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毒素】 用爱沐美排出毒素图片

  “我对他那么好,他却这样对我!”我们常常能听到类似的抱怨。抱怨者往往总是在心里拉出一个长长的清单,一边是“我是怎么对他好的”,一边是“他如何对我不好。”事实上,对一些人来说,拉这样的清单已经成为习惯。他们往往通过持续不断地证明对方如何对不起自己,自己如何施恩造福于对方,来感受某种病态的乐趣。这其实是一种受虐狂心态,他们在受虐待中追求和享受着某种道德的优越感,并且暗中期待着被同情、被赞同的快感,虽然他们同时也为自己的不公正待遇痛苦不堪。
  父母对子女之爱,男女之爱,甚至人对宠物之爱,其实都只是一种本能情感,其特点是无需努力就自然呈现和流露出来。进入这种本能情感通常被形容为“坠入爱河”。所谓“坠”,就是受到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无需任何努力就能投入其中的某种状态。
  这种情感通常被称为“爱”,其实离真正的爱何止千里。作为本能情感的“爱”,不过是由一味给予的一方与一味接受和索取的一方之间的简单游戏。给予的一方不遗余力地把“爱”倾注给对方,就像胎儿在母体时母亲通过脐带将各种养分输送给胎儿。孩子的出生的标志是剪断脐带,但很多父母在脐带剪断后仍然在他们与孩子之间保持一条剪不断理还乱的脐带。通过这条无形的脐带,他们向孩子输送着他们认为越多越好的养分。他们意识不到或不愿意识到,他们不加节制的“爱”里包含着大量的“毒素”,或者说,大量同质化的养分,会让孩子因“营养不良”而在人格上呈现为畸形。
  父母,尤其是家道宽裕的父母,常常不自觉地陷入到用养宠物的心态来养孩子。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的,“真正的爱,不是单纯地给予,还包括适当地拒绝,及时地赞美,得体地批评,恰当地争论,必要地鼓励,温柔地安慰,有效地敦促……不合理的给予以及破坏性的滋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给予者以‘爱’做幌子,只是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却从不把对方心智的成熟当一回事。”
  但问题是,孩子不是宠物,抱养宠物心态养孩子的父母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痛苦地发现,自己百般娇宠和呵护的孩子甚至连宠物都不如。宠物会通过它对人的依附和顺从来满足人的成就感,孩子却会在你的娇宠中逐渐变得冷漠和叛逆。原因在于,宠物的需求是同质化的,它的成长只表现在形体上,而且到某个时候形体也会固化。与此同时,人对宠物的期望也是单一化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去宠物化的过程,随着年龄的增加,需求越来越呈现出异质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父母对孩子(尤其是儿子)的期待也越来越多样化,立体化。
  对孩子来说,无形的脐带越来越不是福音而是诅咒,不是自由而是束缚。他甚至会把大部分精力用于逃避和反抗这种以“爱”的名义来实施的“奴役”,尽一切可能剪断那条看不见的“锁链”(“脐带”)。一个不肖之子就这样被养育出来了。由于长期“偏食”所导致的“营养不良”,他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边界意识,没有对于他人和环境的敬畏,他所谋求的“自由”不过是任性妄为。他对早已经感到单调乏味的养分恨之入骨,决不可能对父母的给予报以感激,另一方面,从胎儿时期延续至今的索取式生存方式,决定了他对父母的唯一期待是有求必应。而在父母看来,他的诸多要求都是荒唐无理的,远远超出了一个宠物该有的,所以不可能对他有求必应。在一个不断在要求自立但在人格上早已身患软骨症的儿子看来,父亲无异于暴君;而在父亲的眼里,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甚至连阿斗都不如(阿斗至少是一个合格的宠物)。他不知道的是,种瓜不可能得豆,用“毒奶粉”养大的孩子,在精神上不可能不是残废和畸形的。

推荐访问: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