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三临界生的成功心理_高三临界生什么意思

  摘 要: 高三临界生的提升和转化对于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十分重要。它既直接到关系学生的前途,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教学加工水平,而对临界生成功心理的培养是转化临界生的重要前提。本文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付诸教学实践,从分析临界生的复杂心理入手,结合临界生的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特长优点等具体实际,依据素质教育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要求,在给予临界生“鼓励与期望,多予成功的机会,及时表扬与评价”这前后紧密联系的三方面,对如何培养临界生的成功心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三临界生 复杂心理 成功心理
  
  每一所普通高中都有临界生。临界生是指具备一定素质在高考中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一所普通高中能否抓好临界生的提升与转化工作,使更多的临界生能跨进大学之门,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又是评价该校教学加工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农村高中,近几年学生在广东省政治高考中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付诸教学实践,结合几个具体案例,主要从如何培养高三临界生的成功心理的角度谈怎样抓好临界生的提升与转化工作。
  一、分析临界生的复杂心理
  一般来说,高三伊始,临界生就经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在高一高二年级他们的成绩不够稳定和不够突出,所以要经常在“不能出头”的阴影中受到压抑。不少临界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失败,形成了消极与失败的心态,因而如果他们还得到及时充分的关注,就很可能完全丧失学习的自信心与健康积极的原动力。尽管造成他们学习不能出头的原因各不相同,而且成功心理并非从一开始就被扭曲,但随着“不能出头”次数的增加与对失败体验的加深,学习的自我评价、自我意识、自我概念等变得越来越模糊,进而自信心动摇。
  随着高三学习的不断深入和高考的临近,一些临界生也曾试图再做努力,但迎接他们的可能是再一次的不够理想。临界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相对低下只是一种表象,即他们的内在潜能是应该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被挖掘出来的。但当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长期受到打击,一些影响学习的消极心理的不断沉淀,则可能对学习的提升与转化产生更大的消极影响。这种失败心理的产生与存在,与教师、家长对该类学生的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以上临界生的复杂心理的形成与影响(后果)用一个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不能出头”→产生消极心态→自信心受挫→更加消极与自卑→失败
  二、如何培养临界生的成功心理
  要缩小临界生的现状与教师、家长对临界生的期望值之间的差距,使更多的临界生能考进大学,我认为一定要做好临界生的成功心理的培养工作,做到“攻心为上”。这种攻心为上的心理辅导方法是:
  鼓励与期望→多予成功的机会→及时表扬与评价
  我适当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作分析:
  (一)鼓励与期望
  一般说来,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与斗志,发现自我价值与能力,从而勤奋学习,提高成绩。我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对高三临界生的鼓励方式应因人而异,具体分析,不可“一刀切”。
  1.“你能行”式的鼓励方式。
  “你能行”式的鼓励方式的对象是那些领悟能力较强、上进心较强的临界生。该类临界生智力一般,但上进心较强,而且他们有着强烈的考上大学的欲望,但由于经历较多的失败,致使他们的自信心逐渐丧失。“你能行”会重新燃起他们成功的信念,激发其奋发向上的斗志。该类临界生一般在学习方法上存在某些问题,学习效率不太高,因此教师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更快地增强自信心。
  2.“鼓励+目标+引导”式的鼓励方式。
  这种鼓励方式的对象是那些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情感依赖型的临界生。该类临界生大多智商较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但学习主动性比较欠缺,目标不够明确,上大学的欲望不够强烈,也经受不了考试失败的打击。对于此类临界生,我建议使用鼓励加期望的方式,基本操作方法是:在告诉学生“你能行”的同时,教师要给该类学生一个比较具体的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白自我奋斗目标与努力方向,并朝着该目标去努力。同时又由于该类临界生对情感的依赖性较强,心理易受挫,情绪波动较大,因而老师应给予他们较多的学习与心理上的照顾,进行多方面的指导,尤其是高考信息咨询和考前心理辅导等。
  (二)多予成功的机会
  自我价值与能力往往通过相应的成功(绩)来体现,学习也不例外。我认为,在高三阶段,可以通过以下三种基本方式去多多给予临界生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其成功的信心。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即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大纲(尤其是考纲)的要求,专门针对临界生的临界学科设计一些难度适中、有一定启发性的课堂提问,临界生通过一定的思考一般能较好地组织答案。比如政治学科的课堂提问应多结合时政热点等背景材料来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积极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临界生没能达到预期目标,教师便应及时启发、诱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这种做法让临界生既能切实感受到自己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又能切实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细微关怀,使他们心存感激,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与动力。政治课堂的实践证明这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因为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高。
  2.科学设计训练题与测试题。
  对于临界生的临界学科,教师在作业布置和试题设计方面要给予一定照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做到既不影响优生,又带动临界生,让临界生“有兴趣去做”、“会做”。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要依教学内容的易、中、难按一定的比例设计练习题和试题。针对临界生的临界学科,建议在高三第一学期的训练与测试要以基础题为主。比如针对政治学科的临界生就可以多做选择题和简单题,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同时做少量的中等题,但绝对不要进行难题的训练和测试。强调基础题的训练与测试不仅有利于巩固基础,更重要的是由于题目较浅,较少思维障碍,因此它能激发临界生的解题兴趣,增强解题信心,从而逐步提高其总体学习兴趣与能力。
