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选择问句式“还是…还是…”的发展演变]幼儿发展句式游戏

  【摘 要】汉语选择问句关联词从古至今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主要探讨“还是…还是…”格式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并试图过对语料的分析找到“还是…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逐渐消失的原因。
  【关键词】还是;选择问句;发展演变
  汉语选择问句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从选择问句的历史发展来看,从古至今,选择问句的格式以及关联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现代汉语中最占优势的一种选择问句式就是用“还是”联系的选择问句,典型的有“是…还是…”“…还是…”,它们通常是提出两种看法,希望听话者从中选择一项来给以回答。当然,在回答时听话者也可以全部否定说话者所提出的选择项,而在选项之外另择一项来回答。这两种格式在现代汉语中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而与这两种句式同时产生的另一种选择问句格式“还是…还是…”在汉语发展过程却逐渐湮了踪迹。
  “还”作为汉语选择连词可追溯到五代。从那时起,“还”逐渐取代“为”而成为近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连词。到宋代后与“是”组成“还是”在选择问句中被大量使用。据考察,“还是”的成熟用法最早见于《朱子语类》。
  (1)格物,还是事未至时格,事既至然后格?(卷十五)
  (2)“天命之谓性”,还是极本穷原之性,抑气质之性?(卷四)
  (3)是言未见用力底人,还是未见用力而力不足之人?(卷二六)
  例(1)“还是”单用表示选择,例(2)“还是”与“抑”互用表选择,例(3)“是”与“还是”互用表选择。
  或许是受汉语双音节化趋势的影响,人们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便把“还是”当成一个词看待,并频繁运用。据统计,《朱子语类》中使用的复音选择连词及其出现的频率分别为:或是(12)、与其(14)、还复(l)、还当(2)、还是(36),甚至是在清代的《红楼梦》和《老残游记》中,都是使用“还是”而没有“还”的用例。
  此外,“还是”同时出现于两个分句的用法,即“还是…还是…”句式也最早产生于《朱子语类》。
  (4)上蔡谓“礼乐之道,异用而同体”。还是同出于情性之正?还是同出于敬?(卷二二)
  (5)正蒙中说得有病处,还是他命辞不出有差?还是见得差?(卷九九)
  再者,如下面几个例子:
  (6)圣贤还是元与自家一般,还是有两般?(卷一二一)
  (7)还是虚空之气自应吾之诚,还是气只是吾身之气?(卷二五)
  后两例中“还是”虽然不是连接分句,但这些句子中的“还是…还是…”无论在语义上还是作用上都等同于前两例的用法。因此,本文在讨论“还是…还是…”这种选择问句式时不区分单句和复句。
  “还是…还是…”句式在宋代产生之后,并没有马上消失,一直延续到以后的几个朝代。例如:
  (8)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刘克庄《一剪梅·袁州解印》)
  (9)鲁公子在外要见,还是留他进来,还是辞他?(《元代话本选集:陈御史巧勘金钗钿》)
  (10)那魔是几年之魔,怪是几年之怪?还是个把势,还是个雏儿?(《西游记》)
  (11)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红楼梦》)
  (12)只要问做天下君主的人,还是应该以才德为重呢,还是应该以贵贱为重呢?(《上古秘史》)
  从以上的例句中可以看出:“还是…还是…”句式的成熟运用是以“还是”发展成选择连词为基础的。
  “还是…还是…”句式从宋代出现后一直贯穿于整个近代汉语中,在元明清各代都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用例,如明代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清代小说《狄公案》《镜花缘》,民国时期的《上古秘史》等等,都出现了大量的“还是…还是…”句式,但它的分布并不均匀。我们在有的作品中难以寻觅到“还是…还是…”句式的踪影,如《水浒全传》、《曾国藩家书》、《金瓶梅(崇祯本)》等,对于时间相隔不几的作品在择用选择句关联词上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我想应该与作家所使用的语言有莫大的关系。
  到进入现代汉语之前,虽然也发现了“还是…还是…”这一标志,但数量已极少,拿鲁迅先生的文章为例,在诸多选择问句中,使用“还是…还是…”标志的只有一例:
  (13)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狂人日记》)
  通过语料库检索发现,进入现代汉语以后,书面语中“还是…还是…”句式已然不见,目前可以见到的用例仅是有些辞书在描写了连词“还是”的基本用法时所例举出的。比如《现代汉语词典》(2005)对连词“还是”的解释是: (连)表示选择,放在每一个选择的项目的前面,不过第一项之前也可以不用。(例)你~上午去?~下午去?/去看朋友,~去电影院,~去溜冰场,他一时拿不定主意。“还是…还是…”句式在一些汉语方言中尚有存留,比如湖南新乡方言中还存在这种句式。
  即便如此,在“还是”发展成为选择连词后,同时期形成的“是…还是…”“是…是…”“…还是…”句式在现代汉语中都仍然普遍存在,并被广泛使用。
  “还是…还是…”句式之所以会消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还是…还是…”句式的随意性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句:
  (14)酒保问道:“客人还是请客,还是独酌?”(《今古奇观》)
  (15)酒保前来问道:“客官,还是请人,只是独自酌杯?”(《水许全传》)
  (16)佛爷道:“你是自幼儿出家,还是半路上出家?”(《三宝太监西洋记》)
  (17)侍郎道:“你还是自幼儿出家,你还是半路上出家?”(《三宝太监西洋记》)
  前两例中的话语所依附的语境以及所表达的语义都是相同的,但是三部作品中所选用的关联词却有差异。我们再来看同出自一部作品后两例,它们也表达一样的语义,但它们选用的关联词却不同。由此可见,作者在选用关联词上是随意的,即便使用不同的关联词也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误。由于不影响句子的理解,在使用“还是…还是…”句式时亦可用其他的句式替换,这样“还是…还是…”句式的使用就具有很大的变通性。
  2. “是…还是…”句式的经济性
  “还是”作为连词在句中是起连接作用的,虽然它位置灵活,可前可后,但用于后一小句可以加强句子两项之间的呼应衔接,如若加在前一小句,则让人觉得累赘,有多余之嫌。不过“是”用于前一小句是可以的,如果仅用于后小句则使句子缺乏连贯性,因此,“是…还是…”的使用比“还是…还是…”更简便。汉语本身要求遣词造句需精炼简洁,既然这些句式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且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太多的限制,人们在选用时自然趋向于相对简单的句式,这样“是…还是…”使用的频率就会提高。当人们逐渐转用这种简单句式后,“还是…还是…”理所当然地被少用甚至是弃用。
  当然,以上两点只是内在原因,还有一些外在的因素也会引起“还是…还是…”句式消失,比如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语言的规范等等。
  注:本文所有语料都来自北大CCL语料库。
  【参考文献】
  [1]王树瑛.《朱子语类》问句系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2]梅祖麟.现代汉语选择问句法的来源[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九本第一分,1978年.
  [3]李崇兴.选择问记号“还是”的来历[J].语言研究,1990(2).
  [4]张家合.元刊杂剧选择问句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推荐访问:句式 演变 选择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