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黄鹂》的四妙_黄鹂孙犁

  内容摘要:《黄鹂》写于1962年,我们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披读该文,不仅要惊叹先生非凡的预见力,更要为其精妙的艺术手法而感佩。本文就谈谈《黄鹂》的四个妙处。  关键词:《黄鹂》;对比;联想
  已故作家孙犁先生说过:“思想不是架空的,它是通过艺术、通过生活表现出来的,那才是真正的作品的思想高度和思想境界。”如果用孙犁先生的著名散文《黄鹂》来印证这一句话,无疑是非常恰当的。《黄鹂》写于1962年,我们在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披读该文,不仅要惊叹先生非凡的预见力,更要为其精妙的艺术手法而感佩。
  一.开篇先定基
  开篇第一节,作者先用一句很简练并且似乎并不经意的话点出黄鹂的“少见”,接着用两个很整饬的语句突出在“麦苗地”“油菜地”“柳树下”“白杨树上”“大苇塘里”找不到黄鹂,而那些地方多的是“红靛儿”“虎不拉儿”“黧鸟儿”“苇咋儿”。写黄鹂,为什么绕一个弯子,反过来写没见到黄鹂?一般教参以为,本节意在突出作者童年时没见到黄鹂的遗憾。笔者以为,这里的巧妙有二:一是突出黄鹂的珍贵。“物以稀为贵。”黄鹂既然少见,那就足见其珍贵。二是突出环境的重要。古人云:“良禽择佳木而居。”其实,红靛儿、虎不拉儿、黧鸟儿、苇咋儿只是些俗鸟,很轻易地就可以见到;麦苗地、油菜地、大苇塘以及柳树、白杨树,或地势低矮,或阴冷潮湿,或孤不成林,都不是好的处所。而黄鹂这种珍贵的鸟儿,是不会随便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的――黄鹂非凡鸟,需要好环境。由此可见,文章的第一节在全文中很重要,它既是全篇记叙的基点,也是篇末议论的基点。
  二.对比巧寓意
  文中写见到黄鹂一共四次,很明显前面三次是在跟第四次进行对比。
  第一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在阜平山村见到黄鹂――“尖利的啼叫”、“一闪而过”、“金黄的羽毛”。作者对美丽的黄鹂充满“狂热”,却又心存遗憾:“想多看一眼都很困难”――因为有炮火、不和平,所以不能多看。
  第二次是“前几年”在青岛海边见到黄鹂――“清脆的叫声”、“互相追逐,互相逗闹”。作者对美丽的黄鹂满怀高兴,却又心生惋惜:才看了几天就“一去不返”――因为有猎枪、不安宁,所以不能久看。
  第三次是夏天的一天在鸟市见到黄鹂――“焦黄的羽毛”、“凄惨的神气”。作者对被系住脚的黄鹂顿生怜悯,但也只能暗自愤怒,“转身走开”――因为有笼索、不自由,所以不忍再看。
  第四次是第二年春季在江南太湖见到黄鹂――“清脆的啼叫”、“从容的飞翔”。作者面对自由自在的黄鹂,满怀欣喜,油然而生感悟。作者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因为眼前的黄鹂,可以多看,可以久看,可以看了又看。
  而能够让作者多看、久看、看了再看的根本原因是:这里的环境跟前三处截然相反,这里有和平、有安宁、有自由!一言以蔽之:在江南在太湖,有适合黄鹂生存的好环境!所以说,有了第四次与前三次的对比,读者自然能从中感悟到――黄鹂展极致,需要好环境。
  三.神龙却隐身
  作者写第四次遇见黄鹂,并没有正面地、具体地描写黄鹂的声音和动作外貌。这其实是一种巧妙的烘云托月、神龙隐身的艺术手法。作者这么做,一方面是避免描写上的重复;另一方面,或者说更重要的是作者用这种巧妙的手法,激发读者的想象,用优美的环境从侧面烘托出黄鹂那难以用语言表达、难以用画笔描绘的极致的美丽。相反,如果作者硬要在这儿详描细摹,反而让人产生“也不过如此”的感觉。“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候宁可少说或者不说,留下想像的空间,更能恰到好处。孙犁先生在第四次写黄鹂时虚晃一笔,正是显示了其艺术的高超。
  四.卒章方显志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是成心庸懒的话,他经常思考的问题理所当然是与己身紧密关联的艺术。第23节,作者再由万物又联想到艺术是自然而然的事。而艺术上的这种极致的境界较之自然生物更加“不容易遇到”。可见――艺术达极致,尤要好环境。这次联想,更是一次思想境界的升华。
  文章题为《黄鹂》,用绝大部分的文字写有关黄鹂的四次情景,最后两小节短短的议论提及艺术。看似寥寥数笔,实则大有深意,看似顺笔提及,实则有意而为。这样写,内容生动、意旨含蓄,更能激发人们的思考。这其实是一种巧妙的以议作结、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
  孙犁的《黄鹂》入选高中语文课本,固然与他清新流畅的散文语言、深邃含蓄的文章意旨相关,我认为,这更与他融思想于文学作品之中,艺术地表现作品思想,从而使作品达到真正的思想高度和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
  刘东明,陈立,江苏省海安双楼中等专业学校教师。

推荐访问:黄鹂 孙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