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外交:中国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


  中国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实践的发展在全球“新公共外交时代”的宏观语境下进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一体化的外交布局”对过去五年的外交工作进行了总结。其中,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趋势即是“全方位”“多层次”特征的重要表现之一。本文认为,基于国际环境与国内政策的双重背景,中国对外传播主体呈现出差异性多元、全民性多元与个性化多元三类特征,人人参与的“全民外交”时代到来。在中国对外传播主流媒体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同时,中国网民、外国记者、海外华侨华人是值得关注的有生力量。
  一、国际环境:全球进入“新公共外交时代”
  学界普遍认为,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实践经历了由传统形态向新兴模式的发展历程,“新公共外交时代”业已到来。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J. Cull)在《公共外交:以史为鉴》一书中提到,与传统公共外交相比,新公共外交存在下述关键性转变(Key Shifts):(1)在传统的国家行为体(State Actors)之外,非国家行为体(Non-State Actors)开始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非政府组织(NGOs)表现尤为突出;(2)相关行为体同世界公众的沟通机制被置入新型、实时、全球化的技术生态当中,互联网便是最佳例证;(3)这些新兴技术使得国内新闻领域与国际新闻领域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4)公共外交领域开始更多地使用市场营销领域派生出的理论模式,特别是区域品牌、国家品牌塑造,以及网络传播理论(Network Communication Theory)的相关概念,而不是宣传(Propaganda)等传统概念,①等等。
  显然,非国家行为体的加入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主体模式,多元化趋势成为新公共外交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事实上,自公共外交这一概念产生之初,甚至追溯到人类对外交往行为的起源,各类行为主体便牵涉其中,承担不同的交往、交流职能。埃德蒙·格里恩在1965年首次提出“公共外交”的概念之前,曾试图用“全面外交”(Total Diplomacy)为此种高度关注“通过与国际公众互动实施外交政策”外交趋势下定义。②而今,国家政府及其领导下的有关部门与机构、媒体、跨国企业、非政府组织、智库、普通公众等已全面参与到一国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的实践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二、国内环境:重视开放、民心相通的“新时代”公共外交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二者分别从实践和理念方面为多元主体参与公共外交提供了可能性。就实践探索而言,改革开放为中国同其他国家的交流提供了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与时间保障。40年前,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十分有限,出国访问、留学、旅游的机会仍属稀缺性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护照的签发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含金量持續上升,根据2018年5月31日中国领事服务网的最新数据,与中国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国、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和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的国家或地区已增至68个。可以说,“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内外联动战略为世界感知中国、中国影响世界创造了历史条件。
  而“民心相通”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项合作重点之一,为多元主体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动力与政策环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一探索突破了传统官方的交往模式,开始重视国与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基础,对外传播实践重返亲民性。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国同亚非拉国家密切联系起来,推动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之外的全球性公共外交。以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统计数据为例,近几年“一带一路”国家已成为生源国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31.72万人,占总人数的64.85%,增幅达11.58%,高于各国平均增速。从某种意义上讲,“民心相通”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理想合作前提,又是中国同各国开展全民交往、交流的最终目的。
  三、多元对外传播主体中值得关注的有生力量
  1.中国网民:移动互联技术催生的“潜在”对外传播主体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万物联通”的场景变为现实。这一现状对于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的意义在于:新媒体平台作为社会全员参与的“新闻广场”,已逐渐成为公共外交重要的竞技场。③现阶段,中国网民数量庞大,且每年持续呈现“入网”增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较2016年底提升2.6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1.7%)与亚洲平均水平(46.7%)。④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及其个性化的传播需求同样反向作用于云端生态与现实交往的重构,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沟通模式不断创新,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线上线下交流合作加速融合。因此,重视这一“潜在”主体的话语体系、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尤为必要。
  2.外国记者:职业特性决定的“双向”对外传播主体
  媒体与记者始终是对外传播中的核心主体,近年来,“记者外交”已逐渐成为中国公共外交与对外传播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驻华媒体记者、长短期访华记者以参与工作、课程学习、实地参访等方式感知中国,成为兼具对外传播对象和主体双重属性的特殊群体。事实上,“记者外交”有着其他外交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个优势恰恰来自“记者职业”本身,对外国记者而言,从对外传播对象向对外传播主体身份的转变是轻而易举的,通过刊登报道、出版书籍等方式,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想可以直接转化并影响受众。
  以访华记者为例,每个记者背后大都涉及一个或多个行业领先媒体,相应存在“记者自身—所在媒体—一国公众”的信息传播路径。中国日报网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联合制作并在2018年8月陆续推出的20集系列视频《“一带一路”国家记者看中国》,记录了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下属机构中非新闻交流中心和中国-南亚东南亚新闻交流中心2017年“请进来”记者交流项目的部分成果,被采访的非洲和亚洲记者都主动谈及“对中国认知的改变”,核心话题包括但不限于中国政治体制、“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性等。例如,《印度快报》记者阿普瓦称“中国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期待,在我来中国之前脑海中有一些对中国的看法,我很开心地发现,它们没有一个是对的”,表达了作为目标对象认知的变化;而来自肯尼亚广播集团的记者埃里克·比贡表示,“如果我作为一个记者不了解‘一带一路’,那么很有可能(我国的)民众也同样不了解,来到中国使我成为最大的受益人之一,因为我与很多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有过交流,这样我才能写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表达出记者由感知中国到报道中国的身份转变,同时信息传递也自在其中。

推荐访问:全民 多元化 外交 主体 中国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