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学会与网络打交道_党员干部要学会退群

  网络(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因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且信息发布迅捷、内容涉及宽泛、聚合传播高速,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网络已逐步影响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党员干部有必要学会与网络打交道,利用网络推动工作。
  与网络打交道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时代网络与政治互动的发展趋势,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学会与网络打交道。当前,众多网民密切关注时事,并通过网络进行“问政”已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作为传播政治文明的一种有效媒介,网络开辟了民主参政议政的新途径。通过网络,更多的网民可以参与到政治中,或直接表达意见,或提出建议和要求,并对决策部署及各级领导干部的言行进行监督。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现实任务,要求各级干部必须学会与网络打交道。通过网络联系群众、凝聚民心、开展工作,是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化解矛盾、维护民生、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学会与网络打交道。在当前的社会快速转型期,不同群体的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显现,这些矛盾和问题会在网络上出现。只有了解民意于网络,才能迅速、准确把握社会不稳定的有关信息,在事情发端之初就作出恰当反应,处理事态于萌芽,化解矛盾于现实。
  舆论监督的不断完善和逐步加强,要求各级干部学会与网络打交道。作为一种新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各级干部就像舞台之上、聚光灯之下的演员,毫无隐私可言,任何疏漏和错误都会在网上暴露无遗。如何准确判断网络舆情,接受网络监督,消除网络在传导负面情绪上的渲染效果,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与网络打交道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政治智慧
  网络是“双刃剑”,可以促进各级党委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同时也对党委政府的执政力、公信力、影响力带来新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和思考,正确对待并有效运用好网络。
  首先,要理性认知网络,积极接受网络。善于运用网络推动工作,将有助于宣传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有助于发扬民主、科学决策,有助于联系和发动群众,有助于塑造和展示新时期党委政府的良好形象。
  其次,要关注网络民情,善于采纳民意。要通过网络这一便捷有效的民情通道,了解民意、汇聚民智,推动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并及时得到来自群众的直接反馈,检验工作中的不足。要把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作为一门必修课、基本功,通过在线访谈、与网民面对面对话等方式,倾听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要把上网作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一种职责要求,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网络成为民心的凝聚点和共振器。
  再次,要合理利用网络,借智借力借势。要在网络上开设邮箱、博客、跟帖发帖;重视门户网站的建立和维护;积极介入一些重大知名网站和论坛,了解网络舆情动态;建立热点舆情日常监测体系,完善突发事件舆情处置预案。
  最后,要提高网络素养,增强辨别能力。认识网络、关注网络、使用网络,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网络素质。领导干部的网络素质除了开信箱、写博客等基本技能外,还要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境界,善于集中民智,勇于接受监督。
  应对、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应成为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网络舆情危机就是在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或针对某种社会现象,个别网民上传文字、图片或音频视频等,众多网民一呼百应,网络媒体跟进报道和转载,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化解网络舆情危机,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及经验积累。
  一是快速回应,把压力变为动力。网络舆论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诉求,我们只要把它作为一种明确的信号,迅速采取措施处置,就可以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但置若罔闻或敷衍塞责很可能使苗头酿成恶果。
  二是大胆表态,把对立变为互动。网民很重视政府对某个事件的态度,因此,要在对事件进行认真核实的基础上,给网民一个负责任的答复。答复表态既要分清是非,又要注意表达的分寸,既讲原则,又讲技巧,注重疏导、沟通、化解,迅速平息网上的舆论焦点。同时,要做到网络媒体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互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合力。
  三是积极处置,把被动变为主动。舆论危机的化解,最终还是落实到问题的解决上来,关键是要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把出现的矛盾协调好,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避免流言四起和社会恐慌。与其费力“摆平”媒体,不如认真解决问题;与其费力压制舆论,不如切实消除舆论源头。
  (作者单位:北京市教育考试院)

推荐访问:党员干部 打交道 要学会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