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源爆满方案 [“生源危机”让谁感到不安]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在高考生源持续下降的情况下,部分高校将因生源锐减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生源危机实质上是质量危机,生源危机反促高等教育的改革和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生源危机”与“生源争夺战”
  生源锐减首先让很多职业院校感到不安。北京经贸职业学院近几年的招生形势确实越来越严峻,去年在北京计划招生400人,实际录取210人,而真正来学校报到的只有170人。2010年,北京市很多民办高职学院都没完成招生计划,部分民办学校只完成招生计划的1/3。2008年以来,全国生源持续减少,录取率又不断攀升,考生的选择越来越多。去年的高考招生中,少数地方的高校(包括二本院校)甚至遭遇零投档的尴尬。
  受十几年前出生人口规模减少的刚性约束,近年出现的考生减少现象将进一步加剧,将会一直持续到2017至2020年。这十几年来,生源减少的“多米诺骨牌”逐渐从小学传导至高等院校。《2011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高考生源在2008年达到历史峰值1050万人,2009年开始全面下降,最近两年累计下降了200万人,并呈现出持续加速下降趋势。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统计,江西省现阶段的适龄高考人数自2009年以来,一直呈现递减的局面,2011年的高考人数更是首次跌破30万人。
  “三放弃”也是造成生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考前放弃报名,二是考后放弃填报志愿,三是录取后放弃报到。据了解,早在2006年,放弃报到的学生每年就达40万人。2010年,这种情况已从高职高专、三本、二本院校蔓延到一本院校。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考弃考人数接近100万人。
  出国留学也是造成高校生源“抽血效应”的重要原因。目前,直接为留学服务的中学“国际班”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最近3年,出国留学人数分别增长了24.4%、27.5%、24.1%,增长最多的正是高中毕业生。上海的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和华东师大二附中,号称沪上高中“四大名校”,每年约有20%的考生选择不参加高考、直接申请海外留学,不少天赋较高、成绩优异的学生成为海外高校争抢的对象。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尖子生放弃可以就读国内一流大学的机会而毅然出国呢?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北京学生王东(化名)说:“我留学不是为了逃避高考,更不是惧怕高考。我看过前几年的高考试卷,感觉局限于书面的知识多,而涉及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内容少。反观‘洋高考’,国外一流大学有多样化的教育理念,我可以自己选择考试项目,一年还有好几次考试机会。”
  谈到为何选择国外留学,沈阳东北育才学校的高三学生何依征说,国外教育实践机会多。“以我考取的工程学院为例,要求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后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工程项目设计,安排‘一对一’的教师指导,提供充分的社会资源支持,这些方面及其做法是国内院校大多只在课堂上课比不了的。”
  大学学费高也成为部分学生弃考、弃学的原因之一。用一些农民家长的话说,“不上学,将来穷;上大学,马上穷”。即使按较低的高校学费每年5000元计算,就占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5919元的84%。从对放弃高考的农村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放弃高考并非有多种选择放在学生面前,而是充满了无奈,上大学前途渺茫,不上大学前途也渺茫。弃考的学生可选择的,大多只有一条以农民工身份进城打工的道路。
  在生源危机中,非学历教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办学缺乏特色的普通民办高校、公办的高职高专将最先受到冲击。有统计数据显示,由于社会追求高学历的氛围,高职高专的招生“人气”并不旺。近年来,随着高中毕业生数量下降,一些发达地区减少了当地高校在本地区的招生数,而减得最多的,就是高职高专院校。生源不足、录取率上升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进而影响高校教育质量及毕业生就业水平,又影响到下一轮招生。所以,对一些高校而言,有进入恶性循环之势。从长远来看,部分民办院校因生源减少,确有倒闭之虞。
  “狼来了”,虽不会吃掉整个羊群,真正被消灭的是弱小的羊。但是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校,自身实力本来就不够强大,如不能及时转型,就会被淘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段成荣说:“重点高校短时间内不会受什么影响,也不会面临生存压力,但会存在抢夺优秀生源的问题。事实上,生源大战的几近白热化,已前移到了高二乃至高一。”
  生源逐年下滑,而高校录取率却在攀升,招生供求关系失衡直接导致了激烈的“生源争夺战”。加上港澳台高校和海外高校也投入其中,致使生源竞争又“再生枝节”。多数高校则迅速把关注点投射到各种可以吸引生源的录取政策上。自主招生无疑成为院校间争夺生源的主要“战略阵地”。今年,“北约”“华约”和“理工系”等自主招生三大联盟实行错峰笔试,导致同时获得多所名校加分的考生大幅增加。某些大学甚至为揽生源,私下搜求加分名单,想方设法“策反”此类考生,引发教育界对此“恶性竞争”的担忧。
  此外,承诺高额奖学金则是名校争夺尖子生的另一法宝。2011年,清华大学的新生奖学金最高可达8万元。北大则提出不再单以高考成绩论英雄,而是通过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发放,最高奖学金为5万元。此外,复旦大学今年的新生奖学金最高也是5万元,厦门大学对各地区前10名的考生除免交4年学费外,还一次性给予2万元奖励。
