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爱你不容易

  6月的北京已进入盛夏,而南半球巴西的大都市里约热内卢却秋高气爽,日均温度在26摄氏度左右,感觉非常舒适。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恰逢此时在这座昔日的首都召开。由于联合国曾于1992年在此召开全球环境发展大会,即人们常说的“里约地球峰会”,而那次会议的主题又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相契合,所以本次会议又简称为“里约+20”,取纪念1992年地球峰会举办20周年庆典之意。
  “里约+20”:可持续发展的一次机会
  1992年召开的“里约地球峰会”可以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和《森林原则文件》等三个重要文件,同时还拟订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及《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两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供各国签署。这些文件被视为人类社会由此吹响向可持续发展进军的号角。
  然而,20年后的今天,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并没有像预期那样快马加鞭,当年峰会及其后各国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未能得到有效全面的实施。不仅如此,新的矛盾也不断涌现,与旧有难题一道威胁着我们的生存状态: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气候变化、贫困加剧、发展失衡……假如这些难题无法得到及时遏制,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一句空洞无物的口号。
  “里约+20”就是在这一危急关头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有三:重申各国对1992年峰会以来所做的各项承诺;评估2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问题;确定新的制度和措施框架,继续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未竟事业。大会的活动分为三个层面:一是6月15日之前各国政府代表谈论本次峰会的最终成果文件;二是6月13日至19日由包括企业和民间机构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各类论坛会议;三是从6月20日到22日召开各国首脑峰会,最终通过成果文件——《我们需要的未来》(The Future We Want)。
  早在会议开幕两周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表示,“里约+20”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向可持续经济未来迈进的机会,他期待会议能够获得成果,为世界带来切实的改变。殊不知,各国政府代表在有关会议成果文件的谈判中争执不下,火药味十足,使身处宜人天气中的众多与会者感到躁动不安。
  有关“里约+20”成果文件的磋商早在今年1月便已开始。当时,联合国主管机构在综合各国政府、民间组织和企业等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一份文件初稿。各国谈判代表随后分别在3月和4月就这份初稿进行了磋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立场和利益上的差异,逐渐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基本阵营。双方在有关条文和措辞上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在里约开始的第三轮磋商同样开局不利。南北双方不仅在有关绿色经济定义及可持续发展框架、目标、执行手段等关键领域难以达成共识,而且发达国家还借口金融危机等原因,淡化甚至试图取消它们在1992年地球峰会上所做的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它们实现本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做法自然令发展中国家代表难以接受。6月15日,在一个有关绿色经济的谈判会上,在发达国家代表拒不认可做出相应承诺后,发展中国家代表拂袖离场。
  到当日午夜第三轮谈判结束时,各国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情急之下,巴西政府出面“恳请”各国政府坚持谈判,力图确保不失东道主的颜面。6月19日午后,各方代表终于就最后文本取得了一致意见。而此时距首脑峰会开幕只剩下半天的时间。
  不确定的未来
  1992年以来,各国参与签署的若干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协议并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实施,而这次谈判又出现上述场景,该作何解释呢?
  其实,南北对峙正如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遥想当年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 再到后来的《气候变化公约》谈判,直至再后来的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两大阵营间的矛盾冲突早已屡见不鲜。“里约+20”会上的谈判不过是以往冲突的延伸罢了。
  这些矛盾和冲突之所以出现,根源在于南北双方所处的地位不同,因而它们在有关自身发展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也迥异。具体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而言,身处脱贫和发展双重压力下的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技术和能力来推进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事业,而发达国家既不肯为以往自身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买单,又不愿与发展中国家分享自己的技术成果和能力经验。正是基于这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本次谈判中始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各国根据各自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确定本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被认为是人类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切实而有效的途径。
  “里约+20”峰会结束后发表的成果文件《我们需要的未来》提出了若干具有实质性的具体举措,包括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占其国民生产总值0.7%的官方发展援助,以优惠条件向其提供环境友好型技术,同时建立全球高级别论坛,协调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努力。这些内容对国际社会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过也许有人会心存疑虑,《我们需要的未来》并无法律约束力,“里约+20”到底会引领我们走向何方?对此,中国外交部一位参与了里约谈判会议的官员表示,这份文件是在联合国大会框架下通过的,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号召力”。但从现实角度来看,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努力,“还要依靠各国政府根据各自的发展阶段做出判断,采取恰当的行动”。换言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将很有可能在未来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但是,假如某个国际社会成员置全球共同目标于不顾,那其他成员又将如何对其进行制约或制裁呢?可见,未来的道路恐怕不会是一片坦途,但这并不意味着前景一定会黯淡无望。毕竟,“里约+20”使人类社会进一步明确了一个基本共识:地球是我们共有而惟一的家园,资源分布极为有限,人类还要继续繁衍发展,这个我们及后代子孙赖以生存的家园目前还需由我们这一代人来加以珍惜和呵护。

推荐访问:你不 可持续发展 想说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