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春深更著花


  带着宣传和报道福建省名校名师的使命,我顶着炎炎烈日,前往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进行采访。一进校门,拾级而上,迎接我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浮雕上“自强不息”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赫然醒目,进入了我的视野。这是该校秉承的校训,也是该校办学之灵魂。它激励着一代代师生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历经百年沧桑,走过百年辉煌!
  
  百年老校换新颜
  
  这是一所美丽而富有现代气派的学校,她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矗立在福州市仓山望北台南麓、毗邻闽江。她是福建省示范小学,又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美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以及福建教育学院的实习基地,也是福建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
  这也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她创办于1864年,前身为陶淑女子小学、培元小学、寻珍女子小学三所私立教会学校。学校历史沿革曾经历了较为错综复杂的易名过程,一直到了1954年8月,才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福建师范学院附属小学,1963年7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1969年9月至1974年2月,福建师范学院撤销,学校划福州市朝阳区革委会管辖,校名改为福州市星火小学。1974年,福建师范学院复办并扩大为福建师范大学,校名亦定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虽然,该校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可历尽岁月风雨的侵蚀,校园、校舍到解放初期几乎残破不堪、满目疮痍。而真正让这所学校枯木逢春、旧貌换新颜的还得庆幸于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新建一幢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1983年在望北台又新建一幢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1987年,为改善教师居住条件,省教委拨款建一幢六层教师住宅楼;1993年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款50万港元,省政府配套资金80万元,兴建一幢四层框架结构的逸夫教学楼建筑面积1582m2;2003年,学校自筹资金378万,将1978年建的一幢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拆掉,建起一座四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自强楼,建筑面积2966m2;2006年,学校受捐赠一座架空200米塑胶环形跑道,价值400多万;2007年,学校又受捐赠460万,将1983年建的一幢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拆掉,重新建起一座四层框架结构教学楼行知楼,建筑面积3100m2。至此,一所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花草芬香,充满朝气的学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为原本平静而洁净的校园平添了几分靓丽与温馨。
  当然,一所学校仅仅凭借外表的气派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硬件与软件比翼齐飞,才能令人信服,福师大附小的领导班子充分意识到这一点。硬件建设方面,他们想方设法、积极争取,终于完备了学校的教学设施,为教育教学和开展课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学校教师人手一台液晶显示屏电脑,教室实现了多媒体化,有一间可举办全省大型研讨课的大会场和三间分会场,同时,还有音乐室、美术室、科技室、电脑室等专用教室,各学科教具及文体器材也较为齐全,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而软件建设方面也不比硬件逊色,一份学校教师学历、职称等的统计简况让我赞叹不已:该校在编在册的教师只有90人,特级教师就有2人,小中高5人,小学高级教师49人,占一半以上。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学历3人,另4人硕士在读,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6%。另外,还有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省级首批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省级新课程培训者7人,英特尔未来教育主讲教师3人。
  如今的师大附小正豪情满怀、焕发青春,走进新时代!
  
  艺术教育显特色
  
  如果说硬件和软件建设是学校办学的“骨架”或“肢体”,那么,其办学的理念与宗旨就应属于学校办学的“大脑”或“灵魂”。
  福建师大附小的办学理念就是“为每个孩子提供一生都值得回忆的优质小学教育 ”。历年来,他们始终秉承“自强不息”的校训,遵循“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办学思路,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实、思维活、兴趣广、能健体、会审美,初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小学毕业生”,并形成了“文明、勤奋、活跃、创优”的优良校风,培养出的校友陈岩松、李艰、吴兴、欧阳晓光、郭远山、陈宏、陈栩等在国际中学生学科竞赛中夺得七枚金牌、三枚银牌。对教师而言,学校的奋斗目标是“造就一支思想素质优,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师资队伍。”
  近年来,“特色办学”已纷纷成为不少学校办学的“品牌”或“名片”。福建师大附小理所当然也要创造出自己特色,打造出办学的“品牌”。他们创出“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目的将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乐园式的省级示范校”。
  早在1984年,福建师大附小就创办艺术班,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音乐、美术方面的人才。文化基础课由本校教师担任。而每周8节的专业课则聘请福建师大美术系、音乐系的教师来校授课。美术班开设素描、装璜、创作、国画、书法、剪纸、手工等课程;音乐班开设器乐和视唱练耳两课程。器乐每人选修钢琴、扬琴、手风琴、小提琴、二胡、琵琶诸乐器中一种。经过学习、辅导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素质明显提高,并在各种艺术竞赛中成绩显赫。美术班集体创作的《仿汉版画》 1986年获全国创造杯奖;三位同学在《全国少儿书画比赛》中获奖,作品还送到日本国展出;2位同学的4幅作品获省级一、二等奖;24位同学在市、区书画赛中获奖;剪纸现场表演得到了43个国家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及美国俄勒岗州教育代表团一致好评,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福建师大附小经过多年艺术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办学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得到很好的社会效应,学校的名声也随之而远扬。对此,林泰昌校长充满自豪地说:“我们学校在文化课保证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学生的特长,使学生的专业艺术水平得到健康发展,而且文化基础知识也得到迅速提高。如今,学校的艺术特色已蔚然成风,并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学校每年都举办一届文化艺术节,范围扩展到‘小星星演奏会’、‘小歌手比赛’、‘故事演讲赛’、‘硬笔书法赛’和‘小神笔书画赛’等,旨在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搭建舞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
  
  科研兴校出成果
  
  福建师大附小在办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先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开拓,并抓住学校是福建师大教育学院等教育教学实验和学生教育实习基地的这一契机,努力创造出一条科研兴校的办学路子,取得丰硕成果。
  在科研兴校中,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要办好一所学校,让她能够健康、快乐、茁壮地发展,应该立足科研,加强校本培训。为此,福建师大附小提出了以“学校为中心,教室为基地,教师为主体”的培训要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发挥教师们的集体智慧,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同时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他们探索出“参与、分享”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全新的理念和新型的模式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全程培训,为教育管理者与教师搭建了平等对话的平台。建立与校本培训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切实将校本培训和各项要求落到实处。第一,建立了理论学习制度,各学科都制定集中学习时间,学习期间制定了严格考勤制度,保证了学习的实效性。第二,建立了对话交流制度,每两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一次对话交流活动。第三,建立课题研讨制度,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讨活动。第四,积极开展一系列校本培训活动。如专题研讨、教学开放日、教学观摩课、评课说课活动、教学反思与交流活动。第五,采取了“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培训。由于注重培训质量和实效,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广大教师的培训观念彻底得到更新,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课程改革。

推荐访问:老树 春深更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