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义修辞格_英语移就修辞格的语义分析及其英汉翻译研究

  摘 要: 移就修辞格由转移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形容词是最常见的转移修饰语。该辞格表面上看似乎有违常规,但能产生生动简洁、言简义丰的表达效果。本文探讨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主要特征、语义结构类型及其汉译策略。
  关键词: 英语移就修辞格 语义分析 英汉翻译
  
  1.引言
  移就,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格。例如杜荀鹤诗《送人游吴》“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中的“未眠月”即为移就。英文中亦有sleepless night的说法。在有关移就的汉语文献中,一般用“甲”、“乙”来表示两个印象或两个事物。例如,“遇有甲乙两个印象连在一起时,作者就把原属甲印象的性状移属于乙印象的,名叫移就辞”(陈望道,2009:94)。又如,“甲乙两项相关联,就把原属于形容甲事物的修饰语移属于乙事物”(《辞海》)。也有人称之为“转借”。而英语中称之为transferred epithet或hypallage。根据A Handbook to Literature,“transferred epithet”被定义为“an adjective used to limit grammatically a noun which it does not logically modify,though the relation is so close that the meaning is left clear”(移就指的是把一个用来描述甲事物的形容词移来描述乙事物。当然,甲乙两事物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
  从形态构成上看,移就修辞格中的修饰语大体可分为三类:形容词性修饰语+名词,名词+名词和名词+短语。本文探讨的主要为形容词性修饰语及其英汉翻译问题。
  2.移就修辞格的语义结构类型
  英语移就修辞格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与被修饰的中心名词的关系比较复杂。就二者之间的内在语义关系方面而言,主要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让步关系及修饰关系。
  2.1因果关系
  英语移就修辞格中的修饰语与中心名词的因果关系通常存在两种形式,即前因后果和前果后因。例如:
  (1)Two of the largest and most powerful nations of the world have since 1950 lived in isolated ignorance of one another and mutual fear and hate.
  世界上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自1950年以来由于相互隔离而彼此毫无了解,处于相互恐惧和敌视之中。
  (2)People listened with open-mouthed astonishment while the shocking news sank in.
  但当这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时,人们听后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第一个例句中的“isolated ignorance”为前因后果的关系,即“由于相互隔离而彼此毫无了解”;而第二个例句中的“open-mouthed astonishment”则相反,为前果后因的关系,意为“由于惊讶而张大嘴巴”。
  2.2并列关系
  英语移就修辞格中的修饰语与中心名词之间也可能是平行关系,语义上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例如:
  (3)She sat there with embarrassed delight.
  她坐在那里,既尴尬,又高兴。
  (4)Franklin Roosevelt listened with bright-eyed,smiling attention.
  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带微笑,目光炯炯,聚精会神地听着。
  例(3)句中的“embarrassed”与“delight”,例(4)句中的“smiling”与“attention”均为并列关系,可分别译为“既尴尬,又高兴”,“面带微笑,聚精会神”。这种移就格常常用来描述某人在某刻所具有的两种并存的心理状态,这种客观的描述能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2.3让步关系
  英语移就修辞格中的修饰语与中心名词之间也可能是让步关系。例如:
  (5)And 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我对他讲的话,虽然逆耳,却是忠言。
  (6)Indeed they seemed to know or to wish to know,as little about that as the earth itself which,beautiful there at any time,seemed that afternoon to wear an extreme and pathetic beauty.
  实际上,他们似乎对于那件事(战争)的了解不多,或者说,不愿多作了解。就像这绚丽的世界,在那天下午,虽然美丽,却让人徒增感伤而已。
  (7)The anguished dignity she brought to that part made it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her career.
  那个尽管痛苦却不失尊严的角色是她演艺生涯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个。
  例(5)句中的“brutal”与“frankness”,例(6)句中的“pathetic”与“beauty”,例(7)句中的“anguished”与“dignity”均为让步关系,可以分别翻译为“虽然逆耳,却是忠言”,“虽然美丽,却让人徒增感伤而已”,“尽管痛苦却不失尊严”。
  2.4修饰关系
  英语移就修辞格中的修饰语与中心名词之间最多见的关系应该是一种较为单纯的修饰关系,而非上文所提到的几种逻辑关系,例如gray peace,an angry face,happy days等。具体请看如下几例:
  (8)“I may do better than that,”I said with a mysterious wink.
