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农民收入措施探讨]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

  摘要从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农村劳动力转移、扶贫救灾、领导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以期为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增加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368-01
  
  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当前最核心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就发展三农而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放到首要位置,并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现就农民收入的增加措施作一探讨。
  1深挖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1强化农技推广工作,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进一步完善农技服务体系,促进农技服务主体多元化,建立农技推广资格准入制度,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推广组织共同发展、与优势农产品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鼓励广大农技人员与农民结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帮助指导农民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农民购买良种,发展规模种植、养殖。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支持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种粮效益,稳定粮食产量,促进粮农增收。
  1.2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鼓励发展各种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和购销大户,组建并完善肉类、蔬菜、水果等重点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建立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对整车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在内的路桥费[1-2]。整合现有支农资金,强化重点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搞好重点骨干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强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建设,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2加快农村劳动力移转
  2.1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以旅游为先导的第三产业
  有关部门要抓住重点建设项目的机遇,加强统筹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参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务工收入[3-4];要有针对性地强化培训,引导农民把握就业机会,尽可能多地进入新建企业就业,实现稳定转移。围绕为项目建设服务,组织好当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抓住该州旅游业发展形势良好的机遇,教育和引导农民围绕旅游做文章,组织景区周边农民有序、规范地进行旅游商品生产经营、兴办农家乐等服务业,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2.2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有组织地开展劳务输出
  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农民和合作组织进入多种经济领域[5]。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和外出民工返乡创业,为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兴办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如可以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等。坚持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外出务工,以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组织化程度。劳动、农业等部门要积极拓展劳务市场,抓好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建设劳务输出基地,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服务。
  2.3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
  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手续。减免进城就业农民与用工单位劳动纠纷的仲裁费;审理涉及拖欠民工工资、工伤损害赔偿方面的诉讼案件,不预收诉讼费和执行费。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用工单位在劳动时间、劳动条件、正常工资发放等方面严格执行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及时受理损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做到快审快结。外出务工的农民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原有的集体财产份额。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凡务工并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可在居住地登记城镇户口。农民工子女可在原籍或父母就业地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在入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2.4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三大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系统。定期开展全区可转移、输出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情况调查。二是构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系统。充分利用农广校、职教中心等教育资源建立“民工培训中心”,或委托其他机构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开展“订单”培训。三是构建劳动力组织输出系统。调查掌握劳务需求信息,并据此组织劳动力开展岗位培训,有组织、有规模、有订单、有目的地输出劳务,实现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相对稳定型的转变[6]。
  3切实抓好扶贫救灾工作
  3.1因地制宜实施扶贫开发
  推行相关部门对口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结队帮扶贫困户制度。对低收入贫困人口,要着力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开辟增收渠道,减少和防止返贫;对尚未解决温饱的贫(下转第370页)
  (上接第368页)
  困人口,要帮助发展增加收入的经济项目[7];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并适当提高救济标准;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村社,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实施易地扶贫。
  3.2解决好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
  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关心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时将救灾款物发放到户,按规定落实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
  4加强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
  4.1完善农民增收减负政策
  一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制度,确保国家的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种粮农民的手中,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二是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向农民和农业倾斜。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加快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征地农转非居民家庭符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要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三是严格控制农民负担。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规定,严防涉农恶性事件和案件的发生。农村兴办各种公益事业必须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不得违背多数人的意愿,搞强行摊派。
  4.2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级党政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抓,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农民增收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加强统筹领导,将各项增收措施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并将农民增收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严格进行督查和考核。
  4.3认真落实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自觉贯彻执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农民增收出主意、想办法。不断改善农村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党员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农村党员带头增收,带领群众增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增进与农民的感情,给予农民更多的关注和关爱。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努力使广大农民子女,特别是贫困农民的子女能够享受公平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坚决查处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民增收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各级各部门务必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发展,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带着对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切实把农民增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狠抓落实。
  5参考文献
  [1] 马广奇,张海燕.陕西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分析与提升对策[J].新西部,2011(2):35,17.
  [2] 邢红星.关注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J].中国外资,2011(2):193.
  [3] 成飞燕.解析当前农民收入提高受阻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J].山东纺织经济,2011(1):92-93.
  [4] 杨海霞.强基础保安全保障供给惠民生增收入促进发展[J].中国投资,2011(1):73-78.
  [5] 游庆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几点思考[J].管理观察,2010(34):233-234.
  [6] 魏同洋,靳乐山,赵勇.区域经济与农民收入地区差距比较分析――基于2000年到2008年面板数据[J].新疆农垦经济,2011(1):42-46.
  [7] 丁文恩.农民收入增长的新途径――赋权于民[J].农业经济,2011(1):64-67.

推荐访问:农民收入 探讨 措施 增加农民收入措施探讨 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 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