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历程、经验与启示


  [摘 要]20世纪50-60年代,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辽宁地方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并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顽强奋斗、不懈努力、艰苦创业,使辽宁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创业实践的同时,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历程;经验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9-0039-05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巩固和建设时期。在中共中央领导下,辽宁地方党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努力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并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经过艰苦创业、不懈奋斗,使辽宁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全面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的经验教训、凝练创业精神,可以为今后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实现辽宁梦,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提供积极有效借鉴。
  一、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主要创业历程回顾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和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为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摆在辽宁地区各级党组织、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从1948年11月辽宁全境解放到新中国成立,辽宁地区的市、县、乡、村四级人民政权相继建立起来。到1950年年末,辽东、辽西两省和沈阳、旅大(今大连)、鞍山、抚顺、本溪5个特别市,也分别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起人民政权[1]。辽宁各族人民革命热情高涨,辽宁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大好局面。广大工农劳动群众以翻身做主人的崭新精神风貌,在战争废墟上积极重建家园,努力恢复生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欢欣鼓舞,踊跃参加革命工作;身居海外的专家学者等也毅然返回辽宁参加建设。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年底,辽宁地区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指示和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中共中央和东北局有力领导下,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高度的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胜利完成土地改革、没收官僚资本、镇压反革命、健全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制度、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及胜利完成繁重的社会改革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等重点任务的同时,胜利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使整个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从而为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基础。
  2.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成国家工业基地阶段。1953年,我国开始以实施一五计划。这一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把这条总路线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指针。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一五”时期,辽宁是国家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辽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5年的工业建设,完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工业基地建设任务,全省工业基础得到很大增强,形成了以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大连的机械工业,阜新、抚顺的煤炭工业,大连、抚顺、锦西的石油、化学工业为主,以服务于工农业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农具制造和机械修配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柞蚕和棉纺工业、造纸工业及其他各种轻工业为辅的全省工业网。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大发展,辽宁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也有了很大飞跃。5年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共计3.49亿元,恢复和新修建铁路420公里,增加机车187辆。地方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投资4984万元,新建、改建公路12条,全长743公里。大连、丹东、营口3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幅度提高。全省各项运输事业都超额完成“一五”计划所规定的任务。5年间,邮电事业新增加乡村邮电局、所529个,到1957年底全省已有1980个乡通了电话,全省的邮电通信网基本建立起来[2]。“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增强了辽宁的经济实力,提高了辽宁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比重和支援国家建设的能力。“一五”时期,辽宁通过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改建和扩建了一大批国民经济骨干企业,新增固定资产56.5亿元,基本形成了向全国提供机电设备和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基地。“一五”期间,辽宁为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同时,根据中共中央部署,辽宁省委领导全省人民开展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辽宁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同全国一样,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辽宁基本建立起来。
  3.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扭转困难局面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面临着困难的局面。农业生产严重不足,商品匮乏,供需矛盾突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调整来克服经济困难,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1961年1月,中央确定了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根据中共中央部署,辽宁从196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和政治关系的调整工作。经过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艰苦奋斗,到1962年年底,通过压缩基本建设规模,加强财政管理,减少城镇人口,大力精简职工,大力支援农业等措施,辽宁全省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辽宁的调整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
  1963-1965年,辽宁全省继续贯彻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把经济建设规模调整到与工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程度;把工业生产调整到同农业、能源、原材料的可能性相适应的程度;继续精简职工,压缩城镇人口,达到与商品粮和副食供应相适应的程度。计划安排强调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留有余地,综合平衡。经过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三年的不懈努力,调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第一,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状况有所改善。国民收入分配上缴和积累过高的状况得到扭转。上缴国家的国民收入比重由“二五”时期的接近30%调整到11.4%。辽宁全省积累率由“大跃进”时期的45.5%和“二五”时期的32.2%调整到26.2%,分别下降19.3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农轻重产值的比例关系由“二五”时期的9.6∶23.7∶66.7调整为1963至1965年的10.9∶23.8∶64.3,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1963至1965年,辽宁全省社会总产值达到223亿元,3年分别增长12.5%、17.8%和22.5%。国民收入3年平均增长15.7%,与“一五”时期的15.8%基本持平。农业总产值达到21.2亿元,3年分别增长16.5%、7.1%和12.2%。工业总产值达到170.5亿元,3年分别增长11.7%、18.6%和25.1%,主要工业产品稳定增长。在此期间,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厂矿企业。机械工业,已能生产高精度机床、重型矿山冶炼设备、大型通用设备、大型内燃机车和1.2万吨巨轮。化学工业,首创中国生产乙丙酰胺技术,建成1000吨乙丙酰胺装置投入生产。主要行业的产品质量、成本、效益、消耗指标有80%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重要农业生产指标都恢复到“大跃进”前的1957年的水平。第二,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得到控制。按照压缩规模、缩短战线的要求,清理和压缩了非生产性基建项目。3年投资总规模22.69亿元,平均每年7.56亿元,比“二五”时期平均每年减少54.3%,投资方向也作了适当调整。生产性投资所占比重由1962年的86.5%下降为1965年的81.7%,非生产性投资由13.5%上升为18.3%。其中,住宅由4.4%上升为6.3%。对农业投资比重比“大跃进”时期提高一倍左右,重工业投资相应下降。第三,财政收支状况好转,市场供应显著改善。1965年,辽宁财政收支由连年赤字转为平衡,市场零售物价总指数3年间连续下降,分别下降3.4%、4.9%和5.0%,货币流通量与商品库存的比例由1962年的1∶2.5增加为1∶3.3。市场供应虽仍偏紧,但凭票供应的肉、蛋等副食品曾一度敞开供应,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1965年,农民平均从集体分得口粮达179.5公斤,比1960年增长97.5公斤,加上自留地产粮,每人占有粮食200多公斤。每个农民从集体分得的收入为61.8元,比1962年增长7.5%,比1960年增长27.7%。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达749元,比1962年增长7.1%[3]。

推荐访问:辽宁 工业基地 启示 历程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