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名词释

 价格革命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 16 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 16 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 15 至 18 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 。5 15 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 ? 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5 15 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

 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2 1492 年,哥伦布航抵 “ 美洲 ” ,开辟了欧美航线; 1498年达? ? 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 1519 —2 1522 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 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文艺复兴 4 14 世纪中叶至 7 17 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一 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 “ 复兴 ”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 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 反对禁欲主义 ;提倡科学文化 ,反对迷信愚昧;表 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 。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 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 “ 亦步亦趋 ” 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 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

 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 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 , 产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使文艺复兴时代成为硕果累累。

 、人才辈出、灿若群星的时代。

 但丁 (1265—1321 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先驱、诗人。其不朽名作《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它运用寓言的体裁,采用梦幻的形式,通过在地狱、炼狱和天堂三界游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类人物的描写,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歌颂自由的理性和求知的精神,发出了把人的思想、感情、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呐喊。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神曲》是用意大利托斯坎那方言写成,使他成为欧洲第一个用民族语言写作的作家,成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奠基人。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

 空想社会主义 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以前出现的一种向往理想社会而带有空想性质的社会主义学说于 。最早见于 16世纪 英国托马斯? 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盛行于 19 世纪初,以法国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为代表。

 他们尖锐地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提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主张和设想,如消灭雇佣劳动、消灭城乡对立、脑力劳动和体力 劳动对立,实行计划的生产,妇女解放等。这些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但它以唯心史观为基础,不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反对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幻想通过宣传教育来感化资产阶级,争取有产者的同情与帮助,

 并通过示范试验, 和平地过渡到理想社会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逐步失去了其进步意义。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 人道主义” 或“ 人本主义” 。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

 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 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 。其基本特征是:

 以人为本 ,强调个人“ 才能” 和自我奋斗; 重视现世生活, 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 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 ; 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 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

 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天体运行论》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著作。书中指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行星,地球本身也在以地轴为中心自转,又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天体运行论中所提出的太阳中心说是对教会选定的地心说和神学世界观的沉重打击。恩格斯予以高度评价,指出“从此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

 新教 反对旧天主教的新教派 。是欧洲宗教改革中脱离天主教绘的各教派,主要包括马丁? 路德建立的路德教派和加尔文建立的加尔文教派在 。路德教派在 16 世纪 20 年代至 30 年代传入北欧各国,挪威、丹在 麦、瑞典分别在 1536 年、1537 年、1541 年改奉路德教。其他欧洲国家也有一部分信徒。加尔文教在西欧传播甚广,瑞士、尼德兰、英、

 法及德国南部均有大量加尔文教徒。加尔文教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 级进行革命的宗教旗帜 波伦亚协定法王法兰西斯一世与教皇利奥十世于 1516 年 8 月 8 日在波伦亚签订的宗教条约。规定:法国的大主教、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由国王任命,法国教会的大部分收入归国王所有。法王也向教皇作了一些让步,如条约中未提宗教会议的权利,教皇且可获得部分法国教会收入。法兰西斯一世通过这一协定加强了王权专制,进一步控制了法国的教会,使之成为国王专制机构的组成部分。1682 年此项条约被废止。

 神圣罗马帝国欧洲的封建帝国(962—1806)。962 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皇加冕称帝,是为神圣罗马帝国之始。最大疆域,除德意志本土外,还曾包括意大利北部、中部、捷克、瑞士、奥地利等。11—12 世纪,皇帝与罗马教皇围绕主教继任权而激烈争斗,互不相让。13 世纪起,德意志境内形成许多独立的领地。皇帝仅统辖直属领地,对那些割据一方的封建王公失去了控制。1356 年查理四世颁布《金玺诏书》,正式确认皇帝须经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皇权衰微,因此帝国实际上已成为徒具虚名的空壳。意大利、瑞士先后独立。宗教改革和三十年战争后,帝国进一步分崩离析。18O6 年 8 月,拿破仑一世强迫皇帝弗兰茨二世退位,帝国最终灭亡。

 沃姆斯敕令 1521 年 4 月,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城帝国议会上颁布的一项敕令,其主旨在于反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马丁?路德及其教义。路德本人也应召与会,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辩论。皇帝

 的代表在会上宣读教皇的关于开除路德教籍的敕令,并要求帝国议会宣布把路德置于法律保护之外,禁止传播路德的说教。路德据理力争,拒不悔罪。后避入萨克森选侯腓特烈的瓦特堡。

