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的语义指向分析 [略谈“把字句”语义研究]

  摘要:“把字句”作为一种特殊的汉语句式,多年来一直有很多人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证,提出了许多见解。本文,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研究论文,从研究角度出发,对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把字句”的语义研究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分析、总结, 同时也提出一些自己对各种研究观点的看法。希望可以通过此,对“把字句”语义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把字句;语义研究
  作者简介:刘畅(1988-),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37-02
  “把字句”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现今现代汉语界普遍认为,“把字句”的研究起点应从1924年算起,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研究几乎覆盖了“把字句”的方方面面,但是现在仍有不少关于“把字句”的新观点、新思想被提出,本文将从“把字句”研究中,“把字句”具有代表性的语义方面的研究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并非希望给“把字句”的语义研究妄下定义,只是希望通过于此可以对把字句语义有更完整的把握和全面的认识。
  一、“把字句”的“处置”说。
  提及“把字句”的语义研究,不得不追溯到王力在1943年概括的“处置说”。这是“把字句”语义研究的开始,具有引导性和启发性的意义。虽然在这60年间,不断有人对此种说法表示质疑,但是仍有不少学者在不断完善“处置说”,为“处置”赋予新的含义,或者从各种方面论证“处置说”。同时,有许多关于“把字句”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是基于“处置说”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可以说“处置说”是“把字句”语义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关于“处置”,黄伯荣、廖序东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处置,是指谓语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所引的对象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如‘狗把兔子咬死了’一句中‘咬’,的结果是‘死了’。这就是‘处置’的意义”。显然,大多数的“把字句”都符合这一说法,比如:
  1、他把钱用了。
  2、我把蛋糕吃了。
  3、张三把衣服洗了。
  这些句子中,主语都对宾语施加了某种影响或者力量,宾语也在主语的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改变或成为了某种状态。
  但是,也有研究者认为,还有些“ 把” 字句也明显没有处置意义,对此,王力又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说法——继事式。“继事式并不表示一种处置,只表示此事是受另一事影响而生的结果。它在形式上和处置式完全相同。”,继事式的动词一般表示的是一种精神行为、感受现象或意外的遭遇。例如“此时林黛玉只是禁不住把脸红胀了”。
  在此基础上,宋玉柱等提出了“广义的处置”说,既:“句中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 把’字介绍的受动成分施加某种积极的影响, 这影响往往使得该成分发生某种变化, 产生某种结果或处于某种状态。”
  同一种句式,在“处置式”的解释下却又产生了如此多附加解释,甚至有的还有点牵强附会,可见“处置式”并不能很好的概括“把字句”的语义。且处置本身就含有主观,主动的意味,可是把字句的主语并不一定是有生命的名词,所以我认为,“处置式”的研究对我们研究“把字句”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并不完全,因此我不赞同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将“处置”作为“把字句”的语义。
  二、“致果、致态”说。
  “把字句”对的“致果、致态”说是在“处置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破了“处置说”中,主语必须有主观能动性的限制。
  80 年代,邵敬敏以“致果”或 “致态”两词语来概括“把”字句的语法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致使说”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叶向阳和郭锐认为,“把”字句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致使事件和被使事件构成“把”的宾语是被使事件的主体论元。同样也是致使说,胡文泽认为“, 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与致使源A 有关,‘把’字宾语处于C 描写的致使结果状态中。这两种“致使说”又分别被称为“单事件致使说”和“双事件致使说”。
  王红旗认为,“把字句”除了有致使的意味外,还有控制的意义,所以又讲“致使说”概括为“控制性致使”、或者“控制下的致使”。我们也很容易从“把字句”日常用语中找到类似的例子,如:
  今天您真是把我感动了。
  但是,同样也有许多句子无法用“致使致果说”来解释。如:
  他把车推了一下。
  同时,“致果致态”说也不是“把字句”独有的语法意义。如:
  (1) a. 他把这些水果做成了沙拉。——b. 他用这些水果做了沙拉。
  (2) a. 他把个人杀了了。——b. 那个人被他杀了。
  (2) a. 他把苹果吃了。——b. 苹果被他吃了。
  上面的几组例句, a 句“把”字句与b 句“非把字句”的句尾结果和状态完全一样。此种例句不胜枚举。这说明“致果、致态”并不是“把字句”最根本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三、“因果语义说”
  在致使说的基础上,张旺熹、崔希亮又提出了“因果语义说”。有研究者认为,“把字句”因果语义的三个层面。
  他们说,“把字句”中的因果语义可能存在于几个不同层面的构成部分之间:
  1)“把字句”的动词与动词后的附加成分构成的因果关系,如:在“我把碗摔碎了”中的“摔”是“碎”的原因,“碎”是“摔”的结果;
  2)“把字句”的主语与“把”、“把”的宾语以及动词短语这个整体构成的因果关系,如:在“买项链把钱用完了”、 “小明的眼睛把她吸引住了”的两句中,“买项链”是“把钱用完了”的原因,而“小明的眼睛”也是“把他吸引住了”的原因,把字句的前后构成了因果关系;
  3)“把字句”前一分句主语与“把+句子”构成的因果关系,如:在“我去海边玩,把我的后背晒伤了”中,后背晒伤的原因,正是因为去海边玩。这三类由不同部分构成因果关系语义的“把”字句在不同的句法层面上都具有表达一定的因果关系。   我认为,因果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变化”。不论何种形式的“把字句”,不论是所谓的“处置义”还是“致使义”,只要它的某部分由于另一部分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就具有因果语义,尽管这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句法层面。但是它同样也不是“把字句”最根本的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
  四、其他一些说法
  位移说:“位移说”是近年来对把字句核心语义范畴的最新认识。张旺熹在《“把字句”位移图示》中提到:典型的“把”字句表现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从甲点转移到乙点的位移过程”,并且这种空间位移图式通过隐喻拓展形成了“把字句”的系联、等值、变化和结果四种变体图式,因此空间位移图式是“把”字句最基本的语义认知图式。
  被动说:“把”字的宾语都可变成被动句的受事主语(话题) ,而且原句与变换句的深层语义是相同的,这就证明了“把”字宾语的被动性。在言语活动中,如果受事者是陈述、说明的对象,以受事者为话题,就自然形成了被动句;如果施事者是陈述、说明的对象,以施事者为话题,而受事者又是句中的次话题,就自然形成了“把”字句。
  话题说明:结构形式 “A把B+C ”,语义内涵与A相关,B 处于C所说明的状态中. 这一结构意义解释彻底抛开了以“处置”行为为中心的传统语义解释,从而避免了“处置”说带来的“施把受”分析的必然联想。
  变化过程说:杨素英认为“把字句”的意义是表现某物、某人、某事经历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
  当然,这些“把字句”的语义研究并不十分主流,有的漏洞也比较明显,或是过于复杂,不利于深入讨论。但是在对“把字句”其他层面的研究上,也有一定意义,所以也不能忽视。
  五、结论
  对于“把字句”的语法意义研究争论很大,派别很多,本文仅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点意见,其中各有所长,也存在交集,但是也都有不够全面的地方,不能完全覆盖揭示“把字句”最根本的语法意义。当然,语言是先于语法而存在的,语法无法全面概括语言也是正常现象,在研究中,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各取所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语法意义进行运用和考虑,在不以偏概全的基础上,适当的取舍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2]、宋玉柱,《关于把字句的两个问题》
  [3]、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4]、崔希亮 ,《“把字句”若干句法语义问题》
  [5]、王力 ,《中国语法纲要》

推荐访问:语义 字句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