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及对策 [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与对策]

  【摘 要】“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体育兴趣”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浙江省乐清市(茗屿中学)随机问卷调查反馈为事实依据,结合以往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对于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科学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对策
  1理论依据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兴趣是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从《体育课程标准》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实施“有效培养体育兴趣”广阔的视野和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显得更为突出。
  2对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很少考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的情感体验,教师过多地讲解和示范,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忽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产生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体育教育忽视或缺乏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即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而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时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随机抽取了茗屿中学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2名,女生38名)。从学生的实际调查看,约76%的女生和32%的男生表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也不能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能力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3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3.1 首先是中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原因。传统的“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于是学生的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被选择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二是文化环境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社会中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未缚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
  三是教材的更新改革不能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的更新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教材内容结构、目的的选择与构建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
  3.2其次是中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自身体育意识淡漠。学生上体育课常常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二是学生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动机。一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还较低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己,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身体锻炼与不锻炼效果差不多,不生病就是健康。有了这种思想,对体育课就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对体育就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随着学历的增长,学业的繁重,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愈来愈差。
  三是学生体质上的差异。一些学生因体质弱,体育基础差,运动能力低下,学习动作感到困难,这样就难以领略体育课学习中各种练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甚至达不到体育课的最基本要求,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另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却"吃不饱",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激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上好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其次,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合理地组合,正确地运用。
  再次,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平等要自我提高。
  一是教师的职业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才能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规范,学生才能准确地感知动作表象,从而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二是教师自身的形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体育教师的威信。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并善于传播知识。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最后,在教材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教师来讲,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是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等等。二是钻研教材的价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三是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备课的结构也很注意,在教材的娱乐性同时,将兴趣导入到课首。
  参考文献:
  [1]冯子禄. 浅析体育兴趣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04).
  [2] 张家念. 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 (04) .
  [3]李燕来. 培养学生愉快体育兴趣是学生自觉锻炼的动力[J]. 中国教师, 2009, (S1) .
  [4]孙继旺.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07) .   【摘 要】“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体育兴趣”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浙江省乐清市(茗屿中学)随机问卷调查反馈为事实依据,结合以往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对于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其科学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原因;对策
  1理论依据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了“尊重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体育兴趣是认识某种体育活动并积极参加某种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从《体育课程标准》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教师实施“有效培养体育兴趣”广阔的视野和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体能,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就显得更为突出。
  2对以往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定过多过细,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很少考虑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的情感体验,教师过多地讲解和示范,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过于强调运动技能的传授和知识的系统化,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忽视对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产生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体育教育忽视或缺乏对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即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而体育态度的形成与学生在接受学校体育教育时学习态度、习惯、兴趣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随机抽取了茗屿中学8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2名,女生38名)。从学生的实际调查看,约76%的女生和32%的男生表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也不能充分享受运动的乐趣.因为对体育没什么兴趣,很少会欣赏体育比赛,按体育能力而言,不少人还是“体育盲”,结束学校生活等于结束体育生活,甚至,从此与体育无缘。
  3中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分析
  3.1 首先是中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教师的原因。传统的“师本教育”其核心是以教师为本,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重视由教师单向传授知识。部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科学、不新颖,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于是学生的体育的学习兴趣、信心、乐观豁达的态度,创造力等等,往往就被选择泯灭了,甚至造成师生公开对抗。
  二是文化环境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社会中广泛流传的是重文轻武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存在一直直接或间接地未缚现代教育思想的传播,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学好学坏无所谓,导致学生应有的体育锻炼时间被剥夺。
  三是教材的更新改革不能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教材的更新改革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教材内容结构、目的的选择与构建方面,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及其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
  3.2其次是中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的原因
  一是自身体育意识淡漠。学生上体育课常常不思进取,好恶厌劳,能躲就躲,能逃就逃,对完不成学习任务缺乏应有的认识,更不要说培养起体育兴趣了。
  二是学生缺乏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学习动机。一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还较低认为体育只不过是跑跑,跳跳,玩玩而己,学与不学关系不大,身体锻炼与不锻炼效果差不多,不生病就是健康。有了这种思想,对体育课就产生一种消极态度,对体育就难以产生兴趣.同时随着学历的增长,学业的繁重,对体育课重视程度愈来愈差。
  三是学生体质上的差异。一些学生因体质弱,体育基础差,运动能力低下,学习动作感到困难,这样就难以领略体育课学习中各种练习的乐趣,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甚至达不到体育课的最基本要求,从而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失去信心,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另一些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却"吃不饱",从而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4激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对策
  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上好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
  其次,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方法:一是要坚持内因(学生)与外因(教师)的辩证统一;二是要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三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教学手段为核心,以教学组织为主线,以教学策略为龙头;四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选择,合理地组合,正确地运用。
  再次,教师自身的职业水平等要自我提高。
  一是教师的职业水平。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运动能力,才能保证示范动作的准确规范,学生才能准确地感知动作表象,从而达到示范教学的目的。
  二是教师自身的形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良好的形象在教学上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是体育教师的威信。教师应加强自身各方面的修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体育教师要具备较好的运动能力和渊博的知识并善于传播知识。要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最后,在教材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教师来讲,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点要注意:一是体育教材都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娱乐性,也就是教材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跳远的远度等等。二是钻研教材的价值,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等。三是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备课的结构也很注意,在教材的娱乐性同时,将兴趣导入到课首。
  参考文献:
  [1]冯子禄. 浅析体育兴趣培养[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 (04).
  [2] 张家念. 浅谈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 (04) .
  [3]李燕来. 培养学生愉快体育兴趣是学生自觉锻炼的动力[J]. 中国教师, 2009, (S1) .
  [4]孙继旺. 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07) . 存入我的阅览室

推荐访问:中学生 对策 缺乏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