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小伙的“香格里拉农场”之路(上)】 香格里拉电视剧

  我们与一些中国的资深人士聊过我们的计划和困境,他们都表示,中国目前的情况还不适合这样的企业发展。  我全家跟云南香格里拉的缘分始于2005年。当时,我母亲在香格里拉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帮助当地人保护文化传统,并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机会。
  随后,我和我的两个姐姐决定创立一家“社会企业”——“香格里拉农场”(Shangrila Farms)。 所谓“社会企业”, 是指并非完全以营利、更多是为了社会责任和公益目的而运营的企业。
  我们创立“香格里拉农场”的目的,就是通过加工、销售香格里拉当地的特产——高质量的咖啡豆、蜂蜜等,将部分盈利通过我母亲的基金会,回馈于香格里拉当地的社区。
  经营“社会企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它跟一般做生意的原则相反,你不能只根据盈利的多少决定经营之道,而是要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三重平衡。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企业,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在西方国家,很多人都知道支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是一件好事,并且愿意为这样的产品付出更高的价格。
  但在中国,普通百姓对于“社会企业”仍然知之甚少。再加上中国人热衷于压价,而且是越低越好,但我们为了回馈当地的目的却不得不把产品价格定得略高。这样的文化差异是我们面临的一大主要障碍。
  我们也与一些中国的资深人士聊过我们的计划和困境。他们听到之后,基本都会眼睛一亮,但随后都会表示,中国目前的情况还不适合这样的企业发展。他们说,如果放在欧洲和北美,这会是个极好的计划,并且劝我们应当专注于国外而非中国市场。
  当资深业内人士告诉你这条路行不通时,你很容易会对自己产生质疑:做这样的事到底是否值得?但最终,我们仍然坚持相信,值得一试。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自己的“斗争”之路。说是“斗争”,一点都不夸张。
  作为中国市场上一个从事餐饮供应的小型企业,被人占便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一次,我们与一个新开发的客户签订了一份协议,规定说如果他们每个月从我们这里购买一定量的咖啡豆,我们就会免费为他们提供一台咖啡机。但当我们把机器给他们之后,他们马上就停止了订购。
  我们给他们打电话、发邮件、约面谈,但他们总是跟我们打马虎眼。最终我们决定要采取行动,拿回那台咖啡机,因为那台机器是我们用当时非常微薄利润的很大一部分购置的。
  那天,我们走进餐馆,要求跟谈谈。餐馆经理置之不理,并且把我们往外赶。我一眼瞟到咖啡机就在柜台后面,于是直接过去“抢”走。当我们带着咖啡机离开的时候,餐馆老板终于冲了出来,在街上拦住我们,用手指着我的脸,威胁我们,引来一群人围观,还有人叫来了警察。但很明显我们是占理的一方,于是警察直接就放我们走了。
  接下来几天,我们还不断收到他们谩骂的电话和短信。这台咖啡机,我们则一直使用至今。

推荐访问:香格里拉 之路 美国 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