神经刺激。一种新型左室电极,头端分布4个电极带( band),每个带分 隔成4个极点,双极起搏可设置程控为“带间”双极或“带内”双极。实验显示该电极可获 得低的心内刺激阈值和高的膈神经刺激阈值,可延长电池寿命,减少膈神经刺激。(图2)
  3.4 皮下除颤器[9]:目的:针对心脏性猝死(SCD)预防而不需要起搏的患者,或经静脉途径植入电极受限者。入 选98名患者, 经皮下途径,植入后以65J的shock测试了除颤有效性。平均随访9个月,所有室颤(VF)事件 均精确检测到并予以转复。无SCD发生。
   3.5 可植入血管内除颤器[10]:目的:避免囊袋并发症,该系统还预设拔除装置,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电极拔除风险。该除 颤器由右室单线圈电极和至于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中的钛电极组成。10名缺血性心肌病病人 入选,随机分为新除颤器组和传统ICD组。实验发现该新型除颤器与传统除颤器有相同的除 颤阈值。(图3)
  参考文献(略,需要者向编辑部索要)
  〔专家简介〕许轶洲(1976_),女,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 年委员、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学分会委员。擅长诊治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 、冠心病等各种心内科疾病。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擅长心脏起搏器等各类器 械的植入术,以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推荐访问:心律失常 新进展 领域 心律失常领域新进展 心律失常的护理诊断 恶性心律失常护理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