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研究述评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术界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情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还存在着研究的内容不平衡、视野不开阔、创新性成果较少等问题。今后,要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梳理和总结中央领导集体共同富裕的新思想和理论界对这些问题研究的新成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A849.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1)04—0021—07
  
  一、关于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一)关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概念,并就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进行了独到的思考和探索。1953年10月,在谈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发展生产力,使所有农民真正摆脱贫困的境地而日益富裕起来。1953年12月,他指出,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农民富裕和生产迅速发展的光明道路。1955年7月,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实行合作化……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这里,他第一次提到了“共同富裕”。1955年10月,毛泽东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讲话中指出:“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
  
  (二)关于毛泽东实现共同富裕路径的思想
  有学者指出,毛泽东设想的达到共同富裕路径的要点是:第一,建立共产党,发动工农穷苦大众闹革命,夺取政权。第二,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村中实现大体上的均富,初步解决农村贫富悬殊问题。第三,通过合作社,实现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进一步消除农村中的贫富差距,并为防止小私有者的两极分化奠定基础。第四,接收国民政府的财产,通过赎买使工商业资本家把生产资料交给国家,解决资本家与工人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贫富悬殊。第五,将市场经济改造为计划经济,实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现代化,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第六,通过等级工资制和等级工分制,实现按劳分配。在此基础上,实现削弱和消灭“资产阶级法权”,实现社会主义公平与共同富裕。第七,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建立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实现各取所需式的共产主义公平与共同富裕。
  
  (三)关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与理论贡献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内容与理论贡献包括:第一,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前提条件。第二,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分阶段地逐步实现。第三,共同富裕必须以工业化为基础,没有国家的工业化,就谈不上共同富裕。此外,有的学者认为,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既反对平均主义,又反对过分悬殊。
  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共同富裕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强调改造私有制为制度前提,以强调“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为理论基础,以主张“先均后富,均中求富”为基本特征。
  
  (四)关于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偏差
  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和失误,其具体表现是:第一,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上,毛泽东没有把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思想贯穿始终。第二,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上,毛泽东选择的是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富裕的道路。第三,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方式上,毛泽东在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上实行“一大二公”的单一结构和“一平二调”的单一模式。尤其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过分强调“公平优先”。
  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缺点和错误,其主要表现为:第一,把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生产、财富、权力、制度乃至社会的一切领域都全面地体现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化的价值原则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把结果当成了过程。这直接导致他在实践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犯了均衡致富思想的错误,混淆了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的界限。第二,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而实践中却又把变革生产关系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错误地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第三,过分强调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重要性,而且主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虽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却把思想政治斗争作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忽视了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另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探索共同富裕问题上的重大失误,是毛泽东和我们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足,又急于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的反映。具体来说:第一,没有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的理论。第二,理论上没有认识到商品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实践中走向了反面。第三,选择了一条平均发展、同步富裕从而缺乏效率的生产力发展之路,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及人民共同贫穷。
  此外,还有学者对毛泽东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错误作了时间上的定位,即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在“大跃进”前,正确的方面占主导,相应这一时期的实践基本上是正确的;在“大跃进”后,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错误的方面占主导地位,所以在实践中错误的方面就越来越多。
  
  二、关于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
  
  (一)关于如何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第一种观点认为,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只能以有关的邓小平的思想资料为依据”,“不能靠一般的逻辑推导”或根据需要“附加任何主观外来的成分”。“把论者的主观理解和推断外加于邓小平,可能动机是为了突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内涵的丰富性、深刻性,其实是扭曲了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同时“会导致‘共同富裕’的泛化”,“把本来不复杂的社会主义本质的涵义弄得令人越来越糊涂”。
  第二种观点认为,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我们研究的是科学的邓小平理论,是共产党人和全体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研究的目的不是要还其本来面目,而在于运用、创新和发展。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所创造的一切与共同富裕有关的科学思想,当然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总结,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理论观点和做法,可以研究但却不能概括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从事理论研究的同志,不能只为前人和领导者的言论作注释和说明,必须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思想,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二)关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

推荐访问:共产党人 述评 中国 共同富裕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