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高品质思想品德课堂的十五个“基于”


  虽然见仁见智、百花齐放,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具特色,但是高品质课堂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本质上、总体上、大方向上必然有一些指导思想或理念性质的东西在支配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些东西的实质就是教育思想。不论施教者本人是否承认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或支配,这些因素在教师施教过程中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从正向看,这些因素的共同特征可以用以下十五个“基于”来概括。
  一、基于宗旨
  这里的“宗旨”是指思想品德课的追求、归宿和根本目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前言部分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樂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品德课(目前七年级已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其本质属性在于育人,其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思想性是其首要的课程性质。这里的“思想性”实质上就是“教育性”,因此,毫无疑问,“育德”应视为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和方向,施教者必须始终牢记这个宗旨,如果淡忘或背离这个宗旨,教学行为就必然会偏离航向,甚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结论:宗旨意识需增强,教学切莫偏航向。立德树人总任务,积极践行不能忘。
  二、基于生活
  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尤其要与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紧密结合。生活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设置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小学低年级段课程名称为《品德与生活》,小学高年级段课程名称为《品德与社会》,初中段课程名称为《思想品德》,高中段四个必修模块分别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这些课程名称或模块名称都无一例外地与生活关联,其原因不言而喻:德育课程是培养人的专设课程,而人是置身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的。因此,德育课程必然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如果脱离生活,漠视现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少针对性,失去其存在的价值。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著名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即强调了生活对于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经核查,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生活”这一词语先后出现52次之多,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生活对思想品德课程是何等的重要。
  结论:生活教育为本真,千教万学育真人。源头活水常汲取,课堂教学定出新。
  三、基于课标
  这里的“课标”即《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众所周知,课标是课程实施的总章程、总蓝图、总纲要,课标阐述了课程宗旨,明确了课程性质,宣示了课程理念,定位了课程功能,制定了课程目标,设计了课程内容,并对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提出了系统的实施建议。因此,课标对于保证课程的正确实施,对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教育教学教研任务的落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课标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思想品德学科相关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是课程实施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开辟课程实施新境界的必备武器。因此,作为课程实施者应该深入学习课标,把握其精髓,将课标精神不折不扣地、创造性地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以求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认为课标与自身的教学关系不大,不愿下功夫去研究学习,这种现象必须尽快扭转。
  结论:课标意义非寻常,深学精研为妙方。贯彻落实题中义,课改重任勇担当。
  四、基于学情
  概括地说,学情就是有关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包括学习起点、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及经验积累等学习方面的特点。虽然这些方面中既有属于先天因素的,也有属于后天因素的,但整体上看后天因素较为主要。不同的学生群体或个体间所体现出的学情各不相同,班级、小组、个体之间,学习状态的上中下游之间,都各有差别或各有千秋。因此,施教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学情,以便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否则就会发生盲目性、模糊性、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对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自己经常教的学生是一种常态,但借班上课、教陌生的学生也会偶尔发生,在此种情况下教师也需要尽可能最大限度了解这些学生的学情,以便为课程实施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结论:学情研析要重视,联系实际可放矢。参差先后状不同,因材施教各有异。
  五、基于问题
  一方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给予正确的认识、理解、分析和解决。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也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需要面对。还有,当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的矛盾、问题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因此,施教者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必须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万花筒中发现问题、捕捉信息、辨识正误、明晰方向,并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学习,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明辨是非,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相关问题提出一些有见地的思路、意见和建议等。可以说,基于问题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基于问题才能增强课程的生命力。
  结论:问题普存生活中,善于发现教学生。客观全面去分析,妥善解决寻路径。
  六、基于目标
  凡教学皆应有目标,没有目标的教学如同没有罗盘的航行,只可能是毫无意义的兜圈子。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适切、合理,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专门论述了课程目标,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同时还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分别列出了更为具体的对应性目标。这些表述应视为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和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目标的综合表述。对此,课程实施者必须落实、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去。但仅仅如此还不够,因为这些只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提炼出来的宏观和中观目标,还需要有更为具体的相对微观的目标来配合或补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某一具体章节、框(或目)时,制定更为具体、详实的教学目标,并且其基本精神要遵循课程性质和课标要求。

推荐访问:高品质 思想品德 十五个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