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西北地区农村阶层分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摘 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西北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处于不断转型之中,单一的农业经济结构已经逐步瓦解,新的多元经济结构正在重组、形成,农村社会开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阶层分化,并随着新经济结构的发展不断加深。农村阶层分化在扩大农民自主选择权利的同时也催生出了各种阶层矛盾与利益分化问题。文章认为政府需要合理把握当前农村分化形势,重视与引导西北地区农村政策改革,协调各阶层利益以稳定社会发展。
  关键词:西北地区;阶层分化;利益协调;利益冲突;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C91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8.04.08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李沛楠,王 进.新时期西北地区农村阶层分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克拉玛依学刊,2018(4)42-49.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地区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由从事单一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保留农业户口而选择从事多种职业方向发展。这使得我国西北地区的农村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阶层出现分化,而分化的階层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差距逐渐扩大,各阶层的特点也更加明晰。农村阶层的分化虽然可以加强农村人口的流动性、激发农民对于农村改革建设的热情,但也打破了传统、固有的农村利益均衡状态。利益的分化导致各阶层矛盾加深,各种阶层问题凸显,这对于农村社会保持长久稳定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因此,正确把握农村阶层分化现状、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化解各阶层利益冲突,对于维护西北地区农村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一、农村阶层分化基本理论分析
  (一)农村阶层分化的界定标准
  我国农村正经历着不断改革与发展,农民自主经营的权利逐步提升,农村社会单一的农业生产活动也逐渐被多种产业冲击,农民对于职业的选择、经济基础的积累也逐渐分化。这就导致近年来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日益明显,学术界对于农村阶层分化的界定标准也是不同的。
  1.按农民职业类型界定
  陆学艺最早以农民职业的划分为主提出了八大阶层理论。[1]1-12该理论以职业类型为划分的基础并结合生产资料的使用方式及权利将农村划分为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智力型职业者阶层、农村管理干部阶层、个体经营者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雇佣工人阶层、无业者阶层。此次研究主要以职业阶层的划分为基础。
  2.按农民拥有的社会资源水平界定
  毛丹和任强认为农村社会的分层与农民所拥有社会资源的水平密不可分,以农村社会资源拥有程度的高低将农村划分为上层群体、中层群体、下层群体。其中,上层群体主要包括农村的精英领导阶层,中层群体主要包括农村的普通农民经营者,下层群体则是处于农村社会底层的贫弱群体。[2]90-92
  3.按农民的经济水平界定
  农村改革的深入使得农民对于职业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的职业所能得到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扩大,而根据收入的多寡可以将目前的农村社会划分为富裕阶层、中等收入阶层、贫困阶层。其中,富裕阶层以当前从事新兴农村生产管理经营产业为主,中等收入阶层占农村社会阶层的绝大部分,贫困阶层则主要以少部分残弱留守无业者群体为主。[3]14
  (二)农村阶层分化成因分析
  1.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的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心,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催生了社会新阶层的产生。同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广泛推行,使得农村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好地发展个体或者私营经济,平均主义的打破拉开了农民拥有的社会资源条件,使得农民有机会将所拥有的资源投入不同的产业。农民多样化的职业选择与国家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进一步推动使农村的产业结构经由单一的传统农耕种植产业结构向大农场产业结构再向多元化产业结构发展。在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改革的双重作用推动下,农民普遍可以解决自身的基本生活问题,并由此提高自身的劳动效率,推动农村劳动力进一步向城镇转移,农村阶层分化会随之进一步加深。
  2.国家政策与农村制度的推行
  20世纪50年代初的二元户籍政策使得城乡分离,在拉大城乡经济文化差距的同时也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使得乡镇产业蓬勃发展,众多农民脱离农业生产投身大城市或乡镇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进一步加剧,国家也随之放宽了农村社会的人口流动政策与户籍政策,统包统治的户籍政策转变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农民有了转变身份阶层的自由权利,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阶层的分化。
  3.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得长久以来禁锢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观念被冲破,农民改变了仅依靠耕种、土地生存的价值观,新思想与文化的冲击促使农民不再以生活的基本满足为追求。同时,城镇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农民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成为当前农民提升自身利益与融入市场经济的重要驱动力。观念转变下农村人口的流动与多元职业的选择也成为农村阶层分化的重要内在原因。
  (三)农村阶层分化特点
  1.农村阶层分化不完全,阶层分化尚未达到深层稳定阶段
  目前,我国的农村阶层分化仅仅停留在表面,仍未达到深层稳定阶段。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性、农民职业的选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众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流入城市地区或者从事非农业生产行业,但是农民原本保留的土地却依然成了联系其与农村的纽带,且难以割舍。大部分已经分化的农民阶层在选择从事非农业工作的同时,仍旧会保留土地以供家庭继续生产或是为自身尚不稳定的非农业生产工作提升保险系数,以便在工作丢失的情况下能够回到农村继续务农保证生活。
  同时,多数农民会保留自身的农业户籍,这是由于一个家庭阶层的整体性制约着个人阶层的变动,仅仅一个农民职业变动引起的阶层分化并不稳定,家庭的长期影响对农村阶层分化的稳固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20因此,只要农民与农村土地、家庭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一阶段所发生的阶层分化仅仅是浮于表面的短期职业分化,尚未进入深层稳定阶段。

推荐访问:西北地区 社会稳定 分化 新时期 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