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之口颊生香,涵之心燃诗性【唐风宋韵咏诗心】

  近接老友佟培基寄来的诗词集《萤雪吟草》两卷,装订两册,乃亲笔抄写,书法俊健、文采灿然,读后不禁令余感慨不已。培基兄向以唐诗研究和长于书法著称于当今。其唐诗研究之卓越成就,已名扬学界,其书法作品亦流誉海内外,唯其诗词仅露吉光片羽,未见全貌。其诗词之名,青年卓尔,诗作成囊,早就应有诗集刊行于世。如今这部《萤雪吟草》终于要面世了,怎能不令人高兴呢?细读数过,只觉情真意切,音韵铿锵,唐风宋韵,余音在耳,令人击节赞叹:吾友培基,真诗人也!
  佟培基兄与我在上中学时便认识。当时他在开封一高读书,我在河南大学附中上学。我的一个同窗好友马随州,他家与佟家是世交。马君一次对我说,一高有一个佟培基,从小就受到开封名宿靳志的指点,诗词都写得很好。我对靳志大名一向仰慕,知他是前清进士,曾到过比利时当大使馆参赞,学贯中西,对诗词极有研究,曾自著词谱,且写得一手好章草。当时靳志先生已经80多岁,为河南省文史馆馆员,呼佟培基为“小友”,可见老先生对佟的喜爱。我当时很想结识这个朋友,于是经马君介绍,与培基结交。培基兄当时对诗词就有极好的功底,所作不但格律严谨、对仗工整,而且善于用典,文采斐然。当时我对诗词只是喜好而已,对格律尚不甚通。有关诗词格律和创作方面的知识,有不少是从他那里学来的。高中毕业后他投笔从戎,在北京军区服役,当汽车兵。在北京部队中,他仍不放弃诗词创作,写了不少作品。军旅生活开阔了他的视野,锻炼了他的意志,提高了他的思想境界。从此其诗词平添了一些幽燕之气和刚健之风,读后令人精神振奋。“文革”中他转业到了工厂,当了汽车司机,但“文革”中苦无书读,朋友间的书他都翻遍了,要想进一步读书深造,只有到河南大学去,才有机会接触名师和典籍。当时河南大学李白凤教授,被打成右派,开除公职,在家中受管制。李白凤先生是一位著名诗人,曾与南社社长柳亚子交游,又与著名学者陈迩东、施蛰存、著名作家端木蕻良等人要好,对古文字学和诗词极有研究。佟培基常去李先生家求教,二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当时河南大学急需一名司机,他有一位小学时的同学,在河南大学办公室工作,经过这位同学的介绍,他如愿以偿地调到了河南大学当小车司机。在此期间,除了开车繁忙工作之外,业余时间他都在车库后的一间小屋中闭门不出,发奋苦读,遍览经史子集,从此打下了深厚的文史基础,他曾与一个朋友朱保书一起,注释《辛稼轩词选》,在科研方面崭露头角,为中文系高文、华钟彦等教授所赏识。后来他在《文学遗产》上发表的论文,有些就是在这间小屋中草成的。改革开放后,学校急需科研人才,1979年他被破格由工人调入中文系唐诗研究室做科研工作。由于工作出色、科研成绩卓著,又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当时的《工人日报》曾发表题为《从汽车司机到副教授》的专文,1987年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又做了专题报道,培基遂成一时名闻全国的新闻人物。之后,他又成为《全唐诗》整理的六大主编之一,先后出版了《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孟浩然诗集笺注》等著作,在《文学遗产》、《文史》等重要刊物发表了几十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全国著名专家的学术地位,先后被评聘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为此他也付出了昂贵的健康代价。1998年时他积劳成疾,患了癌症,但做了手术后不久,又投入到了教学和研究工作之中。在他学术事业精进的同时,仍然坚持业余诗词创作,成了一位独树一帜的学者型诗人。这本诗词集就是他边搞科研边搞创作的具体见证。我之所以回顾他这些艰苦曲折的生活道路,无非是说,佟培基的诗词创作和他的学术研究一样,是经过艰苦奋斗和与病魔顽强斗争而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前进征途中喜怒哀乐的心声和与命运抗争的奋斗精神。
  一、《萤雪吟草》的精神境界
  佟培基诗词所表现的精神境界,有以下几个方面:投笔从戎的报国之志、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热爱传统文化的执著追求、尊师重友的古道热肠、与民休戚的思想感情。
  (一)投笔从戎的报国之志
  佟培基青年时期即怀有报国之志,踊跃报名应征入伍参加了解放军,决心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青春。《从军遣兴四首》充分表达了他参军时的喜悦心情与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
  一别家园岁月空,幽燕北走趁天风。
  便当饮马长城窟,拓弹轻抛落塞鸿。
  屠沽几辈笑英雄,夙慕荆高易水风。
  不负男儿好身手,轻装匹马去从戎。
  猿臂生成颇自豪,封侯事业属吾曹。
  古来卫霍原无种,仰视云霄一羽毛。
  请缨千里志犹雄,誓剪长鲸东海东。
  马革裹尸方一笑,弓刀陌上逐秋风。
  这四首诗,是他应征入伍时所写,此时他尚不知军人生活的艰辛,还处于对未来军旅生活的幻想和憧憬之中。他想起了古代将士们为国从戎戍边的英雄身影,愿效法他们随时为保卫国家献出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其想法虽然稚嫩,但其思想感情是真挚纯洁的,其中洋溢着从军的自豪之情。燕北紫塞历来是卫护京师的战略要地,是首都北京的安全屏障,佟培基在行军途中度过了幽燕之地的山山水水,开始了艰苦的军旅生涯。期间创作的《渡滹沱》、《望江南·早发》、《早发黄花城》、《长城夜哨》、《屯小于庄》、《归来》等诗词,就是他军营生活的真实写照。不管是“轻车夜雨过滹沱”、“人马轻装沾草露”,还是“踏破狼河军早发”、“横秋寒露湿军衣”,他都无怨无悔,因为他心里想的是“革命为家投笔去”、“一腔热血酬家国”(《塞上答友人》)。军队是最能锻炼人的,佟培基在青年时代的人生第一步,就在解放军的革命大熔炉中进行熔炼,铸就了他报效祖国的理想,磨炼了他顽强的性格和意志,奠定了他不畏艰险的人生道路。
  (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培基兄少怀壮志,心胸远大。他喜爱文学、历史,很想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有一番作为。但他转业之后,正是“文革”时期,大学已停止招生,上大学进一步深造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他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追求。他在当汽车司机的日子里,无论工作多忙多累,夜晚归来,总要在斗室的昏暗灯光下,抓紧时间刻苦攻读。但当时古典文学等方面的书在社会上很难找到,于是只好在亲朋好友之间互相辗转借阅。记得我当时有一部老版的《辞源》,已经破旧不堪,快要散架,他借到后喜出望外,专门请了一个裱匠师傅,重新整理和装裱后放在案头,成了他每天必翻之书。通过读书,他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平时闲暇时间,在一起或交流学习心得,或赋诗唱和,抒发他当时的豪情壮志和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推荐访问:唐风 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