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降耗:转身


  上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增长经济论在西方国家的经济领域取得支配地位,国内生产总值被视为衡量经济福利的综合指标,国民生活幸福的象征,有了经济发展就有了一切。
  上世纪中叶开始我国以各种形式复制了这样的道路,这一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梦想,创下一个民族复兴进行中的经济奇迹,也给将来进行时埋下或已显露令人担忧的伏笔。
  现在,我们正作别这惯用了多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身的过程艰难但满怀坚定。回望与整理半个多世纪的里程,从“饭都吃不饱”的起点一路走来,如何客观、理性地分析与包容因不同时代、不同景况、不同岔路而来的不同方式与选择,以梳理有关一个国家未来需要什么、正在做些什么、应该做些什么的前途大事。
  
  1949-1978 不计成本的赶超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意在尽快摆脱旧中国带来的贫困和愚昧,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提高综合国力,追赶世界发达国家,此后30年的经济发展,实行的赶超战略。
  1949年9月,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提出,建国后的3年时问,恢复和整治处于瘫痪状态的国民经济,扫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我国提出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当时的工业化发展依据前苏联模式,工业总产值比重要占工农业总产值70%,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化时间,要求在3个五年计划内或更长时间内完成,在实际中特别是后期已暴露出工业发展过急过快
  对“一五”后期暴露的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毛泽东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及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关系。同年9月,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明确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该次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957年夏,毛泽东重新分析政治经济形势,重提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党内整风转变为社会上的反右派斗争,这一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使经济建设受到极大负面影响。
  1958年3月,再提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国家工业化进程,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是年下半年“多快好省”成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三年“大跃进”给国民经济与资源环境带来灾难性损失。‘这场企图以大搞群众运动形式在短时期内达到极高经济发展指标的经济建设,其结果是全国的土地、森林、草原、江河湖海和野生动植物被严重破坏,环境恶化、资源退化、山岭光秃化、土地沙漠化。1961年国民收入下降29.7%,社会总产值下降33.5%,粮食、棉花产量分别比1958年下降26%和59%。
  “大跃进”使中国经济发展至少延迟7年,造成国民经济中积累与消费、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等重大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一直到1965年国民经济才恢复到1958年的水平。
  1964年,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方针,把我国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第一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时间还是3个五年计划或更长一些时间。为此,4月国家计委提出“三五”计划(1966-1970年)初步设想。同年8月,由于美国扩大侵越战争,国际形势趋于紧张,中央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战略思想发生急剧转变,将原来按农轻重为序,以解决吃穿用为中心的“三五”计划的“初步设想”,转变为1965年9月提出的,以战备为中心的“三五”计划安排情况的“汇报提纲”。
  “三五”计划第一年的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运动。长达10年的时间,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企业正常生产、经济计划和管理机构陷于停顿和瘫痪。
  1975年1月,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四个现代化目标。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任国务院副总理,主持日常工作。他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措施,努力整顿被“文化大革命”扰乱的经济秩序,并取得经济回升的明显成效。当年年底的“反击右倾翻案风”中断这一形势,并进一步发展到企业停工停产“闹革命”,整个国民经济逼近崩溃。
  文革十年,我国经历了“三五”、“四五”两个五年计划。“三五”只有一个“汇报提纲”,没有完整的计划。“四五”计划只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备战”的“纲要”。在这种形势下,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均成为泡影。
  1957年底到1978年底,按可比价格计算,社会总产值增长3.25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3.64倍,国民收入增长1.9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5.99倍,农业总产值增长0.84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经济发展,建立了自力更生的自然资源供需体系,也是在当时独特的国内外形势下唯一选择,成为支撑经济几十年持续发展的完整资源供需体系,为建立我国独立完整的工农业生产体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但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后,走了一条片面追求优先发展重工业,片面追求总产值高速增长的路子。尽管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慢,但带来了重工业超前,轻工业不振,农业落后,城乡差距拉大,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在人口问题上的教训则更为深刻,1953年人口普查时,发现我国已有6.02亿人。但到1973年才把人口增长指标正式列入国家计划。从1953-1973年,20年净增人口2.9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人口的快速增长又给资源环境的消耗带来巨大的压力。
  30年的时间,我国一直未形成完善的可供实施的现代化战略思想体系,经济的增加建立在投入和牺牲消费的基础上,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探讨时常陷于停滞状态。
  
  1979至今 不断探索与完善
  (1)1979-1992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严肃认真地纠正了1957年下半年之后和“文革”中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指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是阶级斗争而是落后的生产力不适应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党的工作中心重新回到了经济建设我国经济发展从此开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
  党的十二大前夕,进一步完善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全面表述了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0年到本世纪

推荐访问:节能降耗 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