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诗翻译的可译性及译者素养|译者素养

   [摘 要] 中国古代文明历史悠久,拥有灿烂的文化。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悠久文明的缩影,滋养着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然而,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简约、声律悦耳、内容抽象,翻译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尽管如此,许多翻译家仍不畏困难勇敢挑战这个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并成功的翻译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这些译文的出版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诗歌的可译性,但他们的作品是否完美的再现了原作的光辉却仍有巨大争议。本文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是可行的,但是有一些必须面对的困难,翻译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唐诗翻译 可译性 译者素养
  On the Translatability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and the Qualities of Translators
  Wang Yujie
  (English Class 10805,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Yangtze University)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 with splendid culture.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pitome of the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 it nourish the industrious and brave offspring of china. However, the simple forms, musical rhythm, content abstraction make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s not an easy task. Nevertheless, many translators are still challenge to overcome problems of brave and difficult to complete successfully the difficult task of translating many outstanding works. The publication of these translations is proved in a way that poetry can be translated, but if their works are a perfect reproduction f the original glory still has a huge controversy.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is feasible, but considerable difficulties, translators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Key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 Translatability;Qualities of translator
  
  在中国古代三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中,诗歌一直是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中国古典诗歌记录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变迁、意识形态、人文地理以及风俗民情,它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罗伯特・帕恩曾经说道:“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中最美丽的花朵。”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字、文化方面的巨大差异,以及诗歌这种文学体裁自身的特性,使得诗歌翻译一直是横亘在每一个译者面前难以逾越的大山。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尽管如此,仍然有很多学者为中国古代诗歌英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为翻译活动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将中国文化中这朵最美的花朵介绍给外国读者也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唐诗的地位及特点
  1.1 唐诗的地位
  诗歌是传情达意的载体。中国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宝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智慧的精华。唐诗更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最高成就。它继承了魏晋以来的诗歌精华,由于唐代开放的风气,清明的政治,以及统治者的推崇,使唐代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唐代诗歌创作繁荣,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流派众多、体制齐备,作家作品量多质高,据《全唐诗》记录,诗有4.89万余首,有姓名可考的作者2200多人。唐诗成就卓著,是在封建政治、经济进一步发展、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在社会思想比较开放,艺术文化普遍高涨的推动下,诗人们继承和发扬《诗经》、《楚辞》以来的优良传统,广泛总结前人的创作经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结果。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而且唐代的诗人多数喜欢漫游,比如李白,杜甫都游遍了大半个中国,使得诗人的眼界开阔,诗歌题材广泛,联想丰富。使得唐诗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地位,是我国诗歌史上的最高峰。
  1.2唐诗的特点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唐朝,形成了一种新的诗体――律诗和绝句。因为它对每首诗句数、字数和平仄、韵脚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故称为“格律诗”;因为它产生于唐朝而有别于前代的古诗,故又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
  绝句亦称“截句”、“断句”。每首四句,以五言(每句五个字)、七言(每句七个字)为主,简称为五绝,七绝。律诗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朝初年。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每首八句,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单句称出句、双句称对句,相加称一联。从第一到第八句,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在律诗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对仗首先要求句形一致,此外要求词性相对。
  所谓平仄,是指字的声调。平指四声中的平声,仄指四声中的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称之为“调平仄”。这里所说的“四声”,与现代汉语中的“四声”是有区别的。大致上说,古代的平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上声和去声,大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上声和去声。
  二、唐诗的可译性研究
  与分属不同语系的英语相比,汉语没有明显的人称、数和时态变化,在表达方式上没有西方语言精确,更具含蓄性、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特征。中英两种语言的不对称性,致使中国古典格律诗在其解读空间及英译方面的难度倍增。怎样才能将一首代表着民族文化的诗歌从一种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的差异造成生搬硬造的效果,又能完全保留其韵味和意境?
  2.1可译性
  奈达指出,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在其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中,读者反应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当目标语读者理解并接受了目标语文本,翻译活动才算结束。这给翻译中国古代诗歌这样的启示:在再现原文三美的过程中,应使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获得相同或类似的美学感受。生硬地移植原诗特点,往往会破坏美学效果,带来文化上的理解障碍。许渊冲先生认为,诗是文学最优美的表现形式,译诗是创造美的艺术,因此他提出了“三美”的译诗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而能否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文的三美,并使之达成和谐统一,是评价一个译文好坏的重要标准。在中国唐诗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当始终注意在音、形、意三个方面的功能对等。
  原文: 静夜思
   李 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Night thoughts
   Li Bai
  The bright moon shines on the bed foot around.
  Can it be instead the frost on the ground?
  Lifting my head, I look at the bright moon;
  Dropping it, I think of my homeland soon.
