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环境下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在产业集群的大环境下,通过分析产业集群理论与技术标准理论,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会受到集群内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科技政策;集群内渠道企业、竞争者、高校和科研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集群内企业战略选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制定和打造适合自身企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使之成为行业标准或者事实标准,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位于领军地位。
  [关键词] 产业集群;技术标准;企业
  [中图分类号] F12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153-02
  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日益深入的情况下,中国加入WTO和在世界新经济的影响下,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日益提高。经济学家们都形成了一种共识,抓住标准就等于抓住了在行业竞争的优先权。产业集群是一种特别区域的组成形式,被看作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探讨影响产业集群环境下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有关因素,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和技术标准。
  一、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理论
  在20世纪左右,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开始被提出。各种流派目前达成的共识是指在一个特殊区域的特殊领域,汇集着一些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公司和专门化的协会。以这种地区聚集能够形成有效的行业竞争,使企业可以共享地域公共设备、行业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间的集聚效应、外部效应、规模效应和增强区域竞争力。产业集群的观点在1990年被迈克·波特率先提出,概念是许多关系密切的企业和机构在一个特定区域的聚集,从而构成有效的竞争的现象[1]。马歇尔的外部规模经济概念是:在一个特殊的区域,因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导致生产企业的整体成本下降[2]。经过对英国部分产业的集群现象的观察和研究,马歇尔得出了外部规模经济和企业集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结果,企业外部规模是企业集群形成的基础和条件。这类经济形式常常可以因为许多性质相近的中小型企业集聚在特定的场所,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产业地域分布而得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产业集聚存在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站在分工的角度[3]。他认为,分工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企业内分工;第二类是企业间分工;第三类是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分工的第三类企业间分工形式就是产业集群形成的理论支持。不管是单个企业还是整个行业的生产能效都无法比拟企业集群。企业集群拥有如此巨大的竞争优势,恰恰是由于这种分工。
  (二)技术标准理论
  1.技术标准定义
  国家标准关于技术标准的定义:对标准化行业中要求协调统一的技术项目所订立的标准。工业社会是最早创建技术标准的。我国国家标准目录中第1000号以前的标准也基本是这类标准。因此早期的标准均称为“技术标准”。
  ISO关于技术标准的定义:技术标准是标准化范畴中必须和谐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做的统一规定。
  2.技术标准的制定程序
  我国对国家标准的制定程序颁布了相關规定,在制定标准时应予遵守,制定一项技术标准,从立项到发布是一个逐步提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预备阶段、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审查阶段、批准阶段、出版阶段。
  二、集群内政策环境对企业制定技术标准的影响
  (一)产业政策影响
  1.抢先制定技术标准,扶持本国企业发展。许多国家为了使自己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或事实标准,利用政治和外交等手段指引本国企业技术标准的发展。比如,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基于英特尔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情况下过早提出国际标准提案,挡住了无线局域网识别和安全基础设施提议成为国际标准。谁在技术标准的制定上抢占先机,也就是获得了对行业产品的垄断权,借此获得巨大利润。各国现在已经达成共识,不遗余力的为本国企业的技术标准的发展给予产业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2.过分依靠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出现失误。产业政策的出台,是政府对于某一行业各方面信息考察基础上做出的重要决定,但由于政府获取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可能会对技术标准的制定造成巨大的失误。产业政策支持下的技术标准创新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进步,有些时候反而会导致技术标准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失误影响企业的发展。如TD-SCDMA(TD)标准的合理性。TD标准的重大技术失误,使得中国移动遭到消费者因质量问题的大力抵制和大唐移动高层集体辞职。由于对TD标准的认识不清,花费了数百亿人民币的代价实在惨痛。
  (二)人才政策影响
  1.标准化人才的数量多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企业标准化队伍的建设明显不充分,很多的小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标准化人才。标准化人才的欠缺,无法完成繁多而复杂的标准化工作,就不能保证技术标准及时有效的被制定出来。只有标准化人才数量得以保证,才能满足企业标准化的顺利进程,并确保企业在制定技术标准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后力不足的情况。
  2.标准化人才的结构是否合理。千军易得,良将难求。这句话对标准化人才队伍同样适用。企业最缺的不是中底等标准化人才,而是高级标准化专家。标准化专家不仅对技术标准的制定提出意见,而且对于公司的整体管理进行改进。企业没有标准化方面的专家和顶层人才的缺失,就难以对当前的技术标准水平进行突破。
  (三)科技政策影响
  1.降低技术标准制定的技术风险。为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技术等方面支持,在科技政策的支持下,减少因技术方面的问题而造成技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失误,为技术标准的制定降低失误率,为技术标准把关。
  2.为技术标准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标准的完善以科技为能量和源泉,科研成果在一定条件下,经由特定方法的转变成为技术标准。技术标准通过科技成果体现。科技的不断发展可以开发出适应市场的产品,技术水平先进的科技产品为企业技术标准的不断改进提供技术支持,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的自主创新技术的科技含量。

推荐访问:集群 技术标准 制定 因素 环境