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招财_教师怎样操控单元组才能使课堂更有效

  【关键词】“EEPO”有效教育 单元组 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B-0017-02  “单元组”是EEPO——有效教育里的一个术语。(EEPO是英文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的缩写)
  EEPO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即教师通过合理、有效的课堂组织,使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EEPO的第一组学习方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包括单元组、约定、板卡、表达呈现、团队,即5J(五项基础)。
  “单元组是EEPO学习方式的灵魂”。它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最便捷、最机动灵活、最具弹性、最有效的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它可以下放学习主动权,创设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对学生增加关键知识点的强化次数,训练学生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的能力。因此,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否熟练、恰当、合理地操控单元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节课的课堂效率。本文对此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要熟悉单元组的操作理论,使单元组的五项指标能内化成学生的一种习惯
  实践证明,杂乱无章的小组活动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甚至无法保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在EEPO中,单元组的五项指标(关注、关照、倾听、亲和力、资源利用)是检测学生单元组形成水平的依据。因此,教师要熟悉单元组的操作理论,在开展单元组合作学习之前,必须训练学生,使其学习方式到位,使单元组的五项指标能内化成学生的习惯。
  单元组的每一项指标都有各自的培养涵义,如“关注”——不仅关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还关注组内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表情、神态,活动中组员参与的积极程度、对“边缘人”的照顾和帮助等等。它包含对学生“心智”两方面的培养,既教书又育人。在训练学生时,教师不可强迫学生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可以根据五项指标的要求设计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亲身演绎身边美丑的现象,进行正反两方面比较,从中感受到每一项指标的内涵。这样,学生做起来才觉得更有意义,也更愿意去做。所以,教师要熟悉单元组五项指标的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关注学生的训练情况,一发现错误或训练不到位的地方就立刻纠正。当良好的习惯成为一种自然时,高水平的单元组就自然形成,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会提高。
  二、教师应准确把握单元组活动的时间
  研究表明,一节45分钟的课,初中生能坚持安静地听老师讲的时间是8~9分钟,若到16分钟左右不进行动静转换,学生听课的效率就会下降15%;若到24分钟左右不进行动静转换,学生听课的效率就会下降30%;若到32分钟左右不进行动静转换,学生听课的效率就会下降50%。因此,及时、适当的动静转换可以减少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下降,而单元组活动就是实现动静转换的最便捷、最灵活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单元组活动安排在上课后的8分钟左右、20分钟左右或3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从生理或心理上调整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当然,单元组的活动并非一定要按照这个时间来安排,它的设计最主要还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另外,对于数学教学来说,由于数学思维有严谨性的特点,单元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一般安排1~2次即可。
  单元组活动时间多长为适宜?如果单元组活动的时间只有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就匆忙收场,活动结束了学生还未进入学习状态,那就更别提讨论有深度、广度了;如果要通过单元组活动使学生取得教师预定的完美的答案,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且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做得到,大多数学生只能空等,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照顾少数学生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利益,明显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活动时间太长,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会使学生做事没有紧迫感而养成拖拉的习惯。
  活动的时间应依具体内容而定。教师必须根据单元组合作学习的相关内容、班级水平和要求,预测学生能达到或基本达到目标所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就是单元组活动的时间。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压缩或延长1~2分钟。
  三、教师要准确把握单元组活动的时机
  单元组活动时机的准确把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必要条件。然而,少数教师纯粹为了“表演”,不讲时机,把单元组合作学习设计成一种“点缀”课堂的工具,随便安排一个内容,让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看起来课堂上学生很活跃,事实上既浪费时间,又毫无成效。这样的设计使“合作学习”成为一个“花架子”。
  如何把握单元组活动的时机要依教材的具体问题而定。如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在用多样化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在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在知识要点多、训练容量大时,可以考虑设计单元组活动。对一想就会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单元组合作学习,有梯度、有深度、有难度,靠个人自己的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才有共同讨论、合作探究的价值。
  另外,进行单元组合作学习目的是利用组内的人力资源,交换不同的思想,使学生通过取长补短优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在单元组合作学习之前,每个人都必须先有自己的思想,否则合作就成为空谈、白干。如果没有明确这一点,课堂上一有问题就马上讨论,一有任务就即刻合作,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只是随声附和、做做样子,或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观点根本无法作出真正意义上的判断,也无法选择有效成分来修正自我,更无法提出自己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见解。
  单元组活动的内容设计应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针对性要强,与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例如,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中,画出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重点也是难点,初次接触该内容的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会有种种疑惑,画出的函数图像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如:1.只画出了双曲线中的某一支;2.画出与坐标轴相交的图像;3.画出的图像经过原点;4.画出两支相连的曲线;5.学生猜测继续画下去会成为两个圆。(如图所示)

推荐访问:能使 操控 更有效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