  大学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北京某大学大四学生小叶在为期一年的求职历程中四处碰壁。他对有关媒体记者说,如果让他再做一次选择,一定不会选择“象牙塔”,因为“中国的大学正在失去诱惑力”。不少大学生对上大学的付出与获益比例表示不满。《中国青年报》前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万名受访者中,34%的人后悔读大学。后悔就读大学的人中,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大三学生表示:“所谓的专业其实并不专,公共课要求很多,而且这几年我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为什么古汉语专业对英语有这么高的要求。”另外,这些人觉得后悔的原因包括“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占39.2%。
  在这个号称知识化的时代,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拥有往日的那份自豪和骄傲,呈现出更多的是茫然。我们的大学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程方平在去年8月的“革新与复兴――中国高等教育转型论坛”上讲过这样一件事:“《中国青年报》有一个记者写过一本书,叫‘逃离大学’,讲的是大学生对大学的厌学现象。其中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学本科教育和高中教育没有区别,很多学生将其戏称为高四、高五。一开始我们对这个问题没有作深入的了解,我们觉得这个记者可能有一些极端的偏向,但是经过了解以后,我们发现他讲的情况确实在高校当中普遍存在,比如说大学的一、二年级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背知识点,在考试当中超越知识点的个人发挥一律被教师判为错。在这样的高等教育当中,我们怎么能够培养有独立见解、有创新意识甚至有独立人格的人才?”
  程方平指出,在北京市,有一些高校教师一周要上30多节课,跑三四个校区。在这样的导向和现状下,大学本科教学确实令人担忧……本科教育第一个大的方向是为国外的大学培养留学生,第二个方向是为高一级的研究生学习培养像高考一样那样的考生。
  程方平还指出,大一、大二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教学方法、考试方法、评价方法都非常僵化。通过纵向比较,现在高中教育、初中教育和小学教育都在向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方面转化,注重方法,把学习主要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同这样的改革相比,大学的本科教育问题却是非常多的。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在整个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教育界资深人士认为,当今高校课堂教学存在五大弊病。
  第一,课堂教学只注重形式化。大多数高校习惯于按照过去的模式来推导当届学生的未来,把几年前的学习教程安排在当今课堂教学上。而老师判断学生好坏的标准仍然是听话不听话,认真不认真,乖巧不乖巧。毕业之时学校判断学生的标准,只停留于能否找到工作或能否找到好工作上。对教师而言,学校的考核模式仅局限于学生的作业量、课堂的上课率。实际上,这种外在形式化怎能够去判定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呢?
  第二,教师的任务式教学很普遍。按常理推断,教育的参与方毫无疑问是科任老师和学生,对教学任务的主要规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可现实中的高校教育显然与此相背,教学的主动权却掌控于非参与教学的领导手中。任务式的教学不能将教育做到灵活多变、因材施教,导致整个教育系统的不协调性和人才资源的浪费。任务式教学所培养的人才体现不出学以致用的精髓,更不懂得创新应用,这是当代教学模式的一大弊病。
  第三,当代高校学生对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兴趣。这个问题虽源于学生自身,但作为校方本身也难以推卸责任。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一方面是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本质认识,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及学生对教学管理的理解。几年前,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刘西拉教授,在两校大四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中进行的一次调查发现,2/3的学生对大学前三年的课程“不满意”,觉得“没什么收获”。
  第四,高校课本沿用老式的纯知识模块。纯知识体系的教科书虽然内容很充实,但极度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课本的低趣味性会减弱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思想产生一种压制。而课本内容的过度详尽,不仅养成了学生对课本的依赖感,还会滋生一种惰性,不愿发掘更深层次的问题,使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成为只知道结论,而不知道如何得到结论的书呆子。
  第五,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件,老教师则纯粹依靠板书教学。电脑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形式更为新颖,但过分依赖使年轻教师的教学步入了一个极端,似乎仅靠多媒体资料放映就可将知识讲透彻,长此以往,就让学生产生厌倦。与此相反,老教师却又步入了另一个极端,课堂教学形式单调,知识更新不迅速,难以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
  有评论指出,假如认为高校的生存危机仅仅是来自生源,恐怕同样有些低估了形势。事实上,生源锐减顶多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的生存危机罢了。即便不缺生源,假如高校本身的性价比不高,不受认同的话,也同样会被适龄生源用脚投票。教育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从去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开始,就时常听到教育界人士这样说。但很少有人去追问:“深水区”究竟指什么?
