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中的虚荣与谵妄】在谵妄中挣扎什么意思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章轲发表的一幅照片引发热议。照片显示,四川省北川县一个500平方米的大仓库里,堆满了5·12大地震后各地捐献的抗震物资,四年过去了,居然还没发出去!照片登出,网上一片哗然,有网友愤慨地谴责“不调查清楚就是协同犯罪”云云。
  既然要“调查清楚”和“追究责任”,有一个可能就不得不考虑了:仓库里堆的那些棉衣袜子之类的御寒物品,没人肯要?
  依我个人的经验,这个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2009年4月的时候我在绵竹的遵道镇呆了一个月。那时,离地震也快一年了。刚建好的镇政府礼堂大概有2000平方米的样子,也是东西堆得满满的。我当时也很惊诧很愤怒,问东西为什么不发下去。回答是:镇上1000个孩子,最少的也分到了3个书包,最多的分到了8个。至于文具盒,每个孩子都是两位数——要知道,绵竹相比于汶川和北川,受到关注算少的,所以,应该是有代表性的。
  我用了一个下午在礼堂的纸箱子里爬来爬去,看看究竟有什么东西。结果大出意料:最大宗的物品竟然是书籍,占了近一半。从《安徒生童话选》到《养猪十八问》,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些年,只要啥地方闹了灾,全国人民首先想到了要送书给灾民看,这个条件反射也不知道是怎么建立起来的。要知道,那个时候还有很多灾民住在窝棚里。绵竹的援建对口是常州,工程建建停停,就是因为材料运不进来。宝贵的运力里用来运送“精神食粮”占了百分之多少我不知道,不敢妄言。
  后来我们在遵道的学校里腾出一间大教室,为孩子们建了个阅览室。把仓库里的书全部登记造册,有些旧杂志,如《妇女健康》和《知音》之类,完全不适合孩子看,挑剩下的书堆成一座小山,起码有五万册。我建议卖废纸处理掉,校长不敢,说这是全国人民的心意,仓库里都有账可查,你当破烂卖了,万一上面怪罪下来可怎么得了?
  打那以后,我再听到“××公司向灾区捐赠了价值×××万元的物资”这样的宣传,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关于救助,我一直认为发钱是效果最好的。联合国关于扶贫的多个项目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给钱效果最好,给食物次之,援建项目最差。
  关于发钱最好,很多人并不认可。说我本意是资助孩子上学,可如果发钱给家长,他们可能拿了钱去赌或喝酒。这个反驳看似有力,但是,个别不堪的父母的表现,并不能颠覆“绝大多数情况下,对孩子最好的就是他/她父母”这个常识。这是什么道理呢?康德说:“在有能力行善的时候去行善,乃是一种义务。”他甚至还更直白地说:“如果在行善的时候产生了道德上的优越感,那么这个善行便不再具有道德上的意义”。一个人接受救助,只是因为他身处困境,这完全不意味着他在道德和智力层面比他人劣等。明明知道落难的张三最渴望的是钱,李四却偏不给,硬要买了自己认为张三先生“应该需要”的东西去送他,这种行为不是行善,而是用50块钱买来的一次道德上的虚荣和智力上的谵妄。
  救穷是这样,救灾亦是如此。忘了是哪朝哪代,某次泉州发大水,灾民大饥。当时通行的办法是开仓放粮,同时严禁不法奸商趁机哄抬米价。但是不巧,彼时官府手上并无足够粮食可供赈灾,所以县令便挨家发钱,听任米价飞涨。周边米商趋之若鹜,很快灾区出现了大米供大于求的局面,米价应声而落,囤米的奸商吃了大亏。相反的例子:前年贵州遭受霜灾,政府出台紧急规定:各色蔬菜一律不许涨价,尤其是大白菜不得超过一毛钱一斤,违者罚款两万。结果可想而知:好久大家都没菜吃。
  货币之所以产生,乃在于它集交易工具、价值储存和记账单位这三种功能于一身。人们借此才摆脱了物物交换,使得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从而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有些人,我很怀疑他们身体中承担思考功能的是屁股而不是脑袋。因为,他们平常大骂政府对牛肉面和医院挂号费进行价格管制,比谁都大声。但是从兜里掏出50块钱打算帮助别人的时候,却死也不肯以货币的形式把选择权让渡对方。何其怪哉!
  汶川地震过去四年了,无论是在经济和道德领域,我们现在需要做的都不是指责,而是反思和反省。对于仓库里的那些“东西”,当地政府不论是继续发、变现或转赠,都是好的。但是有些书,就不要再寄来寄去的了,卖了废纸买两棵树苗栽上,或给穷孩子发点现金补贴,也算是灾区人民对我们的一点善意和宽容吧,我想。
  【王翔宇荐自《南方都市报》2012年3月21日/本刊有删节】

推荐访问:谵妄 善行 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