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的德育功能探析】 德语谚语

  摘 要:谚语是在民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简单通俗的话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语言形式活泼,内涵丰富,利用隐喻的方式表达了最简朴的民间智慧。本文通过分析谚语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语言形式及内在品质,探讨了谚语对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道德情感的体验以及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影响。基于此,谚语应该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与教学方法引入德育课堂。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柯尔伯格指出,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积极道德建构,即儿童最终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建构道德原则[10]。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由外源性因素推动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这必然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足,甚至在理解某些道德规范时产生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更符合现阶段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内源性的德育教材。谚语因其所具有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特色语言形式与内在实践品质而能够予以一定的回应。
  1.概念隐喻: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是班杜拉道德教育认知观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道德判断指的是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道德行为是以一定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的具体行动;道德调控则是人在面对两难道德行为等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与意志努力而对善与恶、是与非作出的道德行为的比较与取舍, 即在是非分明的基础上做到避恶趋善[11]。而皮亚杰指出,7、8岁~11、12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初步逻辑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得以解决,但在纯粹口头叙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感到困难[12],道德判断能力更是难以提升。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谚语的特点有助于这一阶段任务的完成:(1)谚语是具体的。谚语的内容大多源自生活的经验,可以通过观察或实践理解,如:“当你轻视幼苗的时候,请望望那参天大树。”“林中没有不弯的树,天下没有十全的物。”学生学习谚语,实际上是学习一个故事,一个具体的实例。(2)谚语具有隐喻特征。学生而必须依赖他们之前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理解和认识谚语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真实意图。因此,利用谚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推荐访问:探析 谚语 德育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