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生活化课程策略浅析


  【摘 要】幼儿教学关系幼儿的未来,幼儿教育要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的年龄很小,对事物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刻,注意力易分散,有时缺乏自信心、独立能力和集体意识,有时他们会对周围事物盲目模仿。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日常生活和日常活动为载体进行有效教育,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策略;内容;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261-01
  幼儿教育属于儿童接受启蒙教育的起点,也是其今后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对于幼儿奠定教育基础、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保证。幼儿教育生活化不仅有助于其身心发展,同时有利于幼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个体,对于其学习、生活、工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实行幼儿教育生活化
  幼儿教育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取经验和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学龄前的幼儿在生理心理上的发育都很不成熟,他们仅能够凭借一些具体的形象思维以及生活中的表面现象和个人兴趣对周围世界进行认识判断。因此,幼儿教育应当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一些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现象来作为教学的内容和材料,做到幼儿教育生活化,以此激发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生活中寻找课程教育内容的突破口
  往往许多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因素和契机。比如天上的云、路上的行人、春暖花开的春天等等。只有重视对生活资源的发现和利用,才能让幼儿更好的把握周围环境并在其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比如我园大班在进行关于货币认识的教学活动时,要帮助幼儿认识5元货币,就让家当事先为每位幼儿准备面值5元的货币,然后让孩子想好自己需要的物品,比如一些文具或者是食物等,之后老师带着他们到附近的商店进行选购。选购的最终物品总价不要超过5元(这里可借助标签或者是商店店员的帮助)。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通过这种自由选购的有趣方式认识到5元的价值,并且对于5元以内的加法减法也有了认识和了解。这样的 教育方式真正做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不但使幼儿愉悦了身心,而且让知识变得容易掌握、学习变得更实用。
  三、实现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几点策略
  1.制定生活化教育目标。
  “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每个活动都要有目标、有计划、有方法、有工具、有指导、有考核。”这句出自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向我们阐述了制定教育目标的重要性。如果教育目标脱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只会让他们觉得单调枯燥,提不起兴趣,也就难以运用和掌握知识,达不到幼儿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要能够根据幼儿特点来制定教育目标,将关注重点更多的放在幼儿的生活上面,从他们的生活中寻找蕴藏的知识和技能,并将这些知识技能巧妙的与幼儿教育相互融合,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2.幼儿园课程要“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最基本、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要求幼儿园课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所谓“来源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要来自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所谓“高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提升,使之系统化;所谓“回归于生活”,是指幼儿园课程帮幼儿获得的各种经验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来组织我们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比如:幼儿园的花草树木、种植园地、饲养角、玩具、图书以及同伴、老师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幼儿学习的资源。幼儿园课程与幼儿的生活世界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更有效。
  3.丰富生活化的幼儿教学模式。
  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具体实践程序中,除了需要教师有机把握正常教学时间之外,还需充分利用其课余时间与业务生活时间,从生活细节中给予幼儿灌输各种生活化教学内容。比如,每当各种节假日来临的时候,幼儿通常会感觉到快乐及喜悦,待其回到学校之后,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其节日感受,及时向幼儿介绍各个节日的日期、由来、风俗习惯之类的信息,用以培养幼儿在生活认知、节日认知等方面的能力,使之学会主动观察生活,并潜移默化的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4.将社会活动引入到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实现教育生活化。
  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相互影响、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就是教育。教育与生活原是一家,我们要重视儿童生活本身的教育,实行教育生活化,使生活成为课程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之中。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只要善于捕捉,就会发现“生活处处皆教育,教育处处为生活”。
  让幼儿园的课程生活化,会更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幼儿生活中找教育,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并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成。生活的一切都是孩子学习的课堂,包括幼儿一日活动的方方面面。在幼儿的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常会发现新的活动线索,无论是生活常规的培养,还是智力的发展,都需要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活动,充分调整教育思路,认真备课,得以进一步的丰富延伸。
  5.家园共育,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1)请家长带孩子多旅游。增长孩子的见识,回到幼儿园可以一起交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游览,。“求新、求知、求乐”,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孩子会更加直观的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通过交流又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比如:请是医生的家长来幼儿园给孩子讲如何保护牙齿,让孩子更有兴趣的学习;组织半日活动——环保服装秀,请家长和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服装,制作过程中孩子既理解了什么是环保,也增强了和家长的感情,表演過程中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
  四、结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不仅能从小激发孩子的内在探索动机,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且能使幼儿园教育教学充满魅力和趣味,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与幼儿有直接联系的现实生活,激发幼儿知、情、意的全身心投入,一定要不断地扩大幼儿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激发幼儿的广泛兴趣与求知欲望,保持与延伸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幼儿在教育生活化的引领下健康向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09.
  [2]虞永平.为了生活了解生活利用生活.早期教育,2001,11.
  [3]邢春香.试论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与实施[J].黑河学刊,2012,04(04):129-130.
  [4]刘太金.刍议幼儿教育生活化[J].新课程(小学版),2012,12(12):138.

推荐访问:幼儿教育 浅析 生活化 策略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