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移山亦艰苦,大才如海更纵横:愚公移山中反映移山艰苦情形

  【摘 要】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曾提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诸多口号。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带给今天语文教育领域极大的启示,对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 思想启蒙 文学革命 语文教育 研究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67-02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国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
  梁启超在学术研究领域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为显著。他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而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1901~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也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似岩浆喷发;然后,以“革命之原因”、“革命之动机及其方针”、“革命之前途”、“革命之影响”为题分而析之,丝丝入扣。
  一、梁启超之语文教育思想
  作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之初的一些专论虽然都有相当的分量,亦包含精辟的见解,但是由于受到作者知名度或研究层次等的局限,在语文界和教育界并未产生一定影响。“五四”以后,著名政治家梁启超在《改造》上发表了《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后,我国现代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才开始走向系统理论的高度。通览这部专著,梁氏作文教学构想的要旨大致可以概括为推究“应用”、“规矩”、“实效”、“指导”、“思想”等五个方面。[注1]
  1.求“应用”
  梁氏在《中国教育之前途与教育家之自览》一文中批评民国元年以后学校教育问题时指出,“学问不求实用”是当时的一大积弊。他说:“学问可分为二类:一为纸的学问,一为事的学问。所谓纸的学问者,即书面上的学问,所谓纸上谈兵是也。事的学问,乃可以应用,可以做事之学问也。”梁氏的这种求“应用”、求“做事之学问”的观点在作文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注1]
  2.明“规矩”
  梁氏曾切中时弊的指出:“现在教中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从前先生改文只顾词句不好的地方,这是去规矩而言巧,所以中国旧法教文没有什么效果。”梁氏援引孟子的名言,“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从而阐发自己的见解,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的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而且要达到巧,也必须先懂规矩。[注1]
  3.讲“实效”
  梁氏在作文教学的训练中,重质而不片面求量。他说:“现在中学生至少一星期做一篇文,不但中学生做不好,便叫我做也必定越做越不通。我主张每学期至少两篇,多则三篇,每一篇要让他充分的准备,使他在堂下做。看题目难易,限他一星期或两星期交卷。”在完卷过程中,他要求学生对文稿反复琢磨,认真修改,务必达到自觉满意为止。此外,他还主张“让学生在课外随意做笔记”,即现在所说的“自由练笔”,以此作为课内作文的必要补充。梁氏的这些主张,显然是对盲目提倡“多写”的坚决否定。他认为,与其做得多而草率应付,使师生都感到疲于奔命,倒不如少做几篇,抓细抓实,让学生做一篇有一篇的收获。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严格遵循“规矩”,更是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写作态度,在作前“预备”和作后“修改”上多下工夫,从而使他们对作文的甘苦、功能和规律有所领悟,作文的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得到提高。梁氏反躬自问,以切身体验来思考作文教学的改革,这样形成的“少些多改”观,不仅渗透了他本人治学方法的睿智,也体现了他“教育是教人学做人”(《教育与政治》语)的胆识。他的一整套作文训练思想与方法,无论是在教学还是教育方面都是十分讲究实效的。[注1]
  4.重“指导”
  既然作文教学要“求应用”、“明规矩”、“讲实效”,那就必须反对让学生在作文时凭空瞎想。梁氏认为,出个题目让学生凭空瞎想,是作文教学的大忌,因为瞎想的结果必然是胡编乱造,而胡编乱造成了习惯,对学生害处极大。为此,梁氏十分注重教员在作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注1]
  5.理“思想”
  梁氏要求师生在作文教学中明“规矩”,并不是与什么文章规范、什么相城义法同类,而是与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在一起的。他主张,训练学生作文,就得“先教学生以整理思想为主要条件,使他们知道看文如何看,做文如何做”。这种“整理思想”的思维训练活动是多方面的。[注1]   二、对梁启超之语文教育思想的反思
  1.梁启超主张中学国文教学应为文言文教学