  “或许我能做的不止是那样。”我神秘地眨眨眼睛说。
  (9)In this admirable fable the ant spent a laborious summer.
  在这个美妙的寓言中,蚂蚁整个夏天都在忙忙碌碌。
  (10)The soldiers swarmed into a laughing,cheering ring around the two men.
  水兵们笑着,欢呼着,在这两个大人物周围挤成一圈。
  在这三例中,“mysterious”与“wink”,“laborious”与“summer”,“laughing”、“cheering”与“ring”之间似乎就不存在某一种典型的语义关系,而只能归结为单纯的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在英文中,这一类的移就修辞格最为常见。
  3.移就修辞格的翻译之道
  移就,作为一种超常规搭配,能够启发人们的联想,由此及彼,彼此交融,互相映衬,渲染气氛,加深意境(胡曙中,1997:364)。简单说,移就修辞格能够创造出生动形象、言简义丰、情景交融的表达形式,读者往往能够感受到其“意在言外”的语言效果。然而,译者要想准确、生动地传达出原文的这种效果,却非易事。奈达(Nida)与泰伯(Taber)将翻译定义为“从语义到文体,用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在接受语言中再现源语信息”(1969/1982:12)。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首先充分、准确地理解原文中的移就修辞手法,然后运用目的语中合适的语言手段来传达原文(包括语义和风格等方面的信息)。可以预见,移就这一复杂的语言表达形式,成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移就的英汉翻译就显得非常必要。
  3.1对应法
  不可否认,英语与汉语虽然分属不同的语系,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不同语言使用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基础。正如本文引言中的例子,汉语中有“未眠月”,英文中则有sleepless night。这就意味着,在英语移就格的汉译过程中,有可能采用直接对应的策略。当然,这样做不能违背一个前提,那就是,目的语与源语在语义和功能上能够形成对等,既保持原文的简洁生动,又不会对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例如:
  (11)The indefatigable bell now sounded for the fourth time.
  那不知疲倦的钟声现在敲第四遍了。
  (12)I was surprised to find him living in such drab and cheerless surroundings.
  我意外地发现他住在如此单调而阴郁的环境中。
  例(11)中indefatigable bell译为“不知疲倦的钟声”,例(12)中“drab and cheerless surroundings”译为“单调而阴郁的环境”,均采用了直接对应的翻译策略,也都实现了语义和功能上的对等。
  3.2复原法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特点是修饰语处于一个非常规的位置,是一种超常搭配。因而,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超常搭配就很难直接移植到汉语中,因为汉语中不存在完全对应的表达。这时,译者可以考虑采用复原法,即把修饰语置于逻辑中心词的前面,把游离的修饰语复原到深层结构中的本来位置上去。例如:
  (13)Her hair was carelessly done,inquisitive wisps stooped often over her forehead to peep at the dark wonder of her eyes.
  她的头发只是随便地梳了一下,几绺儿常搭在额上的头发就像打探的人儿,窥视着她充满好奇的黑眼睛。
  (14)I enjoy the clean voluptuousness of the warm breeze on my skin and the cool support of the water.(V.Sackville-West,No Signposts in the Sea)
  我喜爱那清新的暖风的吹拂在我的皮肤上使我陶然欲醉的快感,也喜爱那凉爽的流水把我的身体托浮在水面的惬意。
  例(13)中的“dark”的逻辑中心语为“eyes”,例(14)中的“clean”和“cool”的逻辑中心语分别为“breeze”和“water”。在汉语译文中,这三个修饰语都回到了其在深层结构中的本来位置上,读者能够迅速、准确地抓住原文的意义。
  3.3拆分法
  在某些情况下,形容词修饰语的逻辑修饰对象不是句中的某个成分,而是整个句子所表述的意义本身。这时,修饰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副词。另外一种情况是,修饰语所表达的意义与所修饰的中心词存在并列关系,语义上是平行的。针对这两种情况,译者可采用拆分法,即把修饰语和中心词分开,将修饰语移至句中适当的位置。例如:
  (14)They(African elephants and Indian elephants)represent a pitiful remnant of a group that once included some 30 kinds of animals large enough to make the ground tremble beneath their step.(《英语世界》,1997,(2):33)
  (长鼻目动物)曾有约三十种不同的象。这些象身躯非常庞大,它们行走时使得足下的大地震动。令人遗憾的是,只有非洲象和印度象存活了下来。
  该例中的“a pitiful remnant”,有人采取对应法译为“令人遗憾的存留”。笔者认为不妥。原因是二者的色彩意义相互抵触。“令人遗憾”一般与贬义词语搭配,如“失败”、“缺乏”等。而“存留”则不具贬义色彩,某些时候甚至为褒义。故而,原文中的修辞手法不宜直接嫁接到译文中。把pitiful remnant拆分为两部分,把pitiful置于句首,译为“令人遗憾的是,只有非洲象和印度象存活了下来”,似乎更为简洁易懂一些。
  (15)They prolonged the clasp fir the photographer,exchanging smiling words.
