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理解100篇【理顺三种关系 促进初中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近三年来,笔者听了许多语文课,感触了许许多多精彩的课堂教学,但也有不少课堂让人迷惑,现就笔者遇到及思考的几个典型问题归纳成三个方面,提出来与广大同行一起探讨交流。
  
  一、“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变化是课程观、教材观的突破,是教学上的一大进步。恰当的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可以使所学内容由远变近,由难变易,由抽象枯燥变得生动有趣。但是,有些课堂过分冷落,淡化教材,随意脱离教材,或不经筛选和处理,盲目收集课外资料,远离了教材目标。如不少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忽视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过多地补充内容,海阔天空,甚至离开文本大谈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有的课堂,学生活动样式很多,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讨论,也有课堂辩论,课堂教学像跑龙套、摆满汉全席,热热闹闹,可是用于读书的时间却不多,思考感受的时间也不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就更少。
  新课改要求我们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把教材神秘化、神圣化、教条化,教学中不能越雷池一步的做法和倾向,并不是谈化教材,枉弃基础。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教材中的篇目都是前人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而且编写都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以精选的,它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典型的示范及育人功能,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我们只有在领悟新课标,深入钻研教材,尊重和利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才能根据需要有目的地开发课程资源,补充活化教材,达到“用教材教”的目的。
  
  二、积累、感悟与分析、训练的关系
  
  新课标强调语言的积累,培养素养,注重情感体验、感悟。但我们有些课堂走得太远太偏――全面淡化、回避了分析、训练这些环节,忽略了中学生语言积累不多和阅读经验、生活体验缺乏的现状,单纯地去“感悟”,空中楼阁式地去“体验”,只读、背而少讲或不讲,对那些精品的词、句、段不做任何点拨。
  许多教师不抓训练,甚至连基本字词教学都放弃,将较多的精力用在空“悟”上,大多数学生反映课后没有收获,留下了一个个与其说是学生自主自由发展的空间,毋宁说是一个个难题和包袱,这与语文新课改的初衷相违背。
  我们的课堂应该是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整合积累、感悟与分析、训练的方式与策略,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前提下,教师有针对性地适度点拨、分析、指导,应该是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而在语文教学中片面地回避训练是不客观、不科学的。我们知道各种语文能力的养成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是语文素养中必不可少的训练,不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需要天天练、堂堂练的,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该“分析”时就大胆分析,该“训练”时就坚决地训练。
  
  三、知识教育与三维目标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策略,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但在我们许多课堂中出现了生搬硬套三维目标的现状,部分教师忽略了知识目标,过分强调情感目标,而且是生硬的贴标签式的情感,以刻意包装的过程和毫无意义的所谓讨论、交流替代真实的教与学的过程。诚然,我们的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淡化知识教育,相反,知识是学生形成各种能力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无知便无能”早就是一条哲理。另外,知识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载体,所以,离开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要求教师在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预设和达成时应尽可能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但不能机械地套用,即让三维目标齐头并进,并不科学。众所周知,课型不同,教法也应不同。知识性的课,应以新知识的传授和掌握为主,方法性的课,应以方法的应用与训练为主;实践性的课,应以学生经验反思和态度的养成为主。在一节课中,不同阶段的任务也不一样。因此,在每一节课上都均匀地实现三种基础性的发展目标的意图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基础教育教学常识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知识教育和三维目标水乳交融,共同为学生发展服务。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我们不能为“立”而破除一切,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因此,语文新课程改革只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尊重地域、辩证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问题,让新的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互生互长,积极稳妥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

推荐访问:三种 理顺 语文教学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