  最近,清华大学推出取消博导评选制度、副教授即可以招收博士生等举措。有人为此欢呼:清华大学一下子多出1000多名副教授博导,年富力强的教师可以更好发挥其科研能量和影响力。有人带着迟疑:以前的博导仅从资深教授中间遴选,称得上是“教授中的教授”,如今资格放宽,会不会引发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下滑?博导资格、博士生招生名额分配等审定权力由学校下放到学院、系科,科研界现有的近亲繁殖、门墙森立等现象,会不会因此有了恣肆蔓延的新土壤?
  取消博导评选制度并非清华原创,此前已有不少高校悄悄做过试验。中国高校经历了一轮并校扩招的“大发展”之后,面临着高校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治校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改革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由此引发的迟疑、质疑也比以往更多。
  而被视作“高校改革试验田”、自授学位的南方科技大学,历经3年多筹备,终于迎来了首批46名“实验班”新生报到;上海纽约大学获教育部批准筹建;自主招生上演高校联考的“三国杀”局面……认真打量中国大学的这些“新动作”,人们就会发现:当下的高校改革,每一项新举措的出台,总是背负着打破现行教育体制僵局、探索新路的厚望,出台后也总会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很少有哪一项改革措施能赢得一致叫好,也很少有哪个人能冲破迷雾,给我们一个改革优劣成败的标准答案。
  这也许正是“深水区”的真正含义:向着选拔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每所学校都可以有自己的改革进程和改革试验。或许,若干年后,会有一些探索因为不识水性又乍入深水区而沉落,也会有一些只抢眼球、缺少实效的改革举措最终迷失,但必定会有一些高校借助深水浮力、敢拼会搏,最终成为“游泳高手”。这样的结果,或许不如理想中的那么美好,却体现了改革的本来逻辑。
  所以,高校生存危机的破解之道不在于争夺生源,而在于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从而实现高校在促进中国教育改革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所指出的:“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随着中国教育与国际教育资源的接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取向也日益迫切。部分舆论指出,生源危机或为加强这一趋势的良机:中国可借鉴部分国家通过吸引海外留学生弥补本国生源不足的做法,解决高校现有问题,同时还可有力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发展。此外,生源危机也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良机。
  “计划录取制度之下的‘抢生源’,是难以引导高校把功夫下在教育质量、教育服务的竞争上的。”媒体评论称,中国高校多用比拼录取优惠政策的方式抢生源,只会拉大学校间的不平等,并非良性竞争。而真正有益于高校应对生源危机的有效举措,则须高校打破计划录取制度,赋予考生更多的选择权,让学校和学生在升学录取和接受教育过程中能有充分的双向选择余地。
  南昌大学副校长邓晓华指出:“实际上这个挑战,不光是在生源数量上,而且是在如何留住拔尖人才上。生源减少现象,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教育的含金量在不断减少,含金量还说得比较委婉,实际上我们的教育质量在不断地下降。所以,高校必须不断加大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招生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办学实力和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中的作用和地位,直接影响高校招生和学生就业。
  南昌大学正在大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化通识教育,提升人格素养,强调人人成才理念,充分发挥学校综合性优势,抓实践环节,着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继续探索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杰出人才。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以创新创业推动就业。推进自主招生,加强生源基地建立,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打破壁垒,加强合作,促进交叉,引领未来。
  中国高校在面临诸如去行政化改革、杜绝学术腐败、落实办学自主化等一系列未解难题的同时,“零投档”警示高校生存危机,高校面临一次自我调整的巨大挑战和历史机遇。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如何培养和留住优秀拔尖人才尤为重要。邓晓华说:“目前江西省经济还不太发达,高校整体实力不太强,面对‘钱学森之问’,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机遇,江西该如何共建发展平台,联合培养拔尖人才,实现重点突破,值得大家反思和深思。”
  江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副调研员杜侦指出:高校教师不能用过去精英型高等教育模式下掌握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大众化教育,要结合社会对大学的期待,探索新的模式。有人将高校分类形象比喻为城市交通图,985高校在一环,211高校在二环,一般普通的本科院校(地方高校)在三环……现大家都想往一环上挤。要准确定位,你学校处于哪一环,然后在这个环上做得最优、做得卓越,就可以办出高质量的学校。
  教育是百年大计。高校改革,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唯有放手,让其在“深水区”中学习游泳,中国的高校才能发展,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

推荐访问:生源 不安 感到 “生源危机”让谁感到不安 高校生源危机来了等5则 高校生源危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