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运生、徐婷:学校教育应加强对中学生正义感的培育,等 徐婷

  廖运生、徐婷:学校教育应加强对中学生正义感的培育      廖运生、徐婷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0期撰文指出,实证调查显示,部分中学生的正义感认知狭隘,正义感难以激发,正义行为中意志力不足,正义评价尚缺乏理性。学校、家庭的引导不力,社会环境正面支持力量不足等,是目前造成中学生正义感缺失的潜在原因,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并将在较长时期潜伏下去,成为中学生正义感培育之困境。如果学校道德教育不能对中学生正义感的认知、情感、行为与评价进行必要的干预和有针对性的培育,将容易导致他们在发展成为未来公民的过程中缺失正义感。
  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提倡并培育了非常发达的竞争文化。这种文化氛围客观上使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实现置于同伴的学业失败上,普遍容易形成竞争失败者的自卑或胜利者的傲慢两种典型的不良心态。这都不利于他们在道德生活中形成平等合作和相互关心的同伴关系。中学生因为缺少同伴的互助和合作,在道德生活中也就缺少了基本的通情能力,还可能生发出对他人的冷漠乃至产生攻击行为。因此,学校教育应加强对中学生正义感的培育。
  
  李长伟:道德教育应回归朴素本性
  
  李长伟在《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第19期撰文指出,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忽视了道德的朴素和自然,将本来朴素的、生活化的道德神圣化和政治化,导致人们的道德观念和实践因缺乏来自人之自然本性与日常伦理资源的支持而异化为反道德的观念和实践,由此导致了今日的道德滑坡和道德失范。将人彻底地纯化,将德性无限拔高,脱离日常生活而与纯粹的、神圣和至高的彼岸世界相连,必定会扭曲普通大众的自然本性和德性,将其变成“伪善之人”,或以善之名行恶之事的人。
  回归道德的朴素本性,建立一种来源于生活但又提升和引导生活的伦理规范,才能建设一个有道德的社会。一方面,国家应该以适当的行动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以保护恢复中的美好的德性之光。道德是朴素的、日常的,养育道德之人的道德环境是习俗性的,德性的形成只能靠良好风俗的潜移默化式的教化。另一方面,要重视公共领域的建设。社会自发形成的“公共领域”充满着自由人与自由人之间的交流与言说,显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承诺和团结,如此,美好社会才成为可能。
  
  王帅、方红:日常化评价具有积极价值
  
  王帅、方红在《教育科学》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日常化评价是一种通过记录日常活动中各种事件发生时个体的行为表现而对个体的成长过程进行价值判断的方法,它基于“扎根理论”,即从学生的日常实际出发,自下而上地开展评价活动,为有效缓解当前教育现实中存在的种种评价矛盾提供了可能路径。
  作为一种较新的教育评价方法,日常化评价的研究对象是日常生活中各种事件发生“当下”学生的行为表现,它强调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而即时的报告,重点考察学生日常行为洪流中特定的学习和生活过程,有助于深入洞察他们在教育情境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对甄别性和终结性评价而言,日常化评价更强调学生的经验,它注重的不是筛选和评比,而是评价之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它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书信甚至行为分析等逼近教育实践本身,从而破除传统评价中的种种“失真”乃至“异化”,使学生由评价活动的一个链条恢复为完整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全面的人。此外,日常化评价在确证和维护学生的自我价值、扬弃对学生的工具性规定、使学生融入教育教学并产生对教育教学的认同感等方面,也展示出积极价值。

推荐访问:正义感 加强对 中学生 廖运生、徐婷:学校教育应加强对中学生正义感的培育 青少年素质的提高主要靠学校教育四辩稿 道德对大学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