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四年级想象作文400字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从积累表象,夯实想象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想象兴趣;加强实践锻炼,发展想象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想象能力
  
  前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中注重想象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积累表象,夯实想象基础
  
  表象是再现于头脑中被感知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它不仅是想象的现实依据,还是决定想象丰富性的重要条件。想象是将头脑中贮存的表象进行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的表象越多,它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需要大量、丰富的表象积累,才能创造出新形象。积累表象的方法有:(一)开设固定的阅读课,指导学生多读,让学生采用卡片摘记法和剪报法收集作文资料,积累丰厚的表象。(二)表象默记法。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或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录下来。(三)绘画照相法。将自己看到的最有特色的情景、人物用笔将其特征勾画出来,或拍摄下来,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为以后读书和作文用。
  
  2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想象兴趣
  
  2.1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现代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借助声、光、电的神奇配合,以其丰富多彩的信息刺激,为学生想象思维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色彩、线条、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声音具有表情功能,美的画面配上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往往能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想象。
  例1:《听潮》是一篇写景抒情,意蕴深远的美文。不少学生因没看到过真正的大海,难以体会其中的意境,特别是对文中那富于变化的海潮的三个阶段,理解就更困难了。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与之生活相关的表象积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了预想效果。落潮、潮起、高潮三个阶段的动态画面,配以不同的音乐背景、海涛声响,生动形象地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创设情境氛围,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进而领略了大海的温柔美和雄壮美,得到了美的享受。
  例2:教《桂林山水》一文,为了让那些没有到过南方的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到南方的风光,教学中运用图画再现、板书展示、音乐烘托、假想旅行、放映录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了根据教材内容所创设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表象。通过放映录像理解文中描写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唤起了学生积累在头脑中的有关表象,并重新组合构想了一幅“桂林山水美如画”的生动画面,进而领略了祖国山河的美,体味了作者热爱祖国之情。
  2.2角色扮演,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指导学生对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皇帝的新装》塑造了一位愚蠢可笑的皇帝形象,我在教授本文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带上道具上台表演皇帝试新装的情节,这一环节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皇帝在镜子面前会有怎样的表现呢?”学生透过字面大胆想象,进行表演体会。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整整皇冠,摸摸衣角的细节;有的学生表演出皇帝疑惑却故作镇定的虚伪表情,把文中的潜台词通过想象也都表现出来。
  
  3 加强实践锻炼,发展想象能力
  
  3.1练写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是发展创造想象力的一朵奇葩。《2050年的班会》、《当我三十岁的时候》、《二十年后回母校》等这样的文题一布置,学生就兴趣盎然。写作之前,我先给学生介绍想象如何推动着世界的进步,人们如何凭借想象实现了龙宫探宝、嫦娥奔月、沧海变桑田的愿望,又找来资料,告诉学生多少预言家在作品中的大胆想象几十年后变成了现实。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创作的欲望被激发。在学生练写的想象作文中,我们看到了“光脑”、“小飞行器”、“智能汽车”、“人造太阳”、“超强理解仪”等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词语,“星际间的旅行”、“人的寿命的不断延长”等,在小作者笔下变成了生动的现实画面。像这样的想象文题还有很多,如《邂逅×××》、《假如我是×××》、《天上掉下一把头发》等,如此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
  3.2进行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是想象力的深层体现。我们可组织班上语文兴趣浓、作文能力强的学生自编自办《班级小报》,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文学社、通讯社,指导他们写作诗歌、小说、剧本等等,并鼓励他们积极投稿,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尝试动手实验
  实践活动的特点是生动、形象、逼真。实践活动应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引导学生利用事物的内在联系,发挥想象。如《回声》一课,说的是小青蛙在石桥洞里听到自己叫声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是回声和回声产生的原因。为了让学生近一步理解回声是怎样产生的,我和学生一起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平底玻璃缸里装一些水,然后往水中投进一个小石子,让学生细听石子落水后产生的声音,由此想到回声是声音遇到障碍反射回来再次听到的声音。
  3.4 开展课外实践
  在具体的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发展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如开辟校“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展览、游览名胜古迹,引导观察东升的红日、秋日的田野,欣赏悦耳的音乐、迷人的图画等,把学生的视野引向万花筒般的大千世界,使他们增加头脑里的表象储备,为想象提供取之不尽的素材。
  
  小结
  
  总之,想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会让孩子们的学习更精彩,生命更赋意义。让我们在充满生机的语文教学中,放飞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

推荐访问:想象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