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合作”变“做作”】怎么让皮肤变好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具有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改进人际关系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但开展合作学习之后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合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发现,不求效果、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频频出现。
  1.学生不会合作。没主见,人云亦云,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心甘情愿当听众,或者我行我素,自由活动,甚至乱作一团。
  2.没有给学生充分合作的时间。许多时候,教师一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交流、讨论,教师就急于让学生反馈,结果不是回答不上就是个别尖子生唱主角。
  3.平时不合作,临时抱佛脚。有些教师平时教学中很少有或根本没有合作学习,公开课、观摩课突然合作,学生不习惯,反而弄巧成拙。
  4.教师没有做平等的参与者。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从而忽略教师的引导,使教师不能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5.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中采用五花八门的评价形式,但只给予个别学生,而让小组内其他同学感到失落、不满,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6.形式上合作,实质上“换汤不换药”。教学中虽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排位形式,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让各小组很好地讨论、协作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出现了形式不能为内容服务的假合作。
  二、合作教学的要点
  以上种种形式,与其说“合作”倒不如说有些教师追求时尚技法的“做作”,为了充分展示合作学习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我认为在合作学习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为保证组内成员的互补和组间的公平竞争,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因素。一般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来分配每组的成员,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首先让学生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教师再看全局,若发现某组搭配不均衡,如:某组尖子生相对多,某组学困生居多,或男女生搭配不均匀,等等,应适当进行调整,但要委婉说服,征得学生的同意,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不能采取命令式,一意孤行。这是因为学生比教师更了解自己,他们彼此也最了解,他们有能力组合成一支高效、团结、合作的学习小组。
  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因此,合作学习要想成功开展,树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教师要注意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确立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且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起初让他们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组内每个成员必须担当一定的角色,如:主持人、记录员、报告员和检查员等,并且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教给他们“扮演”这些角色的方法和要领,这些角色过一段时间轮换一次,让每位学生都体验到担当各种角色的快乐,学习到相应知识。
  3.恰当分配时间。在每次学习前,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地争论。小组合作学习与个体学习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教师不应在出示问题之后便要求学生立即展开合作、讨论,而应留一定的时间,当他们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丰富、更全面,最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这样做会给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4.教师灵活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走下讲台,把心贴近学生,和他们一起交流、活动;也可巡回于各个小组之间,对学习上有问题、合作上有困难的小组给予适当帮助;还可以起联络作用,把组内的合作变成组间的合作,把生生互动变成师生互动,最后形成全员互动。教师只有亲自参与到各合作小组中去,才能更贴近学生,才能随时关注和掌握到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同时给予巧妙的点拨与导向。事实表明,有时教师短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简单的手势,就能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拉出来,让学生“顿捂”,使之豁然开朗。
  5.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一般来说,小组成绩不能等同于个人成绩,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重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比较偏重结果。在合作学习中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的最终目标,把个人间的竞争定成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要改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为对学习小组的集体评价,可评选师生共同认可的“最佳沟通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集体智慧奖”等。这样可促进学生改由“自我中心”为“小组中心”,使各组成员更多地关注彼此,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也会让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分享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6.依内容决定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要使小组合作具有价值,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有利于展开合作的学习目标,安排恰当具体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活动内容、学习材料和探究任务。合作学习虽然有它诸多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处教师可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而对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一读而过,没必要再去交流、讨论,浪费时间。
  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它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共事能力、交往艺术等现代人的合作品质就能得到长足的展示和提升。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一定应注意做到适时、适当与适量,让课堂因合作学习而精彩,让学生在感受到合作快乐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莫让“合作”变“做作”。

推荐访问:做作 莫让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