  当临界生的能力与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后,在高三第二学期前一阶段,可以在继续重视基础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中等题的比例,例如政治学科的选择题、材料论述题要针对临界生强化训练,让临界生在已有基础上知难而进,逐步向高考的目标靠拢和过渡。在这一阶段,临界生的提升和转化是比较明显的,由于他们的基础已经基本得以巩固,其思维能力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较快的提高。
  在高三的后一阶段,由于临界生已经基本接近优生的水平,训练与考试则完全可以按高考的题型与要求去设计,即以中等题为主,适当安排少量的难题,比如针对政治学科可以结合热点专题针对临界生继续加大不定项选和材料分析题的训练和检验,让临界生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和信心比较充足的前提下增强挑战意识,完全进入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的状态。临界生在以上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自我成功感的获得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循序渐进,不断进步,最终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实现了转化的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依据临界生临界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认真的选题。如果不在选题方面下功夫,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训练和测试缺乏针对性,而是对资料实行“拿来主义”、照抄照搬、“题海战术”,则会极大地影响临界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对于临界生的辅导与培养效果自然是事倍功半。
  3.利用班会课或其他活动去发掘临界生的特长与才华。
  一是要用好班会课。在高三应避免班会课被各学科瓜分的“短视”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应尽量避免单纯由班主任大讲高考重要性大道理的纯说教式的班会主题。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利用班会课组织小型辩论赛、时事政治演讲、学习经验或方法介绍,或者让上一届成功大学生介绍大学生活等生动活泼的班会活动,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通过活动发现一些临界生在表达、辩论、演讲等方面的才华和特长。尤其是上届师兄师姐们的现身说法更能激发他们对大学的憧憬。
  二是要保证和利用好有限的活动时间。高三课程紧,休息时间较少,教师应保证学生必要的课外活动时间,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要保证下午放学后一小时的活动时间,这样既可以做到劳逸结合,又可以通过开展小型的体育活动(如打球、下棋等)发现某些临界生的特长。教师要适当地多鼓励和安排临界生参与,给予他们铺就充分施展特长与才华的舞台和表现的机会。这种看似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能缓解临界生的消极与自卑心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自信,并且完全可能使得他们带着成功的喜悦与成就感去重新开拓学习天地,进入新的学习境界,从中找回自我,找到自信,收获六月的成功果实。
  (三)及时表扬与评价
  及时的表扬与评价对培养临界生的成功意识,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十分重要。我前面所描述的几个案例都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临界生由于很少成功的经历和机会,所以他们大多有长期受压抑的受挫心理。当临界生在老师的指导与关心之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时,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老师与其他同学的肯定,从而使自己的心理缺憾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继而激发他们成功的强烈欲望与自信。但这一种自信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与经历,因而可能伴随过分激动、焦躁不安、自恋或狂妄等不良心理现象。教师要掌握临界生这一特殊心理,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学习评价。
  教师对临界生的表扬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继续力争上游的决心与信心,使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越燃越亮,学习的动力也越来越足,考上大学的希望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教师对临界生的成绩和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与评价也是十分必要的,使临界生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尤其是“跛脚”科目和答题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保持积极平和的心态与清醒的头脑,做到扬长避短。
  以上三方面的措施是前后相继、紧密联系的整体。其中鼓励与期望是培养临界生成功心理的基础和重要前提,它贯穿整个工作的始终;多予临界生成功的机会则是整个培养工作的灵魂,是使临界生发现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从而获得自信和奋发向上的关键;当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或进步时,教师的表扬与评价则起到了“及时雨”的效果,使临界生的心理得到了及时、充分的滋润,获得了力争上游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临界生成功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第一,未雨绸缪,早开始。建议高三伊始初步确定对象,以后根据转化情况逐步修订;第二,区别对待,忌“大同”。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临界生的具体实际有所区别去对待,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和效率;第三,务必落实,忌形式。要落实辅导对象,落实辅导老师,落实辅导重点,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滋生的形式主义,真正取得培养、转化工作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庆茂等.成功教育研究[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5.
  [2]陈洪,吴运友.中学生心理保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
  [3]贺淑曼,蔺桂瑞.健康心理与人才发展[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6.

推荐访问:临界 培养 心理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