 马丁? ? 路德 (1483—1546) 16 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宗的创始人。生于矿业主家庭。早年就学于马格德堡和爱森纳赫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任神学教授。1517 年 10 月 31 日公布抨击教皇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后又连续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等论文。其主要信条是:人要想自己的灵魂得救,要依靠个人的虔诚的信仰,而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涉;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一手制定的神学,主张每个教徒都可以读《圣经》。据此建立的所谓廉俭教会,符合市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也得到某些力图夺取教会财产的封建诸侯王公的支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着教会统治的根基。1521 年 5 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宣布马丁?路德为异端。路德更名换姓,躲到萨克森选侯隐藏起来,期间将《圣经》译成德文,此举为德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九十五条论纲》德意志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于 1517 年 1O 月 3O 日起草的论证赎罪券功效的提纲。路德提出,教皇没有免除人的罪恶的权力,免罪权在上帝,因此赎罪券可以免罪的说法是错误的。其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对天主教关于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的说教予以公开的否定,因而被社会各阶层广为接受,从而引发了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闵采尔 (1490—1525) 16 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激进改革活动家,德国农民战争的组织者和杰出领导人,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者之一。出身于小手工业者家庭。1506 年入莱比锡大学攻读神学,获博士学位。1517 年开始追随路德,但后来他的不满于路德的保守态度而与之分道扬镳。1521 年 11 月他写了《布拉格通告》,主张尘世上应取消压迫和剥削,实现人人平等。之后,他开始对教会的“圣礼”改革,进行反对罗马教廷的宣传。在他的鼓动下,德国于 1524-1525 年间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他的宗教理论直接抨击了基督教的主要论点。他的政治纲领是通过暴力推翻封建主的统治,建立“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压迫社会成员的国家政权的社会”的“千年天国”。他把人民摆脱剥削压迫的革命作为首要任务,领导了萨克森和图林根的农民起义。1525 年 5 月,起义军失败,闵采尔被俘壮烈就义。

 农奴制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共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领主的庄园里取得份地,世代耕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迫使农奴提供劳役、缴纳实物或货币地租,并可以任意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农奴要向封建领主提供徭役、缴纳贡税,毫无政治权利。中世纪时,农奴制在欧洲各国占主要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民暴动和大规模的起义,农奴制渐趋解体。15 世纪时,西欧多数国家基本上废除了农奴制;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到 19 世纪中叶才废除。

 永久会议德国农民战争期间在缪尔豪森城建立的革命政权。1525 年 3月由闵采尔领导建立,主张没收教会财产,废除封建特权,提出了所有贵族的土地一律归农民所有的主张,并组织革命武装,号召全德起义。因起义军队仓卒组成,各地革命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指挥,5月被诸侯扼杀。

 十二条款德国农民战争期间士瓦本地区的起义军于 1525 年 3 月制订的斗争纲领,共 12 条。主要内容为:取消什一税,减轻服役负担,废除农奴制,承认以现存封建文契为依据的劳役的合法性,农民可以自由使用村社公有的河流、湖泊、土地、山林;取消遗产税等。纲领带有妥协性,没有要求没收地主的土地,主要反映富裕农民的利益。

 奥格斯堡和约 德意志新教诸侯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缔结的和约。德国农民战争后,德皇及拥护德皇的天主教阵营为一方,在宗教改革中获得教会土地的所谓新教诸侯为另一方,之间矛盾错综复杂,几度兵戎相见。1555 年,经谈判,德皇与诸侯在奥格斯堡签订条约。规定: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即所谓“ 教随国定” 的原则;1552 年以 前为新教诸侯夺去的天主教会的财产,不再退还; 确立路德派新教的合法地位。此约的签订,暂时中止了新、旧教诸侯之间的战争,但进一步扩大了诸侯的权势,也加重了德国的分裂局面 。

 《基督教原理》瑞士宗教改革家加尔文于 1536 年出版的一部宗教理论研究著作。此书吸收了慈温利和路德的观点,并参以己见,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否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反对天主教的繁文缛节,主张信仰得救,提倡廉俭教会,提出人的得救与否依赖于上帝预定旨

 意的“预定论”学说。此书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日内瓦神权共和国 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政府。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负责监督每一个人的生活。牧师为神职人员,负责解释圣经,施行圣礼。教师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宣教事业和讲授圣经。执事主管慈善机构,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负责监督圣徒的宗教生活和审理宗教案件。政府的最高机构是大议会和小议会,由市民选举产生。教会机构与政府机构虽有分工,但实际上二者已结合成一体,不仅人员交叉,而且职责也难以划分。日内瓦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神...

推荐访问:近代史 名词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