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教学朴实的原点|朴实的语文课堂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什么是生态课堂?理论的阐述是复杂的。听了讲座,学习了相关理论,观摩了一些优秀的课例后,我的理解是:语文课尽可能地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儿”甚至是语文但不是重点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可谓是“删繁就简一树花”。现在,我以常熟听的《猴子种果树》一课,谈谈我的感受。
  看到这一课题,上过低年级的老师一定有这样的想法。这不过是―个童话故事。看看动画,读读演演,另外三段内容相类似,从扶到半扶半放,最后放手自学,就这点花样而已。起先我也是这么不以为然地昕这节课。可教学一开始,教师就以朴实而自然地导人让大家耳目一新。
  (首先,教师出示“哇哇、喳喳、咕咕”)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口字旁。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鸟儿的叫声。
  师:自己读一读,学学这些叫声。
  (教师通过让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对象声词有了深刻的印象)   师:你知道是谁在叫吗?   生:是乌鸦、杜鹃、喜鹊。
  (教师出示三幅图,让学生认识这三种鸟儿,再次认读乌鸦、杜鹃、喜鹊这三个词)
  师:那么,它们在说什么呢?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了三种鸟说的话。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发现。从而引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介绍什么是农谚?这几句农谚是什么意思。然后把这几个词放入句子中,指导读好句子。
  师:那猴子听了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句子:“我可等不及。”“我也等不及。”“我还是等不及。”学生通过读后比较,发现了猴子越来越等不及,没有耐心。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故事,整体感知。
  教学以词语导人,删除了以往花哨的形式,简单而又扎实。字词辨析依然是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在教学中,教者由重点词语的理解,再到重点句子的理解,再到整个故事的感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我想。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课文文质兼美,特别是他们的言语更具鉴赏性。教师有意识地将课文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体会词语的不同,句式上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效果。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不再仅仅是被童话故事本身所吸引,而是被课文的语言所吸引,而且更牢固更准确地掌握了重点字词、重点句子。
  朴素是一种大美,真实是一种境界。现如今,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越上越漂亮,也越上越热闹。经过包装和缀饰的它远离文本,渐渐地失去语文课固有的本昧。我想生态课堂应该展示的是真实、原生态的语文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咀嚼语言文字,从而回到语文教学朴实的原点。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形成现代社会人必须具备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共同追求。

推荐访问:原点 朴实 语文教学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