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情境创设,构建阅读“磁场”] 情境创设

  摘要: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继续加大对情境创设的思考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让学生对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学习思考,唯此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情境;导入;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40-01
  
  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元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感情的作用。情感交结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赞可夫认为:学生的积极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相反,消极的情绪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阅读教学过程的自我建构是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读理解基础之上的。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让学生真切的感悟体验文本,培养应有的学习能力,我们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语言渲染、角色扮演等手段,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构建一个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让学生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
  一、创设情境,在激趣中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头充分利用并发掘这些因素,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例:教学《拉萨的天空》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拉萨比较陌生,于是教者在教学前在教室四周悬挂了一些反映拉萨风情的图片,并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如此较好地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距离。此时教者再揭题导入:“观赏了有关拉萨的风情的图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再如,笔者一次去外地学习,曾听过一位特级教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进行教学导入时,这位老师采用低缓的语调,运用催人泪下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得听课的老师和全体学生深受感染,让人仿佛亲身来到了十里长街之上,悲痛之情油然而生。“1976年1月8日是一个让我们永远难以忘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可亲可敬的周总理永远离开了我们。听到噩耗传来,全国人民无比悲痛。为了能够最后再看一眼总理的遗容,许多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满含热泪,汇集于长安街头为总理的灵车送行。灵车缓缓前行,人们多么希望灵车能够停下来啊,但灵车还是渐渐地远去了。人们在心底大声地哭喊着,总理啊!您别走!”实践表明,本节课教学中,由于情境的创设给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较好的情感辅垫,更便于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所学习的文本之中。
  二、创设情境,在激趣中深化理解
  实践表明,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本中“静止”的知识,教者必须着力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的外部活动。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在学习能力不断培养的过程中体验求知的乐趣。例:一位老师教学《麋鹿》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字词之后,让学生在细读课文之中,结合书本内容将书上的插图进行简要勾勒与着色。如“雄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的没有角,蹄子宽大”、“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麋鹿的相关内容。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想象、描述,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其主动探求有关麋鹿方面知识的欲望。再如,教学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教者利用媒体技术展示了一幅充满意境的“夏夜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蛙声一片”、“星星”、“雨点”等。伴着舒缓的音乐,动画FLASH刚一播放完,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同学们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者积极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个人对词句内容的理解,结合教者简洁生动的讲述,学生很快对诗词的内容有了较深的认识,很多学生居然能当堂背诵下来。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三、创设情境,在激趣中提升能力
  成功高效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有良好的开端与过程,而且要有良好的结尾。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的结尾阶段,创设诸多语文知识运用的实践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例:教学《草原》一文的第二课时,在优美的蒙古音乐中,通过课件动画,导游“小精灵”带领同学们欣赏“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一路上同学们看到了明朗的天空、矫健的雄鹰、成群的牛羊以欢快的牛羊等许多美丽的景物。此时教者暂停播放,出示问题:“不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刚才小精灵带领我们观赏内蒙古大草原的优美风光及民族风情时,小精灵可一直没有声音,谁能结合课文内容给小精灵设计一段导游词呢?”问题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阅读热情高涨。不一会儿,一篇篇精美的导游词就设计好了。教者又重新播放这段优美的“草原风光图景”,并让学生用设计好的导游词对其配音解说。此时所呈现的情境又别有一番风味了,课堂教学又一次进入了高潮。再如,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时,在观赏了大自然诸多滴水穿石的奇特景象之后,教者出示如下实践题:搜集一个可以说明“滴水穿石”道理的事例,并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在此基础上写下来交给老师批阅。如此训练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继续加大对情境创设的思考力度,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对学生主体的尊重,让学生对富有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学习思考,唯此才能更为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健.阅读教学中的“渲染”艺术[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95年12期
  [2]黄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 [D].福建师范大学; 2003年
  [3]徐君霞.激发学习兴趣 优化阅读教学[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4]邓友超.论当代解释学观照下教育情境的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1期

推荐访问:创设 磁场 情境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