  他们互相问候着,微笑着,长时间地握着手,给摄影师留下足够的时间。
  该例的移就辞格部分其实蕴含两层意义:They were smiling;they were changing words.smiling与words之间并不存在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译者基于这种理解就不难作出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将并列关系在汉语译文中体现出来,可译为“问候着,微笑着”或“微笑着互致问候”。
  3.4重构法
  有时,英语移就修辞若原封不动地移植到汉语中,不但不能产生简洁生动的表达效果,反而违背逻辑常理,很难被译语读者接受。这时,译者可以将原文中偏正结构的移就辞格重新组织,构成新的主谓结构。这样,译文就会符合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读者也更容易理解接受。例如:
  (16)After an unthinking moment,she put the pen into her mouth.
  想了一会儿,她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便将笔咬在嘴里。
  (17)An expensive failure can be made into an asset if you’ve learned from it,but Monsanto still has some learning to do.
  失败的代价虽然昂贵,然而只要你能从中吸取教训,它也能化为一笔财富。不过,曼山托公司仍然需要总结教训。
  例(16)、(17)中的移就辞格原属偏正结构,若采用对应法,译文生涩难懂。现采用主谓结构来进行翻译,分别译为“想了一会儿,她还是没有什么头绪”,“失败的代价虽然昂贵”,就更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也显得自然。值得一提的是,采用重构法,常常需要同时运用增补译法,例如例(17),就是将原文的主句扩充为具有让步关系的复合句。
  3.5状语法
  移就修辞格中的形容词性修饰语,往往在深层结构中表达一种动作的方式。此时,译者宜将原文中作定语的修饰语译为相应的状语,描述原文中的动作或行为。例如:
  (18)“I may do better than that,”I said with a mysterious wink.
  “或许我能做的不止是那样。”我神秘地眨眨眼睛说。
  (19)At last he whispered a hurried good-bye to his host and darted towards the door.
  最后,他匆匆向主人轻轻道别,急步走向门口。
  (20)Sometimes they threw(him)bits of food,and got scant thanks;sometimes a mischievous pebble,and a shower of stones and abuses.
  有时人们朝他任扔去零碎食物,却很少听到感谢;有时,人们恶作剧似地扔去块鹅卵石,得到的回报是暴风雨般的石头和谩骂。
  (21)Instantly from the dark holes all round,there was a frenzied rush of Jews.
  刹那间,一大群犹太人从四面八方的黑洞里发疯似的冲了出来。
  以上四例中,移就辞格中的修饰语均译为主要动作的伴随状语,生动地体现出原文的深层意义。
  4.结语
  移就修辞格是一种异常的语言现象,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一种打破常规的用法。从语言搭配上看,似乎有悖逻辑,不合规范,但从深层结构上看并不荒谬。译者在处理英语移就修辞格时,也要打破常规,在准确、充分地理解原文信息的基础上,采用符合语境、符合译语表达习惯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创造出生动形象、言简义丰的表达形式,尽力实现原文和译文在语义和功能上的对等。
  
  参考文献:
  [1]Holman,C.Hugh.A Handbook to Literature[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9.
  [2]Nida,Eugene A.& 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E.J.Brill,1969/1982.
  [3]陈望道.辞海――语言文字分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8.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5]胡曙中.英汉修辞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6]汪火焰.英语移就修辞格及其翻译浅析[J].中国翻译,2000,(6):30-34.
  [7]汪立荣.概念整合理论对移就的阐释[J].现代外语,2005,(3):239-248.
  [8]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0]张小兰.英语语义中的移就赏析[J].作家杂志,2007,(11):159.

推荐访问:修辞格 语义 英语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