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宿》:寻找“自我”之旅]寻找归宿

  摘 要: 《归宿》是澳大利亚当代小说家伦道夫・斯托的第三部小说,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创造性使他成为一个早熟的作家。本文借助20 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论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寻找自我之旅。通过分析小说中主人公在旅程中逐步撕破“人格面具”,展示内心;走出“阴影”,净化灵魂;最后找到“自我”的过程,探索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 《归宿》 伦道夫・斯托 人格面具 阴影 自我
  
  伦道夫・斯托是一名享有盛誉的当代澳大利亚作家。他刚满22岁(1957)就完成了其第三部小说《归宿》(To the Islands,1958)的撰写,并于次年正式出版。该部作品一经问世,立即引起了澳大利亚文学界的注目,荣获以澳大利亚著名文学家迈尔斯・富兰克林奖命名的文学奖和澳大利亚文学学会金奖,从而奠定了他在澳洲文坛的地位。许多评议家认为斯托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德里克・怀特一脉相承。和怀特一样,斯托也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生命的意义。
  《归宿》的背景是作者所熟悉的澳大利亚西北部荒凉山区。主人公赫里奥特是一位白人传教士,他掌管一所专门以土著人为对象的教区并已服务30多年。这位为上帝服务了一辈子的老教士,却在年近七旬的暮年对自己的信仰产生动摇。孤独和厌倦充斥着他的内心,就在他无奈打算离职之际,一名土著黑人雷克斯的出现加剧了他内心的沮丧和痛苦。他指责雷克斯杀害了他的教女,带坏了他的教子,并且不服从他的“精心”管教,所以坚持将之逐出教区,但遭到了雷克斯的拒绝。在他们的一次冲突中,赫里奥特由于被激怒而用石块击中了对方。赫里奥特以为雷克斯已死,便弃教区骑着一匹老马向着土著人意味“死亡”的小岛而去,开始了寻找迷失自我的艰难历程。一路上,在有着一种“恬静的尊严”的黑人教民贾斯廷的保护下,他不断地进行反省,忍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和洗礼,最终灵魂得到了净化,并找到了真实的“自我”。笔者从荣格心理学的角度,用原型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为《归宿》中主人公的分析另辟蹊径。
  
  一、荣格原型中的“人格面具”和“阴影”对主人公的影响
  
  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心灵代表了整个人格,人格作为一个整体被称之为精神。精神由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这几种相互区别而又彼此作用的层次组成。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可以解释为一种对世界的某些方面作出反应的先天倾向。“原型论”是荣格心理学的中心议题,他提出在每个人的人格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型共有四种:人格面具(persona)、阿尼玛和阿尼玛斯(anima and animus)、阴影(shadow)、自身(self)。
  小说中主人公赫里奥特的社会角色是土著教区负责人,于是他所展现的“自我”形象是一个慈善家。一方面社会赋予了他这样一个角色,他必须要按照别人对他的要求来塑造自我,另一方面这种形象也是他的理想“自我”。荣格认为人格面具是由于人类必须在社会中扮演某种角色而发展起来的,是呈现在他人面前的那部分精神,在公众中展示的形象。“人格面具”的原型是一个扮演者,他往往按照别人的希望来扮演角色。它与人的本来面目相对立,其目的是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会的承认。赫里奥特所展现的个性特征正是他的人格面具,而非他真实的自我,即自性。尽管多年来他一直以传教工作为己任,视掌管的教区为生命,但在人格面具光环的笼罩下,仍把自我等同于人格面具。他把自己看成是上帝的使者和代言人,誓言要把“先进”的欧洲文明传播到野蛮的土著地区,种族和文明的优越感由然而生。连他自己都被这种假定的“自我”所迷惑,始终戴着人格面具来生活。在他的眼里,自己是万能的,并为自己的成就和作为而骄傲。尽管他以一个“救世主”的光辉形象而自居,但周围的人对他已有满腔的怨气,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不仅他的土著教民,连他的一些白人同胞也指责他的专横、自私、冷漠、粗暴,这些正是隐藏在他人格面具背后的阴影。根据荣格的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理论,人们为了使自己尽可能完美,会把那些自己认为不太漂亮的方面隐藏起来。但在很多时候,这种隐藏是如此地成功,以致于骗过了自己。那些被精心隐藏起来的方面,就是所谓的“阴影”。因此赫里奥特的大半生就戴着人格面具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中。
  
  二、主人摆脱“人格面具”和“阴影”寻找真正的自我
  
  如果说一直以来赫里奥特还可以维持其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平衡,那么就在他的垂暮之年日渐逼近,必须面临即将到来的离职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原来一无所有。以前的自信、成就感顿时消失怠尽。他发现自己一旦离开教区将无家可归,不知道何去何从。为了自己的传教事业,他失去了妻子、养女,甚至连唯一的教子也不听从他的管教,因此他开始怀疑一切,抱怨一切,甚至憎恨一切。他的信仰也开始动摇,包括一直以来信奉的上帝。至此,他的自我形象开始慢慢模糊,他已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所依赖和坚信的“自我”并非真实可靠,从而导致了他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危机。这就意味着他不能再靠以前的人格面具来生活,也不能再继续维持心灵结构中人格面具和阴影的平衡。于是他开始异常自恨、焦虑、恼怒起来,这些便促进了他与雷克斯在暴风雨中的冲突。在他击中雷克思之后,便带着负罪感踏上了寻找自我的旅程。
  在忠实的土著教民贾斯廷的陪伴下,一路上风餐露宿,赫里奥特艰难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这对一个古稀老人都是严峻的考验和磨难。由于受到了贾斯廷的虔诚无私的爱的感动,又经过大自然的彻底洗礼,他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检讨,并得到了许多感悟。旅途中他还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在贫穷和痛苦线上挣扎的土著人,丛林冒险者,有和他一样落慌而逃的流浪犯,还有在遗弃教区中苟延残喘的白人。通过和这些人的接触,使他内心经历了本质的改变。他学会真正地关心别人、理解别人,并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探索真实的自我。他终于认识到长期以来被自己所掩蔽的种种虚伪、傲慢、专制等人格阴影。此时他断然撕破自己的人格面具,丢弃了伪装的社会角色,否定了以前的自我形象,最终到达了自我放逐的目的地――一个象征死亡的小岛。在这里他回归了内心的平静,心中以爱代替了恨,以谦卑代替了自大,并进入到人格的最高境界――自性,即真实的自我。
  
  三、结语
  
  《归宿》中赫里奥特从迷失到自我发现的历程也是一次他和自己精神结构中“人格面具”和“阴影”原型抗争的过程。如果说荣格为探索人类内部的未知世界作出巨大的理论贡献,那么斯托则为探索人类内部世界的理论作出了具体实际的阐释。赫里奥特的心灵之旅正是一个现代版的奥德塞,他勇敢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澳大利亚人和每一个平凡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Stow,Randolph.To the Islands[M].Australia:Pan books Pty Ltd,1983.
  [2]伦道夫・斯托著.黄源深,曲卫国译.归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3]荣格著.冯川编.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之旅 归宿 自我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