  他认为经典读本保存在古籍之中,坚持古文在中学教学中的首要位置,但不反对白话。他认为作文最重要的是文章的思想结构。语文教育的核心,不是意识形态的道德教化,不是给学生的头脑“洗澡”,核心思想应该是认写文字和阅读经典。
  关于教材的内容,当代语文教材,每本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分成若干个单元,然后往这个道德概念先行的框架里塞文章。很多文章停留在粗糙的说教层面,语文课变成了思想品德课。在道德说教单元的框架下,能套进去的名篇经典其实很少,仅有的几篇,又被编撰者削足适履,加以低劣的改造。如此一来,课文的许多篇章毫无营养可言。学生学到的作品,原文的精髓和准确优美的文字都被抛弃和歪曲。以巴金的《鸟的天堂》为例,巴金写清晨的阳光照在水面上,也照在树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但是,“光明”远不如“明亮”自然,有故意拔高意境之嫌。再如,巴金写小船缓缓动了,“向河中间流去”,这里的“流去”在课本里被改成“移去”,两者意味微妙迥异。而后,巴金写自己乘船离开,还回头去看“留在”后面的“鸟的天堂”一般茂盛的榕树,课本中将“留在”改成“被抛在”,如此篡改更显不符原文意境。
  固然,语文课本里亦有真性情的文章,例如朱自清的散文。在中学语文的课堂上,朱自清的散文在众多课文里傲然孑立,虽然也曾被教材编写者的道德家修改过,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曾将点缀于荷叶之间的白花喻为“刚出浴的美人”,采莲少女荡舟出湖,原来不是“载歌载舞”,而是唱着艳歌去的,歌中唱到:妖童媛女,荡舟心许。这些轻度敏感的细节也一度被剪除。但大体还保留了原作的精髓,只是结尾处不知为何突然删掉一大段,而使文气大乱,令人瞠目。[注2]
  相形之下,梁启超选中学教材的范围则大得多,历代经史子集杂著中的各门类,可以说囊括中国传统典籍中文化构成的各个方面。强调分组选文,不按时代排序,这是一种颇异于今天选材眼光的方法,令人深思。在梁启超眼中,纯文学作品并无特别重要的位置,甚至被搁置在作文教学之外。梁启超反对纯以语言、以文学为目的去学文学,特别是抛开博大精深的众多国学资源而仅限于文学。梁启超对文学的审美价值有过极其精彩的领略和描述,但面对中等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学生,他更强调文学陶冶情操的教育价值。
  2.教材的选择和定位必然连带影响到教学方法
  以上文提到的朱自清的篇章为例,这样相对独善其身的名片,一旦与陈旧的教学相遇,就会释放出“另一种毒素”。在同一教案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荷塘月色》和《背影》,都被语文课堂上“微言大义”的解说了,例如语文老师分析前者通常会说,该文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这不仅是破坏,而且是误导。事实上,当时的朱自清,除了苦闷外,最后选择了超然的态度,他的小资产阶级家庭背景和交友趣味,让他养成独特的人生观。而这一切,并未被大多数语文老师解读。在这样长期的灌输式教育的训练下,学生的思维即成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的“他人的跑马场”。
  3.梁启超关于教学法的建议极有深度
  对于经典古籍,如何从古纸堆中发现其价值,他是相当讲究传授方法的。对于写作一科的教学法,梁启超更是颇费心思。他认为中学生不必去学文艺性的情感之文,应会作记载之文和论辩之文。
  梁启超对作文教学的理论感受最为丰富,同时侧重讲记叙文的训练,议论文只作略论。梁启超认为,中学国文课唯一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科目,就是作文。针对当时中学作文科普遍向议论文倾斜的教法,梁启超言辞激烈地指出:这种教法在文章上不见得容易进步,而在学术上、德性上先已生出无数恶影响。教员出八股策论似的题目让学生做,就是在奖励抄袭,奖励空言、奖励轻率、奖励刻薄、奖励偏执、奖励虚伪,会让青少年养成恶习。
  当今高考制度下的中学作文教学一直采取梁启超所批评的方式,而其效果和恶劣影响正如梁启超所言。然而,梁启超并非完全排斥议论文。通过议论文写作可以磨练判断力和理解力,这一点梁启超还是肯定的。由此可见,梁启超对课程的设计不求知识门类上的所谓均衡齐备,而是围绕其唯一的目的,造就立足于本土文化、兼具现代科学精神、有道德有能力的人。[注3]
  注 释
  1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111、113~116
  2 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报道
  3 臧清.一条有待重访的语文教育之路——梁启超语文教育观的当代启示,载《世纪中国》。
  参考文献
  1 黄凰.但开风气我为先——梁启超对中国20世纪新文学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2 史云波、董德福.梁启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J].中州学刊,1999(1)
  3 叶前进.梁启超的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4 葛志毅.梁启超的民族主义研究与近代化的学术文化思潮[J].学习与探索,1999(2)
  5 关爱和.梁启超与近代文学启蒙[J].史学月刊,1999(2)
  6 孔范今.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J].文史哲,2000(2)
  7 许艳.梁启超与中国语文教育早期现代化[D].扬州大学,2003
  8 申晓辉.梁启超语文教育思想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9 黄邵英.梁启超作文教学思想的历史视角解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0 韩慧贤.论梁启超的文学史思想[D].扬州大学,2005

推荐访问:矢志 艰苦 如海 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