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谈互文 扑朔迷离

  摘要:互文,是在连贯的语言里,把本来应该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于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理解其表达的含义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讲,使之互相补充。本文指出了互文教学中的一些易产生的误区。
  关键词:互文;上下文;望文生义
  互文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方式,唐代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中解释为:“凡言‘互文’者,是二物各取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也就是说,在连贯的语言里,把本来应该连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于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理解其表达的含义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讲,使之互相补充。
  对于互文这种现象,如果我们不加注意,在理解其含义时,很可能望文生义。现在举几个初中语文教学中常被忽视的例子。
  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南北朝·北方民歌,《木兰诗》。
  在“人教版”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的解释是: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教材是认为雄兔的雄性荷尔蒙较多,天性好动。不过据笔者观察,兔子安静时,不论雌雄,都有“扑朔”、“迷离”的现象;用手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兔子无论雄雌,起初都要挣扎,是四条腿都动弹,累了,眼睛也都迷离了。笔者认为,这固然与荷尔蒙有关,也与兔子的年龄、体力、精力甚至“脾气”等因素有关。另外,解释中都用了“据说”,也说明这两个解释缺乏让人信服的力度。还有,如果按此推断,雄兔和雌兔太容易区分了,可由这两句诗演变出来的成语“扑朔迷离”,又怎能解释为“用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呢?
  其实,这两句诗就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其意是:“雌兔、雄兔在安静时,脚都‘扑朔’,眼都‘迷离’,很难区分。”下文“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其实和这两句的含义一样,只不过前者是兔子在安静时,后者是在奔跑时,尤其是“安能辨我是雄雌”是点睛之笔。
  作者讲完木兰从军的故事,在诗的结尾向人们昭示:和平时期,男耕女织,妇女和男子一起共建家园;而在国家、民族受到侵略时,妇女们所做出的牺牲与奉献和男子们一样伟大,甚至可以和男子一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例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被选入了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的解释是:“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在野),则替君主担忧。”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笔者认为不够完善。作者在用这两句话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称赞“古仁人”,实际在暗寓自己。按上文解释,“古仁人”“在朝廷做官”就关心百姓的疾苦,这无可厚非,这是做官的起码道德,做官就不替君主忧虑了吗?不替君主忧虑的官是好官吗?同样,那些品德高尚的“退隐江湖”的人,也一定关心国家大事,也同样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和他的祖国——楚国的命运休戚相关,初曾辅佐怀王,“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怀王对他很信任,他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但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严重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遭到谗言陷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放沅湘流域,他始终关心祖国的前途,为了改变祖国昏暗的政治,不顾个人祸福荣辱,“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后楚国首都郢被秦兵攻破,他遂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还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始终关注人民的生活,同情人民的疾苦,同时也时刻牵挂着国家的安危。尤其在安史之乱中,他随同难民一起流亡,期间所作的“三别”、“三吏”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这就叫忧国忧民,历史上这样的“仁人”太多了,他们把国家、民族和老百姓的利益时刻挂在心头,不计较个人得失,正如作者在下文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里,作者实际也运用了“互文”的手法,而不能割裂开理解。
  其意应为:无论在朝廷做官还是退隐江湖,都始终为平民百姓忧虑,替君主担忧。
  例三: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对《出师表》中的这句话的解释是:“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这个理解同样忽视了“互文”的手法。
  “先汉”指西汉,西汉的确曾经“兴旺发达”。建国之初,出现了至今仍被人称道的“文景之治”,之后的汉武帝,对内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对外巩固边境,开疆拓土,使大汉政权空前强盛。这样的伟大政绩,当然离不开贤臣良将的辅佐,此时的贤臣良将有董仲舒、东方朔、卫青和霍去病等。在这一时期,几位皇帝可以说做到了“亲贤臣,远小人”。可是,在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专权,最后他干脆把刘姓的大汉朝改成了王姓的大新朝。出现这样的后果,原因很多,但和皇帝们昏庸懦弱,“亲小人,远贤臣”有直接关系。
  再看“后汉”,东汉末年桓帝、灵帝时期,外戚与宦官把持朝政,互相争权,天下大乱,地方军阀长年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这样的结局令人扼腕,“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当然也是皇帝们“亲小人,远贤臣”的“杰作”。不过“后汉”也有光武帝刘秀,他的中兴自然也离不开贤臣良将的辅佐,最著名的就是执法如山、刚直不阿的“强项令”——董宣。
  因此可以看出,不仅“先汉”有过“兴隆”,“后汉”也有过“中兴”,不仅“后汉”曾经“倾颓”,“先汉”也曾败过家、亡过国。无论先汉后汉,“兴隆”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倾颓”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亲小人,远贤臣”。因此,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两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两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类似的现象在教材中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举。

推荐访问:扑朔迷离 谈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