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与学两方面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摘 要: 教与学不只是一种从上到下的知识输送,而是不断循环更新的造血过程。在从中学时代的以教为中心到大学里的以学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出现了教与学分道扬镳的现象,想教的而无人学,想学的而无人教。文章通过对教与学两方“堕落”的心理分析,从而探索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与学 改革策略
  
  一、现象分析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加之高考制度的改革和高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踏入了大学校门。然而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一是想教的而无人学,二是想学的而无人教,也就是大学校园里广为人知的现象――“老师对着天花板念经,学生拿着手机发微博”。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211”、“985”等高校都普遍存在学生“堕落”现象:整天无所事事,或沉迷于网络、或沉迷于小说,要么忙着谈恋爱、要么忙着去找兼职,等等。总之,学生自进入大学校园之日起也许由于失落、迷茫,把课堂当作“自由市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根本就没好好地坐下来听老师讲过课。
  二、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患“堕落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外,还与教方、学方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心理倾向有密切关系。
  (一)教(授)方面
  1.高等院校也爱美。
  近几年我国教育事业在人们的呼声和政府的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为此,政府和学校等多方筹资,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扩建校园,美化校园,高薪聘请知名教授,等等。硬件到位了,但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和能力没有到位。这种功利化的“爱美”教育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社会财富的错误配置,而且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造成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种种怀疑,严重背离了我国素质教育德智体全面的教育方针,使我国教育失去了发展的后劲。
  是什么激发了我国高等院校的“爱美”心理呢?自从我国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一批又一批院校相继成立,正所谓多则必滥,高考是全国统一考试的,每位学生均有选择每间高校的机会,这样一来,同一级别的高校便会费尽心思来“包装”自己,吸引学生的眼球。一旦学生进入大学后,某些院校的真面孔就暴露无遗,只管宽进不管严出,在学业上要求过低,四年后无论学业如何,学位照颁,文凭照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些高校能不把心思都花在打扮上吗?
  2.大学如此幽静,教师“宜念经,莫授课”。
  下面是某学生和某高校教师的真实语录:
  学生:老师讲课就像“念经”,不想听也听不进……我们从来不怕挂科,因为考试前都会有“样卷”,考试就是将“样卷”“复制”到答题卡上。
  教师:不是不想上好课,可一眼看去一大片学生都“埋头苦干”,学生爱来就来,爱走就走,很无奈也无能为力,记一个旷课的名字,他们也不在乎……
  从上面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原本“教”方想教,“学”方想学的两块南北磁铁为什么到最后碰到一起时却相互排斥。教师是教与学的一方,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有调查表明,67.4%的大学生对现实大学教学方式已经感到麻木,尤其对高校教师感到“失望”。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当前高校教师存在的这种“你不想听我也就不想讲”的“堕落”思想使得大学生成为“逃课一族”。
  (二)学(受)方面。
  1.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打工论”“关系论”等说法的盛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认识偏差,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劲头,而且让一些学生自艾自叹,甚至对未来充满畏惧感,造成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矛盾心理。
  2.受学校课堂教学影响。
  大学生“堕落”与学校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少了老师在黑板上慢慢讲解,原本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听不懂而变得像“天书”。加之高校教学课堂大,提问少,讲者无味,听者无奈,学习也就“无所谓”了。导致某些大学生踏入社会后,无论在工作能力上还是心理上都无所适从。
  (三)大社会的心理矛盾。
  1.高校思想认识滞后。
  根据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等教育要在2020年实现在学总规模333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达40.0%左右。如此庞大的知识队伍涌入市场出现了鱼目混珠和竞争过激的现象,加之高校开设的专业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由此似乎产生了一个问题:高等教育应该面向学术还是市场?