  (刘重德 译)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静夜思是一首抒情短诗,意境和语言已臻至美之境,实属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刘重德先生的译文很好的再现了原诗的语言美、音韵美和意境美。无论五律还是七律,律诗的汉译英要做到同原诗一样简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对译者也实属不易。汉语律诗,全为实词,每一个词都有它的用处,毫无水分可挤。英诗少不了虚词,否则也不成其为意义连贯讲究形合的英文。再者,英语单词长短不齐,不像汉字简短而整齐,这无形中增加了译诗诗行的长度。笔者见过非常简练的译诗片段,那就是许渊冲先生译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英译文为: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s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无论是在选词上(如用hill而不是mountain),还是在句法结构上,译者都尽力使译文简练,同时又能完美的再现原诗意境,但是总体感觉还是没有汉语诗精炼。
  刘重德先生的译文,较原诗行稍长,是因为用了八个无法减省的虚词和介词。在在押韵格式上,原诗为aaba式,译诗为aabb式,虽然不完全相对,仍然有押韵,有律诗的味道,符合刘先生译诗用韵的一贯主张,而且译诗中为押韵增加的词语around和soon,皆为原诗语境所有,丝毫未损害原诗的意义,也就是说,译诗在用韵的同时,也做到了在意义上对原作者的完全忠实。
  2.2翻译过程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把诗歌翻译的目的―文化交流作为最高衡量标准。肆意发挥,就容易造成误译,违背翻译的目的性原则。诗歌形式美是构成诗歌艺术魅力的重要部分,而英汉诗歌各自具有的织体形式为诗歌翻译带来挑战。但诗歌翻译中若置诗歌形式不顾,忽略“形美”的传递,只追求“神似”,必将影响读者获得等同于原诗的审美体验。
  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英语没有平上去入四声的变化,只有轻重(长短)音,用轻重音代替平仄,翻译实践证明不可行,因为英语无法做到在完满传达意象的前提下想汉语那样用字简练。有译者提出以步代顿(律诗一字或两字一顿),即用英语长中短音构成的音步来对应汉语律诗的顿,这种译诗方法比较可行。诗歌翻译中不可译的因素,除了形式和音韵外,还包括某些修辞手段如双关等。
  如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音若“情”,同音异义双关)
  In the east the sun is rising;
  In the west rain is falling;
  Can you see if it’s fair or foul? (张其春 译)
  这个双关意义,如译者不加注释,译入语读者是无法理解的。
  2.3翻译方法和技巧
  汉诗英译有两个困难:一是动词时态不明显,二是诗歌的话语主体不明确。我们认为,只要是没有明显的时间和主体暗示,时间就一般为现在时,表示诗人一般的感受,诗中缺省的主体就是诗人自己。上面的译诗静夜思就是按着这个思路处理译文中的动词时态和人称主语的。意境之美已经不需要再赘述,下面简单列下译诗静夜思中所用技巧:
  1.增词。第一行的around和第四行的soon为增词,原诗虽无其词却有其意,增词的目的是为了押韵。另外增加主语I,点明了诗歌的主体。
  2.动词时态。译诗所有的动词均为一般现在时,因为原诗的感兴是由某一具体事件触发的。
  3.代词重复。原诗重复了“头”,译诗用it代替重复,这正好符合汉语倾向于重复名词,而英语多用代词替代被重复的名词的行文习惯。
  三、唐诗英译对译者的总体要求
  从以上诗例不难看出,一个译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主体―译者。它归根于翻译理论和练习两个方面。传统观点认为翻译只是语言之间的转化,但本文作者认为翻译的学习不仅是怎么样翻译,更重要的是如何翻译好。如果我们把翻译只是看做一个转化,那么翻译工作者只是一个技术工人、翻译机器或者文化工具而已。翻译者的学习必须与语言学水平上的翻译作品评价联系起来,而不仅仅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一个好的译者必须适当的发挥翻译中的主体性,可以从许渊冲先生的译文中看出,他丰富的个人经验,他的文化和美学意识,他的翻译思想还有他的职业道德符合一个合格的优秀的译者要求。从他的三美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好的律诗的汉译英一定有极高的美学和艺术价值,意思和形式必须完美的相互适应,诗的形式是诗所表达的意义的一半。除了长度,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对偶再现。唐诗歌集中,严格的形式,组织严密,这是很难让英语译诗真正忠实于中国诗歌,然而,这些限制被“补偿”原则的确立所消除,这是一个等效翻译,但不完全相同。译者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接近原文使之译文与原文相似。
  参 考 文 献
  [1]李娴.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诗中英译之“三美”标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2]田传茂等.汉英翻译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宝童.试论英语诗歌的节奏及其翻译[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3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浅谈 唐诗 素养 浅谈唐诗翻译的可译性及译者素养 唐诗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