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争论


  摘要:纵观经济思想史上经济危机理论的演化与争论,从否认普遍危机的萨伊定律到指出生产与消费存在矛盾的西斯蒙第,再到因提出有效需求而承认危机的马尔萨斯与凯恩斯,对危机问题的相关论述均未能触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定框架。相比之下,马克思经济学的危机理论不仅全面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而且为深刻解析此次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充分表明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基础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经济思想史;危机理论;马克思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1)02-0011-06
  
  回顾经济思想史上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争论,不仅能从中得到一定的反思和启示,也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阐述,有助于我们以独特、前瞻的理论视角解读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其对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探讨更是表明了回归马克思经济学研究基础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早期经济思想史中的经济危机理论
  
  在早期经济思想史中,有关经济危机问题的讨论并不多见,特别是位居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新古典理论一直信奉萨伊定律的充分就业信条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所以,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催生强调资本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的“凯恩斯革命”之前,西方主流经济学界鲜有学者承认或详细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过,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不仅指出了主流经济学一直信奉的萨伊定律的缺陷,而且提出了各自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机理的独到见解。
  
   (一)“萨伊定律”对经济危机可能性的否定
  19世纪法国著名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的经济危机思想主要体现于“萨伊定律”。为了反对当时政府一系列的保守性政策,通过减少政府干预而为自由市场经济打通道路,萨伊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萨伊定律”,其核心思想就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实际上表明,循环流程会自动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主要包含三个要点:第一,产品总是用产品来购买,买者同时也就是卖者,买和卖是完全统一的。第二,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实质上是商品交换且不会脱节。第三,由于人们的消费是无限的,所以只要能生产出来就一定会有消费,总供给与总需求必定是相等的,即使有局部供求不一致,也会因价格机制的调解而达到均衡。因此,依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及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整个经济将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因而也就不会存在长期的、全面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可能出现就业不足。萨伊的这一思想在后来的西方经济学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根据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可知,其描述的只是一种实物经济中的物物交换,而不涉及现实资本主义经济或市场经济中以资本家获取货币增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竞争与积累的根本特征。其原因在于,萨伊和其他古典学者一样,都将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分开讨论,并认为现实中的货币不会对经济有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而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媒介。②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简单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简单商品经济的运行特征可用公式W-G-W’表示,即商品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本身,货币只是交换媒介;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征是G-W-G’,即用货币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因此,马克思深刻地批判了萨伊定律,认为“有一种最愚蠢不过的教条:商品流通必然造成买和卖的平衡,因为每一次卖同时就是买,反过来也是一样。”马克思认为,萨伊简单地抽去了商品流通与直接产品交换之间的区别,把两者等同起来,而由于货币仅仅是交易媒介,进而就能否定商品流通中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马克思看来,货币的使用将商品流通分为了买和卖两个过程,卖者卖出商品后不一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用其所得货币购买其他商品,这也就产生了经济危机的可能。马克思认为,萨伊的错误在于,他不仅把W-W和W-G-W’等同起来,而且还把W-G-W和G-W-G’等同起来。也就是说,萨伊定律“企图把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归结为商品流通所产生的简单关系,从而否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也就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
  
  (二)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
  尽管西蒙·德·西斯蒙第也是一位曾极力宣扬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的著名经济学家,但他也是经济学说史上最早对古典学派提出批评的学者。特别是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所导致的经济萧条和欧洲大陆的商业危机后,在其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西斯蒙第通过提出他的总量收入均衡理论而加入到关于“萨伊定律”和普遍供过于求的理论争论中,并由此成为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位系统阐述经济危机理论的经济学家。西斯蒙第认为,产出的效用和劳动的负效用是平衡的。但在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中,由于不同的人总是彼此孤立地进行局部平衡,因而总量平衡不能经常实现。当一定时期中劳动的负效用超过产出的效用时,此后一段时期就会出现总产出的下降,直到平衡得到恢复时为止;相反,当产出的效用超出了劳动的负效用,产出就会呈现上升趋势。西斯蒙第以此对“萨伊定律”的生产没有限制的思想提出了挑战。西斯蒙第十分重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这在拿破仑战争后出现的萧条时期尤其如此,因为人们当时所需要的商品之一就是闲暇,即不从事商品的生产,而他正是在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必然普遍存在供过于求的基础上,论证了生产过剩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西斯蒙第认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要求在生产与消费之间、产出与收入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即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然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总是依托于市场的自发作用,而市场的自发作用并不能保证均衡的长期性,相反,市场作用的结果通常是生产大于消费、产出大于收入,即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经常低于生产可能达到的高度,原因在于资本家为获取利润而拼命扩大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问题,消费却没有同比例上升,由此导致了生产与消费的不均衡并产生矛盾,当部分产品不能实现时,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在西斯蒙第看来,资本主义不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其消费不足进而促发危机的根本原因。为此,他强烈抨击了同时代大多数古典学者所信奉的“萨伊定律”,并因为尖锐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必然性而受到马克思的高度评价。
  西斯蒙第已经认识到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自身,但是他据此提出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政府干预经济而使现代社会重新回到理想化的小生产方式。在西斯蒙第看来,高度

推荐访问:经济危机 争论 思想史 理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