  2.家庭由刚转柔。
  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不仅仅是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成真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独立了”,因此家长想管也管不了,听之任之,便成了最佳的锻炼独立的方法。缺少家长、教师和考试压力的学生并非想象中的“自力更生”,而更多的是“随波逐流”。目前一些大学生种种能力的倒退,撇去人的本性来说,终究是无拘无束的大学和家庭“放肆”所致。
  在这种大社会背景下,无论是市场的主动势力,还是院校“中介人”,抑或是被动的学生群体,三方的心理都出现了偏差,如何让社会和谐发展?调节好这三方的利益关系这一课题不容忽视。
  三、改革策略
  未来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关键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教育在振兴中华伟大事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原有教育模式的弊端和缺陷也日益暴露,甚至成为一道阻碍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关卡。
  通过对教与学两方的心理分析,我总结了下面几点有关高改施行的有效途径,供关心教改的有识之士讨论完善。
  (一)加快从中学时代的口号式素质教育转到大学实际性素质教育。
  加快实行切实的素质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腾飞。为此,“教”方需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提高教师入职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是联系的,问题是相关的,而学校的课程是独立的,这就造成了对教师专业化的错误认识。教师具备较高的综合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引导、深化学生的提问,才能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其二,唤醒教师对学生真善美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现成的文化知识,而是把人的创造潜能诱导出来,将沉睡中的种子“唤醒”。由于“学”与“教”存在心理上相互抵触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能够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和恰当的指导,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呼唤学生内心的真善美。然而有些高校为了迎合社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忽视甚至不开思想道德课,这种做法无疑与我国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应该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反思。
  其三,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新制度。在对教师年度考核时要逐渐降低对学生考试分数的指标,加大对教师与学生相处融洽度的评价。学校是向社会输送“产品”的工厂,“产品”质量最终还得“消费者”说了算。目前有些中学里的教师凭着特、高级教师称号,大学里的教师凭着院士,教授、副教授的职称“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而高高在上。食品没有免检,教师同样也不例外。
  (二)改变传统教学,寻求多途径创新教学。
  1.从In door到Out door。
  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无定法”“学无定律”的,应该逐渐让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走出教室,从In door到Out door,运用“亲近型”的模式教学。所谓“亲近型”就是要根椐不同学科的特点,想尽一切合理的办法使学生“亲临其境”,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上课为“享”课,变“纸上谈兵”为“实地作战”。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有资源设备支持以外,还应当提高教师对“亲近型”教学的认识和重视,无论是技术型教学还是人文学科的教学,大量事例表明,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亲近型”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学得快、学得牢、学得全,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斯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而“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就是我们创新教学所提倡的。曾有报道对比中美教育,发现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全懂了”,美国则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激发得“有问题”了,从而专心搞科研。
  由此可见,中国教育,尤其高等教育要加强“问题意识”的教育,要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解放他们的双眼,使他们视野开阔;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自由驰骋自己的想象力”,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促使大学生对这个社会作出更多的思考。
  3.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学当下“活儿”。
  当前高校存在一种现象,学生教材五年、十年一个样。高校教学改革首先要对课程作出与时俱进的更改,要彻底摒弃“教案”主义,不能“一本教材、一本经念到底”。对大学里的公共课、专业课等作出合理的增删,使其更加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减轻他们对将来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担忧,因而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必经之举。
  (三)对“学”方淘汰制管理,严格把关。
  高校教育管理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游大学、拿文凭”的局面,改变“中学时代追求一百分,到了大学只要六十分”的心理,严格把好毕业关,对于那些“混大学”的学生,应毫不客气地实行淘汰制。
  另外,在思想上要对大学生提出理想和信念的要求,改变大学生以往视大学为人生理想的终点站的观念。实例证明,社会上的多数成功人士在其大学时代都抱有强烈的理想动机、远大的抱负。因此,让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学风,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2]朱治华.教师教育标准正酝酿出台多数老师或不合格.法制晚报,2010-6-27.
  [3]杨东平.他们为什么从大学逃走.中国青年报,2002-3-13.

推荐访问:教育改革 两方面 教与学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