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区农村文化转型研究


  摘要:湘西特有的原生态文化存在、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城乡文化的冲突等因素的影响,阻碍着湘西的农村文化轉型。以扶贫开发为基本方式,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大众文化宣传体制,引导农村文化发展,以及促进城乡文化整合,是湘西农村文化转型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湘西地区;农村文化;转型;复杂性;整合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5—0025—03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都强调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而在农村改革中如何做好农村文化的转型也是至关重要的。
  湘西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的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依托而发展的,属于落后贫困地区。这样一个农业自治州,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自治州的现代化,而现代化若离开了相应文化的现代化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农村文化的转型即农村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成了湘西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在很大程度上,湘西农村文化转型的轨迹影响着湘西地区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一、湘西地区农村文化的现状与特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北东侧与鄂西山地南西端之结合部,属于典型的西部山区,其传统农村是以民族的自然村寨为单位组成,一家一户的家庭是该地区社会结构的基础。传统的湘西农村社会文化具有鲜明的原生态样,它深刻地制约和影响着湘西人的社会行为。
  1.封闭性。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宗法色彩,使得湘西农村文化的封闭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历史地貌成了以民族为地域范围和村寨分布划分的依据,人们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这既赋予广大农村在人口分布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具有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的人文景观,同时也对本地区内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的占有和族际关系、村寨之间交流沟通以及社会权力的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家庭血缘关系来建构和定位人际关系,村寨内部是以同族内的血缘关系的远近来确定人际关系的亲近或疏远,并成为决定该地域人们的社会地位的依据之一。
  宗法色彩过于浓厚,不利于社会新生力量的成长;族缘关系、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相互重叠,三位一体,构成了湘西地区传统农村社会文化的基础,定格了社会成员的人生状态并影响着社会运行。族内的辈高者、年长者以及名门在村落社会中具有不可争辩的话语权,礼治权威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公共权力系统对该地域社会的调控作用;其社会秩序主要依靠民族约定俗成的礼俗习惯进行调节和维护,没有现代正式的法律,民族感情高于一切,血浓于水,族内成员重感情、重义气、重传统,而却轻法规,轻理性,轻创新,其社会行为具有随意性、不规范性,社会结构呈现封闭性、保守性;受自然、历史和文化习俗的影响,社会成员形成了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们思想、心态及社会体制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村寨共同体不易变革,这种种行为造就了该地区不可被渗透的坚固的堡垒,其对湘西农村社会文化变迁有极其消极影响。
  2.边缘性。湘西的农村文化具有边缘性特征。在文化随着社会经济变迁过程中,湘西地区的农村社会成员却恪守在固有的文化网络之中,逐渐与文化变迁的节拍相脱节、与变迁的文化不断的拉开距离,发生着断裂的现象。在中国断裂社会里,农村区域贫困人口所持有的贫困文化则很难融合并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湘西农村更是不乏其力。具体而言,其形成不仅是湘西地区农村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地理位置、生活方式等因素使然,更重要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动下和现代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以开放、进取、理性、创新等为主要表征的城市强势文化的侵袭使该地区农村文化日趋边缘化并处于弱势地位。
  3.落后性。由于湘西地区农村文化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融合,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等惰性较大、变化缓慢、缺乏创新,其狭隘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同时,湘西地区农村文化自身的封闭性和守旧性使其难以接受、容纳、融合其他先进文化。而且,其成员自身教育与三农求安稳和封建愚昧的心理使其享有的文化难免带有很强的落后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湘西地区农村文化转型的理论基础、实质及其复杂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文化就很难发展,或者说经济基础决定了相应文化的形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文化一经形成,它对于经济的发展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也就是说“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 要适应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就需要切实推动文化转型,充分发挥文化对人的全面提高的作用,从而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湘西地区当前的社会转型既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又是社会结构的变迁,同时也是文化形态的转变。没有文化的转变,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没有文化现代性的增长,湘西地区的社会转型不可能得以最终实现。这里所说的农村文化转型,就是指由落后、愚昧、封闭、保守的农村文化向先进、科学、开放、理性的城市文化即现代文化的转变。也就是说,农村文化转型就是指由农村文化走向城市文化。
  湘西地区农村文化转型实质是湘西农村文化现代性、先进性不断增长的过程。一个地区要实现转型,就必须使原文化通过与先进文化的充分融合而建立一种新的文化,在其整个地区大力宣扬新的社会形态所倡导的生产理念、生活理念、创业理念与人际理念,并使这种新的理念成为其整个地区的主流意识。由于文化一旦形成,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文化的性质决定了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灵魂地位。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理论支撑,也就是说,社会转型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文化类型为其提供思想支持和智力支持。湘西地区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中,由于湘西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环境,这种原生态的农村文化的现代化是在农村改革和城市化双重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湘西的农村文化转型的特征更为复杂。
  1.湘西特有的原生态的村寨文化是传统文化寄生的土壤,几千年封建文化传统和湘西特殊的农村地域的封闭性、农民思想观念的保守性、狭隘性、农村经济的落后性等,使得湘西农村文化的发展更为艰难。
  湘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三十多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鲜明的民族色彩。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尽管现代法律规范、文化规范已经实行,但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礼俗文化依然在起作用。湘西地区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很多仍然处在文盲、半文盲的状态,他们的文化感受力很弱,对外来文化的接纳力不强,对文化的选择能力欠缺,导致了湘西地区宗族文化、家族文化仍然十分活跃,派系观念、家长制、裙带风等严重影响民主和法制的进程。另外,大修祠堂、算命卜卦、唱巫跳神、寻看风水等封建文化的糟粕死灰复燃,使湘西地区的农村文化转型受到了严重的阻滞。

推荐访问:湘西 转型 农村 地区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